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活动由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旨在搭建一座中外人员畅达交流的桥梁,全力塑造开放包容、友好亲切的新型移民融入服务环境。
3月27日,“中国好+”系列活动——非遗中华瓷器文化体验留学生专场,在古色古香、充满艺术氛围的观照轩瓷器工坊举办。当日,来自7个国家的20余位外国友人齐聚于此,投入陈氏制瓷(手绘)技艺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尽情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外国友人们围在讲解老师身边,专注地聆听着瓷器从泥土到艺术珍品的千年演变故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在实践环节,外国友人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在泥坯上大展身手,有的绘画出天津的地标,有的勾勒出充满异域风情的动植物图案,每一笔都饱含着对中国文化的敬意与热爱,体验着从泥坯到瓷器的神奇转变过程。
天津大学阿塞拜疆籍留学生RAVANOV ELDAR,满脸兴奋地说:“我今天了解了泥土在烈火中重生,变成生活中精美实用的器具,这简直太神奇了!我听说中国人早在千百年前就掌握了这门神奇的技术,还能在瓷器上绘制出美轮美奂的画作,赋予它全新的灵魂。中国文化就像一本深邃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智慧,我彻底被它深厚的底蕴折服。”
南开大学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SULEIMANOV UMAR,此时的他手中捧着自己刚刚完成的瓷杯,眼中满是自豪与喜悦:“真的特别感谢能有这次难得的机会体验中国非遗文化。今天我亲手制作的这个瓷杯,它可不只是一件普通的瓷器,是我在中国留学这段美好时光的珍贵记忆载体。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这看似简单的制瓷工艺,背后蕴含着多少古人的智慧与心血,真的太让人佩服了。等我回去,一定要把这段奇妙的经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讲给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们听。”
天津外国语大学葡萄牙籍留学生DA SILVA DIAS PATRÍCIA ALEXANDRA通过视频和国外的家人朋友分享体验感受,她在瓷杯上绘制的图案加入了一些家乡的特色元素进去。她说:“期待能看到它烧制成型的样子,我要把我亲手制作的中国礼物带给家人。”
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红厂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精心策划组织的这次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生动地向留学生们展示了中国制瓷技艺跨越千年的辉煌历史,更是一场中外文化亲密交融的生动实践。希望同学们在努力学好中文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像今天这样,不断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精髓。也期待大家能把在中国的这段时光,当作人生中一段宝贵的旅程,将自身的成长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围绕法律法规普及、文化感知体验、移民融入服务等多元主题,持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中国好+”活动,进一步点亮在津外籍人员的文化生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为天津国际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让天津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来源:平安天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