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专门策划推出系列节目,以人民史观解读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专门策划推出系列节目,以人民史观解读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节目不仅邀请到三位权威专家进行演讲,还有多位重量级观察员莅临现场参与讨论。下面请跟随小编的“图说”,看看节目有哪些亮点。
第一集
《抗战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剧照本期节目主讲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张海鹏。张海鹏先生今年86岁,是中国史学界泰斗级专家,他的演讲观点鲜明,发言中气十足。
《中国正在说》栏目组拍摄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英烈名录
101岁的八路军老战士王洪昌
《中国正在说》外景拍摄:101岁抗战老兵王洪昌与女儿王荣建
栏目组走访山东、山西等革命根据地,专门采访了101岁的八路军战士王洪昌。王老身体康健,依旧耳聪目明、行动自如。在采访中,王老兴致盎然地唱起了《大生产》《军民鱼水情》两首歌曲,回忆战斗往事,讲述军民团结如一家的故事。
节目讨论现场也邀请到多位重量级观察员。
剧照节目截图
剧照:李凯城李克农是党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在隐秘战线上的杰出代表,是一名“红色特工”,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节目现场,开国上将李克农之孙、原总参政治部研究室主任李凯城讲述了爷爷和周恩来同志与张学良密谈、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故事,阐述了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关于情报工作的理解,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重要观点。
左为中国第四代女飞行员、抗战老兵王洪昌大女儿王莉,右为退役军人、抗战老兵王洪昌四女儿王荣建展示父亲获得的独立自由纪念章(抗战纪念章)
抗战老兵王洪昌的两位女儿也出席了节目现场,一位是中国第四代女飞行员、王洪昌的大女儿王莉,另一位是退役军人、王洪昌的四女儿王荣建。王荣建在现场展示父亲的勋章,展现出革命家风代代传。70多岁的王莉依然军姿挺拔,她感叹,当年自己执飞的伊尔飞机是苏联产的,而今天,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种国产飞机让人心潮澎湃。
历史资料图福建省档案馆编研开发处处长陈风分享了福建省档案馆馆藏的“台湾义勇队”档案。台湾义勇队是当时参加祖国抗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台湾同胞组成的一支抗日队伍。“台湾义勇队”档案中,有台湾同胞王克明让儿女们改名“东南西北”、支持祖国抗战的故事,也有李友邦将军组织成立台湾义勇队、投入到中华民族整个抗日斗争中去的故事,展现了台湾同胞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侮的历史做了翔实的注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9月5日21:20播出的《中国正在说》。
第二集
《砥柱中流 决胜东方》
剧照本期节目主讲嘉宾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他以翔实的史料和丰富的事例,系统阐述了正确抗战史观和二战史观的核心要义。
剧照栏目组走访山西百团大战纪念馆、血战磨河滩战斗旧址,实地了解百团大战的战斗经过。
剧照节目现场的观察员又带来了哪些红色故事?
剧照:邓其平介绍父亲事迹百团大战中的战斗英雄邓仕均烈士之子邓其平在节目现场与您分享邓仕均的英雄故事:“血战磨河滩钢铁连”连长邓仕均同志曾经参加过长征,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作战机智果敢,英勇顽强,12次负伤,9次立功,曾获“战斗英雄”、“生产模范”、“工作模范”等称号。
最值得一提的是邓仕均与“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之间的感人故事。1943年秋反扫荡期间,戎冠秀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了受伤的八路军战士邓仕均。1944年,晋察冀边区召开了第一届群英大会,坐在台下的邓仕均发现上台发言的戎冠秀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从此戎冠秀和邓仕均以母子相称。节目中,通过邓其平情真意切的讲述,展现了血浓于水、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
剧照:连线小林阳吉还有一位刚刚参加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九三阅兵)的日本八路军后代小林阳吉通过连线参与节目。小林阳吉是日本八路军新四军会副会长,他的父亲小林清曾经是一名侵华日军,1940年在和八路军作战时负伤被俘。在八路军的感化下,小林清逐渐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性,并于1941年加入八路军,从此和中国人民一起并肩战斗。小林阳吉在节目中讲述了父亲由被俘虏的日军转变为八路军战士的思想改造过程。
剧照:张立齐张立齐是首位在闽定居落户的台湾同胞,他讲述了台湾同胞英勇抗日事迹,重温两岸抗日的共同记忆,也就台湾的未来走向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9月12日21:20播出的《中国正在说》。
第三集
《为了永久和平而战》
剧照本期节目主讲嘉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节目中,刘作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出版的《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为基础,从批驳错误的二战史观讲起,论述了什么是正确的二战史观,以及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今天,如何维护战后胜利成果。
《中国正在说》栏目组拍摄云南保山市腾冲国殇墓园
《中国正在说》栏目组采访96岁的滇缅公路筑路者、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大坪子村村民郭希茂
《中国正在说》栏目组采访“杜立特行动”营救者廖诗原家人廖明发
栏目组走访云南、浙江等抗战前线,采访到96岁的滇缅公路筑路者郭希茂、90岁的“杜立特行动”营救者廖诗原家人廖明发等历史亲历者,在他们的口述历史中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剧照
节目还邀请了福建籍华侨林晓昌,他是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他带来了这么一段关于南侨机工与滇缅公路的历史往事……
《中国正在说》栏目组拍摄云南德宏州瑞丽市畹町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南洋华侨机工队全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1939年成立的华侨机工队伍。抗战初期,中国海上通道被日军切断,只好转战西南修建连接云南与缅甸的滇缅公路。当时国内缺少汽车驾驶人员,大批军事物资、生活用品难以运往国内。1939年,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3000余名华侨回国担负起滇缅公路抗日军运任务,保障了“抗战生命线”的畅通。
剧照:林晓昌
林晓昌是南侨机工林福来的义子,他出资在瑞丽畹町建了一座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让1000多位牺牲在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得以忠魂归国。2017年,他推动建成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2018年,“南侨机工历史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来源:东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