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然接到张伟电话,声音着急忙慌:“晴晴,快回来,我妈出事了!”
李晴,你疯了?竟敢一个人跑杭州去!”
婆婆赵桂兰的怒火,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
这五年,李晴攥着每月 3000 块生活费省吃俭用。
丈夫张伟却把 1 万 8 的工资全交给婆婆,她早忍够了!
偷偷收拾行李飞去杭州,远离这对母子。
新工作一个月挣一万九,日子刚好起来。
突然接到张伟电话,声音着急忙慌:“晴晴,快回来,我妈出事了!”
01
我叫李晴,29岁,和丈夫张伟结婚已经五年了。
回想起来,这段婚姻让我第一次产生怀疑,是在张伟把全部工资交给婆婆的那天晚上。
那是我们婚后第四个月,张伟提着公文包回家,脱下外套,语气轻松地对我说:“晴晴,我妈今天打电话说了,以后我的工资都直接交给她,她会给我们发生活费。”
我正在厨房切菜,手一抖,差点切到手指。
“你说啥?”我放下刀,转过身盯着他。
“就是我妈觉得我们还年轻,不太会管钱,所以她帮我们存起来,说是以后买大房子用。”张伟说得特别自然,就像在聊今晚吃什么。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声音平静:“伟伟,我们都是成年人了,都有稳定工作,为什么要让妈来管我们的钱?”
“这有什么问题?”他一脸不解地看着我。
“我妈又不会乱花,她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好。”
“可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家,应该自己规划财务才对吧。”我试着跟他讲道理。
“晴晴,你这话就不对了。”张伟的语气有点不耐烦。
“我妈把我养大不容易,现在她愿意帮我们管钱,你不感激还挑毛病?”
看他这副表情,我知道再争下去也没用。
“那我的工资怎么办?”我试探着问。
“你的工资我们自己留着用,我的交给妈,这样最合理。”他回答得理直气壮。
我转过身继续切菜,心里却像堵了块石头:这个家,到底是谁的?
从那天起,张伟每月发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婆婆赵桂兰家交钱。
他月薪1.8万,全交给了婆婆,婆婆每月给我们3000块生活费。
“3000块够我们用吗?”我第一次拿到钱时忍不住问。
“当然够了,我们又不乱花钱。”张伟说得轻描淡写。
我在心里算了算:房租2300,水电费400,剩下300块要买菜吃饭。
“伟伟,300块伙食费是不是有点紧?”我小心翼翼地问。
“你不是还有工资吗?不够你就补点呗。”他反问。
我愣住了。
“我的工资不是该存起来吗?”我问。
“存当然要存,但生活费不够,你也得出一部分吧。”他理所当然地说。
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我月薪8000,得补贴家用,还得买衣服化妆品。
而他1.8万全交给婆婆,日常开销却靠我的工资撑着。
“我也有工作,不是全职太太,凭什么我的工资要贴家用?”我终于忍不住说出心里话。
“晴晴,你这话就不合适了。”张伟皱起眉头。
“夫妻之间不该分得那么清楚。”
“那你的工资怎么就分得那么清楚?”我立刻反驳。
“我的工资交给我妈是为了存钱,为了我们将来。”他有些不耐烦。
“那我的工资就不是为了将来?”我追问。
“你怎么这么多废话?我妈帮我们存钱你还不满意?”他声音提高了。
看着眼前的男人,我突然觉得陌生。
这还是当初追我时那个温柔体贴的张伟吗?
“算了,不说了。”我转身走进卧室。
从那天起,我选择了沉默。
我开始偷偷记账,记下每笔开支和张伟上交的工资明细。
有次周末,我试着跟张伟的表姐聊这件事,她却笑着说:“我们家传统就这样,长辈管钱最稳妥,晴晴你别多想。”
她的态度让我更觉孤立。
我甚至翻出婚前张伟写给我的情书,里面说要一起攒钱买房、去海边旅行。
可现在,他却把钱交给婆婆,连我的意见都不听。
我开始怀疑,这段婚姻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
02
婆婆赵桂兰是个强势的女人,对我总有各种不满。
“伟伟从小就听话,是个特别孝顺的孩子。”她常当着我的面夸张伟。
每次张伟去交工资,她都会故意让我听见她的表扬。
“伟伟真是好儿子,知道把工资交给妈管。”
“现在年轻人都不懂得节约,伟伟这样很难得。”
“有我帮你们存钱,你们应该知足。”
我只能默默听着,心里的火气越攒越多。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赵桂兰:“妈,每月3000块生活费,是不是有点不够用?”
