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万散户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混不下去自然有怨气,再加上养猪人大多农民出身,学历较低,不能正确认知猪价低迷的真正原因,只能将其简单粗暴地归纳为一个原因:牧原抢了老百姓的饭碗。
最近刷到不少养猪人痛骂牧原的视频,评论区一片"资本作恶"的讨伐声。
但实际上呢,这是真的吗?所有人异口同声就是正确的吗?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大环境不好,行业内怨气腾升!
就像这几年这几年经济大环境不好,各种“恨国党”之类的妖魔鬼怪都出来了一样,这些年养猪人也过得苦啊!
千万散户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混不下去自然有怨气,再加上养猪人大多农民出身,学历较低,不能正确认知猪价低迷的真正原因,只能将其简单粗暴地归纳为一个原因:牧原抢了老百姓的饭碗。
正是因为牧原疯狂扩充产能,才导致猪价暴跌,千万散户破产,但这其实是不对的,猪价低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但这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牧原不是神,仅仅只是一家企业,没有左右时代走向的能力,他仅仅是一个被推上前台的罢了,就是没有牧原,也有草原,宏原。
真正打倒养猪人的,是时代发展的“滚滚车轮”,从上到下,没有一个希望养猪赚钱、赚大钱的,你拿什么去拼?
1. 国家战略:猪肉不是奢侈品,而是战略物资
当猪肉涨到30元/斤时,城市白领可以少吃两口,但建筑工人、快递小哥的饭盒里不能没有荤腥。国家严控猪价,不是和农民作对,而是守护14亿人的"菜篮子安全"。就像我们不能让盐价飞涨一样,猪肉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市场商品。
2. 产业升级:从茅坑猪圈到智能工厂的生死跨越
老一辈养猪人可能不知道,现在牧原的智能猪舍能自动控温、精准饲喂,1个技术员能管5000头猪。反观传统散养,粪污直排、防疫落后,雨季猪瘟一来全栏覆灭。国家补贴流向大企业?那是因为这些企业真能把每头猪的碳排放降低40%!
3. 经济规律:所有低门槛行业终将"血海厮杀"
想想当年的手机贴膜、如今的网约车,哪个不是从暴利走向微利?养猪这个没有技术壁垒的行业,注定要经历惨烈的去产能。2019年猪价暴涨吸引百万散户入场,如今不过是市场经济在"秋后算账"。
散养户的出路:要么进化,要么退出
在四川绵阳,我见过转型成功的案例:老张把50头母猪换成自动化设备,专攻高端黑猪肉,通过直播把产品卖到北上广,利润率反而提升3倍。而在河南周口,更多散户选择加入养殖合作社,用规模换生存空间。
时代的列车轰隆向前,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与其咒骂牧原这样的"明牌对手",不如看清真正的敌人——落后的生产方式、僵化的经营思维。
毕竟,在非洲猪瘟都能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抗的今天,靠天吃饭的养殖模式,终究要被扫进历史的仓库。
来源:狂生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