摘要:在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总能见到一个追光逐梦,向阳而行的矫健身影,从教五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满腔的赤诚,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浇灌出满园桃李芬芳。他,就是年轻教师汪颖。
在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总能见到一个追光逐梦,向阳而行的矫健身影,从教五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满腔的赤诚,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浇灌出满园桃李芬芳。他,就是年轻教师汪颖。
教育是一场精心的播种,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可能。教育教学过程中,汪颖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上,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2025年春学期刚开学不久,作为班主任的汪颖发现班上姚同学,总是沉默寡言,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学费也总是交不上。后经了解得知:原来是孩子家庭发生了变故,家长执意要求学生退学。汪颖多次登门家访,了解情况后,积极向学校申请缓缴学费,并为学生垫付部分费用,让学生能安心在校学习下去。他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也让家长充满了感激之情。
引导孩子们探索知识就像给种子施肥,要根据种子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调整肥料的种类和用量。自2020年参加工作以来,汪颖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首位。面对乡村学生的特点,汪颖没有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摸索创新,结合学校的“思源141”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每节课上,他都会精心设计几分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当堂巩固知识,课后他认真批改每一份练习,全对的学生盖红印章奖励,有问题的学生在晚辅导课上再单独辅导。这种及时反馈和有针对性的辅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困生也在良性循环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近三年来,汪颖所带班级的数学学科均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在教学上的用心钻研和不懈努力。
在教育的田野里,教师们如同辛勤的园丁,不仅要为孩子们施肥,更要适时地为他们成长的土壤松土。作为班主任,汪颖深知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他坚持“严慈相济”的管理理念,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另一方面又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他尤其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通过面批辅导、组建后进生互助小组等方式,帮助多名学生提升成绩。他还经常利用晚辅导时间,与学生一对一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检查他们的学习资料整理,督促他们养成有条理、有规划的习惯。平时的工作中,汪颖发现很多学困生其实也在默默努力,只是缺少信心和方法。于是,他尽可能地去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建立起自信。在他的努力下,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教育改革如同春风拂过,唤醒沉睡的种子,催生新的生机。汪颖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校外各种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还经常性参加县里组织的教师片区教研、“融学水韵”等系列活动,结合近几年做备课组长的经历,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带动教研组形成“钻研、互助”的良好氛围,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作出贡献。
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独当一面的沉稳,一路走来,汪颖用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他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乡村孩子们的未来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为汪颖老师点赞,为乡村教育的坚守者喝彩!
来源:农家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