“3000块还不够?”她瞪着我。
“我们那年代,几十块就能养一家人。”
“可现在物价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试着解释。
“物价高是因为你们年轻人乱花钱,啥都买贵的。”她冷冷地说。
“我们没乱花,就是正常开销。”我继续说。
“正常开销?”她冷笑一声。
“你看看你那些化妆品,随便一瓶几百块,我们那时候用得起?”
我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晴晴,你别老想着花钱。”张伟在旁边附和。
“我妈帮我们存钱,是为我们未来考虑。”
我看着他们母子俩,心里的滋味复杂极了。
我点点头,没再说话。
闺蜜晓雯知道后,气得在电话里嚷:“李晴,你怎么能一直忍着?这太离谱了!”
“我还能怎么办?”我苦笑。
“他们母子一条心,我说什么都没用。”
“那你就不能硬气点?这是你的权利!”晓雯急了。
“硬气?然后离婚吗?”我反问。
晓雯一时语塞。
“也不至于离婚,但你得为自己争取啊。”她叹气。
“我试过了,没用。”我无奈地说。
“现在我想开了。”
“想开啥了?”她不解。
“就是忍着,等等看。”我语气平静。
“李晴,你该不会有什么计划吧?”晓雯试探。
“我没啥特别计划,就是觉得忍耐也是一种办法。”我回答。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色。
其实,我心里早有打算,只是还没到时候。
3000块生活费让我们日子过得紧巴巴。
房租2300,水电400,剩下300块买菜。
我每天去菜市场挑最便宜的蔬菜。
“晴晴,怎么又是白菜?”张伟看着饭桌不满。
“生活费就这么多,只能买便宜的。”我平静地说。
“你就不能用你工资买点好的?”他问。
“工资不是要存起来吗?”我反问。
他有些不自在:“偶尔买点好菜也没啥。”
“那你去跟妈说,多给点生活费。”我淡淡地说。
“我妈给的已经够多了。”他不耐烦。
“你能不能体谅点?”
“我一直在体谅,所以才每天省着花。”我语气依旧平静。
他看了我一眼,想说什么,最终没开口。
有次家庭聚会,赵桂兰当着亲戚面说我买的护肤品浪费,让我颜面尽失。
我强忍着没发作,但心里暗下决心,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晓雯约我吃饭,见我瘦了一圈,急了:“李晴,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
“我没事,最近工作忙。”我不想承认是经济压力。
“别骗我,你肯定有心事。”她盯着我。
“真没事。”我坚持。
“李晴,你得保护自己。”她握着我的手。
“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笑了笑。
晓雯介绍我认识了个职场前辈,她告诉我如何通过提升技能实现经济独立。
这让我开始憧憬新的可能。
03
赵桂兰经常突袭我们家,说是关心,其实是检查。
“晴晴,这个月花了多少?”她总这样问。
“正常开销。”我回答。
“啥叫正常?具体说说。”她追问。
我只好报:房租2300,水电400,买菜300,日用品200。
“日用品200块?”她皱眉。
“这已经是最省的了。”我解释。
“你们年轻人就是不会节约。”她一脸不满。
我选择沉默,知道说啥她都会挑刺。
物价上涨,生活费越来越不够。
“伟伟,能不能跟妈说,生活费不够用?”我试着问张伟。
“不够?你是不是乱花钱了?”他怀疑地看着我。
“没乱花,是物价涨了。”我拿出记账本。
“去年鸡蛋一块五一个,现在两块。”
“涨几毛钱而已,没啥。”他满不在乎。
“不光鸡蛋,菜、油、啥都涨了。”我无奈。
“那就买便宜的,别老挑贵的。”他敷衍。
“我买的已经是最便宜的了。”我叹气。
“那就少买点,省着用。”他毫不在意。
我心又凉了几分。
“好,我知道了。”我不再多说。
我开始更精打细算,买菜挑最便宜的,日用品选最便宜的牌子。
为了省钱,我连早餐都不吃了。
有次在公司,我因低血糖晕倒,同事吓坏了,问我咋回事。
“可能工作太累了。”我掩饰。
“晴晴,你最近瘦太多,注意身体。”张伟某天突然说。
“有吗?可能是工作忙。”我照镜子回答。
“你别把自己累坏了。”他叮嘱。
“嗯,我会注意。”我点点头。
他关心我的身体,却从不问我为什么瘦。
他不知道,我为了省钱,午餐只吃面包。
他更不知道,我每晚都在想,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
晓雯再次见我,急得要命:“李晴,你这样下去真不行!”
