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钱景”找到了!诺华383亿扫货中国核酸药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21:32 1

摘要:小核酸市场终于迎来“兑换点”。9月3日,舶望制药宣布与诺华深化战略合作,达成了一笔总额约383亿元的出海交易,刷新中国核酸药物领域BD总金额纪录。根据协议,诺华向舶望制药支付的预付款就高达近12亿元。

小核酸市场终于迎来“兑换点”。9月3日,舶望制药宣布与诺华深化战略合作,达成了一笔总额约383亿元的出海交易,刷新中国核酸药物领域BD总金额纪录。根据协议,诺华向舶望制药支付的预付款就高达近12亿元。

舶望制药成立仅4年,专注小核酸药(siRNA)开发,此次交易算是和诺华“二搭”,两次都是心脑血管领域的管线合作。如今,诺华共计获得了舶望制药六款小核酸药(siRNA)管线的开发权或商业化权力。这一次,诺华还初步确定了参与舶望制药下轮融资意向,表明这家跨国大药企可能还有进一步的动作。

全球已上市的核酸药物基本都用于治疗罕见病,只有诺华英克司兰钠等少数品种是慢性病治疗药物。众所周知,罕见病人群数量少,治疗药物价格高,导致这些核酸药“仅有光环,没有流量”。切入慢性病市场开发核酸药物企业的一大共识

跨国药企的研发方向一直是行业风向标。诺华重金砸向慢病的核酸药物,让核酸药物的研发方向越来越明晰。

诺华两次BD就掏了96亿美元

心脑血管领域是诺华最主要的创收板块之一,去年,其心血管重磅药物Entresto仅在美国就创收了40.5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药的专利在今年7月即将到期。近几年,诺华四处奔波寻找新药为该领域补位,尤其是小核酸赛道,诺华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

2019年,诺华收购MDCO公司拿下了一款能长效降血脂的siRNA药物英克司兰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心血管发病风险。2020年前后,该药就在欧盟、美国上市,2023年又成功在中国获批。

英克司兰钠具象化了小核酸药物在心脑血管市场前景:2024年销售额就已达7.5亿美元,同比增114%;今年上半年销售额5.6亿美元,同比增66%,预计全年破10亿美元。尝到甜头的诺华出手加码siRAN的慢病赛道:两次与舶望制药达成合作,前后时间间隔不过一年多,合计总金额就高达96亿美元。

2024年1月,诺华以合计超过42亿美元的价格,重金向舶望制药买了两项早期心血管项目权益:一项大中华区外权利、一项是全球权利,以及最多两项早期心血管管线的选择权等。

此次,诺华从舶望制药手中拿到了四款siRNA管线。其中,两款心血管早研阶段siRNA分子,分别用于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和混合型血脂异常,诺华拥有中国以外权益的选择权;还有一款名为BW-00112的ANGPTL3靶点siRNA药物,诺华有优先谈判权;另一款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siRNA候选药物,诺华独家拥有中国地区以外许可,并包含在美国和中国分享损益的互惠选择权,预计明年才会启动I期临床试验。

诺华最近在慢病领域核酸药物的投资十分频繁。除了心血管,9月2日,诺华还以22亿美元高价从Arrowhead引进了一款帕金森siRNA管线ARO-SNCA。据健识局了解,自2019年以来,诺华至少公开披露了六起小核酸领域重大BD,多半发生在近两年。

中国核酸药物的热望与“钱景”

诺华的热钱流向,刻画着核酸领域发展脉络,也验证了核酸药研发企业在慢病市场的出路。

越来越多国际巨头已经关注到核酸药物在慢病领域的市场前景。GSK布局了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ARO-HSD;小核酸巨头Alnylam布局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ALN-KHK;安进的降血脂药物Olpasiran也已经获得了多项积极临床试验结果。

国内市场,企业更加热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到2029年,中国慢病管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882亿元,迈入“万亿俱乐部”。据东方证券报告,中国在研小核酸管线中siRNA占比达86%,适应症集中于心血管、慢乙肝等大病种,罕见病占比仅5%。

其中,仅在心血管领域,已有24个siRNA管线聚焦高血脂和高血压。其中,进展最快的还要数维亚臻生物,其siRNA药物Plozasiran用于治疗I型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适应症已在国内申报上市。东方证券预测,到2030年,该药全球市场销售能达6.7亿美元。

尤其是在高血压治疗领域,研发热度持续攀升。目前,圣因生物与信达生物合作开发的siRNA药物SGB-3908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已经获批临床。此外,石药集团的SYH2062、恒瑞医药子公司盛迪医药的HRS-9563、成都先衍生物的LDR2402、昂拓生物的ART101、施能康/华东医药的SNK-2726、大睿生物的RN1871等国内降压小核酸候选管线均已进入注册性临床。

部分管线,图源东方证券

在慢乙肝领域,国内企业还要提高点速度。截至今年2月,从国内临床进度看,GSK的小核酸药物GSK836已进入临床III期,明年有望迎来完整的III期数据读出并获批上市。而中国的浩博医药AHB-137近期才获批启动III期临床;腾盛博药、瑞博生物、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齐鲁制药等管线才进入II期临床。

行业普遍认为,中国小核酸赛道已进入加速收获期,MNC或将加速来中国抢购小核酸技术。想得到跨国药企的青睐与“钱景”,部分企业还需要再快一点。

撰稿丨苗苗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来源:健识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