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4日讯9月3日晚11时,夜色中的岚山中心渔港依旧灯火通明,几十辆本地和外地货车有序排队,争先恐后地入场争抢第一网鲜;工人们早已穿戴整齐在卸货区域等候,脸上透着对新鲜渔获的期待。一场与“鲜”抢跑的忙碌大戏,正在这里悄然上演。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4日讯9月3日晚11时,夜色中的岚山中心渔港依旧灯火通明,几十辆本地和外地货车有序排队,争先恐后地入场争抢第一网鲜;工人们早已穿戴整齐在卸货区域等候,脸上透着对新鲜渔获的期待。一场与“鲜”抢跑的忙碌大戏,正在这里悄然上演。
“以前渔民出海,起码得等五六天才能进港卸货,渔获在船上待久了,新鲜度难免打折扣。”常年与大海打交道的渔民宋花,说起如今的变化满是感慨,“现在渔民在生产船捕鱼,收鲜船在海上收货,12个小时左右就能实现周转‘兑货’。渔获从海里捞上来没多久,就能快速转运,新鲜度肉眼可见地好,价格也比往年更有优势,我们渔民的收入也稳了不少。”
除了海上转运效率的提升,今年休渔期的严格管控,更让岚山海鲜的“鲜度”与“产量”双丰收。“休渔期管得特别严,海里的渔获也比往年密!”作为扎根岚山的新渔人,王脉对渔获的变化感受深刻。他兴奋地分享,渔民一网下去,有时能收获一万多斤渔获,“我们团队更得跟上‘抢鲜’节奏,两个小时就能卸完一千箱,每箱30斤。算下来,短时间卸货量就有15吨!前两天还以南方海鲜为主,现在咱们本地海鲜大量上市了,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多了。”
从海里到餐桌的快速流转,从休渔期的生态守护到本地海鲜的丰富供应,岚山海鲜的“鲜”,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岚山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渔业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岚山的海鲜将继续以“鲜”为招牌,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闪电新闻记者 徐一丹 岚山融媒 姚久贺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