“我没事。”我还是嘴硬。
“你得为自己活一次!”她握着我的手。
“我在等一个机会。”我终于吐露。
“啥机会?”她追问。
“一个让我重新开始的机会。”我神秘地说。
04
赵桂兰不仅管生活费,还检查每笔开销。
“晴晴,把这月账单给我看。”她又来检查。
我拿出记账本:房租2300,水电400,买菜300,日用品200,交通费100。
“交通费?你们不是有车?”她挑刺。
“车坏了,修车花了1500。”我解释。
“1500?修车这么贵?”她瞪眼。
“是刹车问题,必须换零件。”我耐心说。
“这钱谁出的?”她问。
“我出的。”我回答。
“你为啥用自己的钱?”她不高兴。
“那该谁出?”我反问。
“当然是伟伟,车是他开的。”她理直气壮。
“伟伟的钱不是都给你了?”我淡淡地说。
她有些尴尬:“你该提前跟我说,我会给你钱。”
“我不想麻烦您,自己解决了。”我平静地回答。
“以后这种事得先汇报,不能自作主张。”她严肃地说。
“好,我知道了。”我点头。
公司突然给了我一个机会。
“李晴,公司要在杭州开分公司,需要人过去。”经理找我谈话。
“去杭州?”我惊讶。
“是的,薪资会涨不少,对你发展也好。”经理说。
“涨多少?”我问。
“底薪1.2万,加上提成奖金,月入大概1.8万。”他回答。
听到这数字,我心跳加速。
1.8万,和张伟的工资一样。
“什么时候能去?”我问。
“同意的话,下月就能到岗。”经理说。
“我回去跟家人商量。”我回答。
回家后,我把这事告诉张伟。
他皱眉:“那我们不就得分开住了?”
“只是暂时的,薪资涨很多。”我解释。
“涨多少?”他问。
“底薪1.2万,提成后大概1.8万。”我说。
他眼睛一亮:“1.8万?那不错。”
“对我的事业也很有帮助。”我补充。
“可分开住总归不好。”他犹豫。
“周末可以回来,杭州也不远。”我安慰。
他想了想:“我先跟我妈商量。”
“为啥要跟妈商量?”我不解。
“这么大事,当然得跟家里说。”他理所当然。
不出所料,赵桂兰坚决反对。
“去杭州?绝对不行!”她态度强硬。
“妈,为啥不行?”张伟问。
“她去了,你们就得分居,算啥夫妻?”她反问。
“只是暂时分开,她薪资涨很多。”张伟有些动摇。
“涨钱有啥用?家庭和睦最重要!”她严肃地说。
“可1.8万确实挺诱人。”张伟犹豫。
“伟伟,别被钱迷了眼。”她警告。
“夫妻就该在一起生活。”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在卧室冷笑。
家庭和睦?她管着我们所有钱,这叫和睦?
