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来,我身边不少从事养猪行业的朋友皆陷入了焦虑之境。他们或是为市场波动忧心,或是因养殖难题发愁,那焦虑之情,如阴云般笼罩在他们心头。在酷热难耐的八月过后,北方迎来一场沁凉的降温。仿佛受到这股凉意的触动,猪价如乘坐过山车般急剧攀升。不久前还呈现冲高之势,谁料一夜
近来,我身边不少从事养猪行业的朋友皆陷入了焦虑之境。他们或是为市场波动忧心,或是因养殖难题发愁,那焦虑之情,如阴云般笼罩在他们心头。在酷热难耐的八月过后,北方迎来一场沁凉的降温。仿佛受到这股凉意的触动,猪价如乘坐过山车般急剧攀升。不久前还呈现冲高之势,谁料一夜之间形势逆转,宛如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这般剧烈的变化,着实比乘电梯更添几分惊险刺激。坦白说,今年猪肉市场的改变真的没准确的信,没有人能猜中下一步会如何走。目前9月初,市场繁杂,农场、屠宰厂,我们一般吃瓜群众盯住数据担忧:能涨破8元,还是继续拉14块左右?或许以后会有哪些旋转,每个人心里都能够有一点数。
事实上,可能有些人早已留意到,8月底和9月初,市场氛围一度变得紧张,很多地方的生猪价格忽然反跳,7元时代好像不得不重现。坦白说,我的一个同行算是着再看一遍,之后被中介催着卖猪,说怕再跌。气侯凉了,饭店慢慢恢复了,学生回校,饭堂、快餐厅都要买些猪肉,订单也多了很多。部分人竟不惜冒险一搏,选择压栏惜售,只为等待生猪价格攀升至更为理想的高位,冀望借此获取更为丰厚的回报。实际上,供需之间的博弈之戏再度上演。这一场供需两方的较量,似无声却又充满张力,新的剧情已悄然拉开帷幕。虽然有时市场冲了一波,但哪一个没有顾虑呢?尤其南方疫情肆虐之际,诸多养猪场忧心忡忡,在养殖决策上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贸然行事。
回到从前,6月份,猪价仍做到年度最低标准,13.91元/KG让许多人喊亏。后来,部分养殖厂采取压栏策略以赌市场行情,生猪价格再度上扬。至7月初,价格攀升至15.4元/千克。在那些日子里,人们觉得人生要自豪一次,遗憾好景不长。我国调节母猪存栏量,促使生猪产能批量释放,更有政策调控助力。待压栏风潮退去,屠宰企业库存高企,在此情形下,生猪价格哪有上涨的空间?股民慢慢不肯售卖,但客户手中的名单有限,状况越来越复杂。
8月中旬,集团麾下大型企业生猪出栏量大幅增长,市场价格随之再度下探。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如坠低谷,一度跌至13.71元/千克。有趣的是,每一个紧要关头总有新政策出台。例如活猪跨区运输要求正在酝酿中,南方疫情压力很大,让本已不稳定局势火上浇油。育肥成本居高不下,肥猪压栏缺乏信心,一夜之间,低迷的氛围蔓延开来。已经思索今年是否实现了犊子,这时又有了一个小高潮。
但要说这波提高能持续多久,坦白说,每个人心里也没有数。如今,纵然猪价看似坚挺,3号外三元标猪报价达14.09元/千克。屠宰厂若对价格作出调整,市场旋即有所反应,其细微变动皆能引发各方高度关注。问题来了,未来几周,适当猪和中大猪的数量会增加,供应压力一点也没有缓解。尽管社交平台和新闻都在散播“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但别忘了今年双节聚在一起,也就是后半年方可进入集中抢购。最近,哪个规定真的像预测那样丰富?当产品的生产规格与销售规格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失调风险便会悄然浮现。这种不匹配如同潜在的隐患,时刻威胁着产销的平衡与稳定。
每一个环节都在纠结,有的人赌涨,有的人想早点解决,反倒显现出市场水更混浊。我结识了几位从事猪肉生意的友人,他们至今仍在怨艾不已。似有诸多难言之隐,在这看似平常的生意里,藏着他们不为人知的烦恼。在之后的十天里,价格可能会在14.5到14.8元/KG之间徘徊。不要看到一段时间的冲动,真想破8元并非易事。你欲言之事中,存在哪些难以确定的因素呢?谁知道,大环境变幻莫测,全看下面的状况是如何走。回首今年,若想于市场浪潮中存活立足,着实没有现成坦途可依循。一切仿若在未知水域前行,全凭自身摸索探路,似那摸石过河之人,步步谨慎。
来源:跑得过蜗牛的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