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年纪,身体免疫力的“防线”正悄悄变得薄弱。曾几何时,轻松熬过的发烧、咳嗽,如今却可能演变成更严重的肺炎、带状疱疹甚至重症流感。许多人直到被送进医院,才惊觉,原来小小的疫苗,才是最便捷的“保护伞”。
每当感冒来袭,许多人总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有人甚至自嘲:“我这身板,药都不用吃,硬抗就行。”
可是谁又能料到,一些看似普通的小病,偏偏会在年纪大了之后,变得让人措手不及?
这个年纪,身体免疫力的“防线”正悄悄变得薄弱。曾几何时,轻松熬过的发烧、咳嗽,如今却可能演变成更严重的肺炎、带状疱疹甚至重症流感。许多人直到被送进医院,才惊觉,原来小小的疫苗,才是最便捷的“保护伞”。
生活里,谁没用过“我身体不错”“以前没事,现在肯定也行”这样的借口?可现实偏偏喜欢拆穿自信。五十五岁以后,不论男女,疫苗的价值远高于一时的侥幸心理。究竟哪些疫苗是这个年纪的必修课?又该如何科学选择呢?
每逢秋冬,身边总有不少人咳嗽、打喷嚏。有人安慰自己“流感不过是感冒,扛一扛就过去”。可现实往往不那么简单。
55岁以后,流感带来的不仅仅是几天的发烧和不适。流感病毒会诱发肺炎、心肌炎,甚至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场流感有时就是健康滑坡的“推手”。
科学数据显示,老年人因流感住院和死亡的风险远高于年轻人。每年流感季,医院的呼吸科和重症监护室总能见到不少因流感并发症住院的中老年患者。
流感疫苗每年更新,正是因为流感病毒不断变异。对于五十五岁以上人群,每年按时接种流感疫苗,是给身体加装“最新版防火墙”。
那是不是打过一次疫苗就万事大吉?事实并非如此,流感疫苗的保护力通常只能持续一年,次年需要再打。这个“小麻烦”,却能换来一个“平安冬季”。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除了流感,还有哪些疫苗能让人“少跑医院”?
肺炎这个词,听起来似乎离自己很远。年轻时,一场感冒顶多咳几天,谁会担心肺炎?但55岁以后,身体的“防火墙”开始漏风,肺部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肺炎球菌是导致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的“头号元凶”。这些疾病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恢复慢,甚至留下后遗症。
有些人喜欢自我安慰:“我从不抽烟,肺肯定没问题。”可惜,肺炎球菌并不挑人。无论男女,健康与否,年纪大了都容易“中招”。
科学研究显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和死亡率。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这是不可替代的保护。除了肺部,身体还有哪些脆弱的角落需要疫苗守护?
人到中年,谁没经历过几次水痘?很多人以为,水痘过去了就安全了。水痘病毒会隐藏在神经里,等到免疫力下降时“东山再起”,变成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不仅疼痛难忍,还可能引发长期的神经痛。许多患者经历过“刀割火烧”般的剧痛,甚至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有时,一场带状疱疹的痛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更久。
不少人自嘲:“年纪大了,连神经都变得‘小心眼’了。”但这正是免疫力下降的信号。
科学证据表明,带状疱疹疫苗能够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尤其是55岁以后的人群。一次接种,可以几年内有效保护自己远离这场不请自来的“痛苦考验”。
带状疱疹的故事提醒人们,很多健康问题都是“老朋友”,只有提前预防,才能避免“秋后算账”。下一个问题也许更让人陌生:为何大人也需要百白破疫苗?
一说起百白破疫苗,许多人的记忆停留在儿时的接种记录上。但很少有人知道,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病,对中老年人同样是威胁。
百日咳在成年人中并不少见,常常被误认为是“老咳嗽”。有些人咳嗽了几周,总以为是天气干燥,结果实际上是百日咳病毒在作怪。
有时,人们调侃自己:“咳嗽是‘老朋友’,没啥可怕的。”但百日咳对免疫力减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却可能发展为肺炎,甚至引发呼吸衰竭。
破伤风则像一只潜伏的“狼”,微小的伤口也可能成为入侵的入口。年纪越大,伤口愈合慢,破伤风的威胁更大。
研究发现,百白破疫苗的保护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而成年人加强针,正是为身体“补课”的关键一步。
有些人总喜欢用“以前从没打过加强针”来搪塞自己,但科学的力量在于随时都能弥补过去的忽略。接种百白破疫苗加强针,就是为生命加一道保险锁。
除了这些常见疫苗,乙肝疫苗是不是只属于年轻人和高危人群?
中国是乙肝高发国家,很多人小时候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有人觉得,自己早年打过疫苗,后来也没得病,就可以高枕无忧。
但五十五岁以后,人体免疫记忆会逐渐减弱。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有形成足够的抗体保护。同时,随着医疗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乙肝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对于未明确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或抗体水平低下者,补种疫苗是明智的选择。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保护。
有些人总说:“我没什么危险行为,用不着打疫苗。”但疾病不会和你讲条件,只有未雨绸缪,才能真正安心。打了这些疫苗,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很多人以为,打了疫苗就可以“刀枪不入”。疫苗是为身体加装“安全护栏”,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丝毫风险。
疫苗的作用在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即便偶尔“漏网”,也能最大限度地守护健康。
生活中,总有人在“健康”和“麻烦”之间犹豫。有的人觉得排队打疫苗是浪费时间,有的人怕针头,有的人干脆相信“自然免疫”。可现实往往无情:忽视健康的小事,未来终将变成大事。
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晒步数、秀养生,却对疫苗敬而远之。殊不知,科学的力量,正隐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选择背后。
主动接种疫苗,就是用行动和智慧为健康加码。每一针,都是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投资。
参考文献:
[1]邓国英,杨文英,裴雪涛,等.中国成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1):1-12.
[2]陈志海,刘起勇,冯录召,等.流感疫苗接种预防中老年人重症流感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3,23(6):697-701.
[3]李艳,王丽敏,王宇,等.中国中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4,30(4):421-427.
来源:护理科普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