我走出卧室:“妈,我去杭州是为了赚更多钱,对家里是好事。”
“有啥好事?分居有啥好?”她冷冷地看我。
“我能减轻家里负担。”我解释。
“家里有啥负担?伟伟的工资够用了。”她反驳。
“3000块真够用吗?”我问。
“咋不够?你们就是不会节约。”她不屑。
“我们已经很省了,但生活费就是不够。”我说。
“不够是因为你们没计划。”她坚持。
我看着她,愤怒几乎压不住。
“妈,我去杭州是想让生活更好。”我继续说。
“生活已经够好了,你别不知足。”她冷笑。
“我没不知足,只想生活宽裕点。”我坚持。
“我看你是想逃避家庭责任。”她指责。
“逃避?我咋逃避了?”我反问。
“你去杭州,把伟伟扔家里,不是逃避是啥?”她咄咄逼人。
我无言以对,不是她说得对,而是争下去没意义。
“我明白了。”我点头,回卧室。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顾这五年的婚姻。
我一直在忍让、妥协,可换来的是更多控制。
婚前,张伟说要让我幸福,可婚后,我却承受这么多委屈。
“晴晴,你咋了?”张伟察觉我不对。
“没事,想工作的事。”我淡淡说。
“杭州的事,我们再商量。”他说。
“不用了,我不去。”我回答。
“真不去?”他惊讶。
“嗯,不去了。”我转过身。
“你不会遗憾吧?”他问。
“不会。”我冷冷地说。
“我不会遗憾。”
他沉默了。
“晴晴,你最近是不是不开心?”他试探。
“没有。”我语气平静。
“我觉得你好像有心事。”他继续。
“我很开心。”我依然平静。
“家里这么和睦,我为啥不开心?”
他听出我话里的讽刺,没再说话。
05
张伟睡着了,我却盯着天花板,毫无睡意。
我清楚,是时候行动了。
我没真放弃杭州的机会,私下联系了经理。
“李晴,考虑得咋样?”经理问。
“我很想去,但家里有些阻力。”我坦白。
“啥阻力?”他问。
“家人不同意我去杭州。”我说。
“我可以为你留一个月时间,你再想想。”经理说。
“谢谢,我会争取。”我回答。
我开始整理财务,四年攒了12万,够我独立生活一阵。
我还咨询了律师,了解法律知识。
“如果夫妻都有工作,但一方工资全交长辈,法律咋看?”我问。
“看情况。”律师说。
“如果自愿,法律不干预,但若导致生活困难,可算经济控制。”
“经济控制啥意思?”我问。
“通过控制钱限制一方自由。”他解释。
“离婚的话,财产咋分?”我问。
“婚后收入算夫妻共同财产,具体看情况。”律师说。
“要证明是共同财产,可要求分割。”
律师的话让我心里有底。
我表面平静,不再抱怨生活费。
按时上下班、做饭、睡觉,像个听话的妻子。
“晴晴,你最近咋这么安静?”张伟疑惑。
“想明白些道理。”我回答。
“啥道理?”他问。
“做妻子该有的本分。”我说。
他很满意:“你这样想就对了。”
“家和万事兴。”他笑着说。
赵桂兰也注意到了。
“晴晴最近懂事了,不抱怨了。”她说。
“是啊,她想通了。”张伟附和。
“想通就好,妻子就该这样。”赵桂兰点头。
我微笑,心里却冷笑。
我的平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我在等一个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
张伟要出差12天,赵桂兰要回老家看生病的姐姐。
“晴晴,我出差12天,你在家小心。”张伟叮嘱。
“放心,我会照顾自己。”我温柔地说。
“我妈也回老家,家里就你了。”他说。
“没问题。”我笑着。
张伟走后,我立刻行动。
联系杭州经理:“我接受这个职位。”
“啥时候来?”经理问。
“这周就行。”我说。
“这么快?”他惊讶。
“我准备好了。”我坚定。
我收拾证件、贵重物品,衣物等安顿后再拿。
去银行把12万转到新账户。
联系搬家公司,把东西运往杭州。
一切秘密进行,没人知道。
出发前一晚,我坐在客厅,看着这个住了五年的家。
没有留恋,只有无奈。
我给张伟发短信:“伟伟,我去杭州了,这决定我想了很久。我们的婚姻有问题,我需要时间思考。我会在那边工作一阵,如果你真爱我,请理解我。”
发完,我关机。
我知道张伟会急着打来,但我不想听劝。
第二天,我坐上前往杭州的高铁。
窗外景色飞逝,我心情紧张又兴奋。
紧张是面对未知,兴奋是终于自由。
在高铁上,我遇到一个独自创业的女性。
她分享了如何在杭州打拼出事业的故事。
“女人得为自己活。”她笑着说。
这话让我更坚定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到了杭州,公司安排了单身公寓。
房间不大,但很温馨。
“李晴,欢迎加入杭州分公司。”经理热情接待。
“谢谢,我会努力。”我笑着说。
“我们对你很有信心。”他鼓励。
工作状态好得超乎想象。
没有家庭束缚、经济压力,我全身心投入。
第一月薪资1.9万,看到工资条,我差点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钱。
张伟打了无数电话,都是关机。
他找我同事打听我的去向。
“李晴?她去杭州了。”同事说。
“啥时候走的?”他急问。
“昨天办完离职就走了。”同事答。
张伟震惊,赶到杭州找我。
找了两天没结果,只能失望回家。
回家后,他发现我东西少了。
证件、贵重物品都不见了。
他意识到,我不是冲动,是深思熟虑。
“晴晴,你到底要啥?”他对着空房子自言自语。
赵桂兰从老家回来,得知我走了,气得跳脚。
“她居然一声不吭就跑了!”她怒吼。
“妈,冷静点。”张伟劝。
“冷静?她这是不尊重家庭!”她喊。
“她可能真想发展事业。”张伟说。
“发展事业?我看是逃避责任!”她冷笑。
“现在咋办?”张伟问。
“想办法让她回来!”她命令。
“找不到她咋办?”他无奈。
“断她经济来源,看她撑多久!”赵桂兰恶狠狠地说。
她以为我没钱会回头。
却不知,我有了稳定工作和收入。
06
在杭州工作三个月,薪资稳定在1.9万。
我不用精打细算,能买喜欢的衣服化妆品。
“李晴,你气色好了很多。”同事夸我。
“是吗?可能工作环境好。”我笑。
“你比以前开心多了。”他们说。
“是啊,我确实更快乐了。”我点头。
这话一点不假。
没有经济压力、婆婆的挑剔、丈夫的不理解,我像重生了。
我开始学新技能,参加培训,结交新朋友。
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我还主动优化公司市场方案,经理很赏识。
“李晴,你这方案很不错。”他夸道。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我回应。
四个月后,张伟找到我新号码。
“晴晴,我们能谈谈吗?”他电话里说。
“谈啥?”我平静。
“你为啥要这样?”他问。
“你心里没数吗?”我反问。
“我知道以前有些地方没做好……”他说。
“没做好?”我打断。
“伟伟,我们婚姻到底哪错了?”
“我……”他语塞。
“你把工资全给你妈,我们每月3000块生活费,这正常吗?”我问。
“那是为了存钱……”他小声说。
“存了五年,存了多少?”我追问。
“……不太清楚……”他支吾。
“你连自己的钱都不清楚?”我冷笑。
“我妈在管……”他无奈。
“是,你妈管着,那我算啥?”我问。
他沉默。
“伟伟,我现在过得很好,有工作,有收入,不用看脸色。”我说。
“可我们是夫妻……”他急了。
“夫妻?”我语气更冷。
“夫妻该平等尊重,我们是吗?”
“晴晴,我错了,回来吧,我们重新开始。”他恳求。
“咋重新?”我问。
“我会跟我妈说,钱我们自己管。”他说。
“你确定能做到?”我质疑。
“确定。”他急忙说。
我沉默片刻。
“伟伟,问题不只是钱,是尊重,是理解,是价值观不合。”我说。
“我们根本不适合。”
说完,我挂了电话。
我再次咨询律师,准备离婚。
“你们情况比较复杂。”律师说。
“他工资全交长辈,法律上是个问题。”
“能分割财产吗?”我问。
“可以,但需证明是夫妻共同财产。”他答。
“咋证明?”我问。
“工资条、银行流水、转账记录都行。”他说。
“如果他们不承认呢?”我问。
“可通过法律解决,先尝试协商。”他建议。
我回家整理证据。
五年工资条、流水、记录我都保存完好。
这些证明张伟工资全交给了赵桂兰。
按法律,这些是夫妻共同财产。
有次整理时,我发现张伟曾背着我向赵桂兰借钱投资,亏了3万。
这让我对婚姻更失望。
赵桂兰得知我要离婚,气得跑到杭州。
“李晴,你不能这样!”她在公司楼下堵我。
“妈,我已经想清楚了。”我平静说。
“你这是破坏家庭!”她怒吼。
“我只是选择离开。”我说。
“离开解决啥问题?”她质问。
“至少解决我的问题。”我回答。
“你这样对伟伟公平吗?”她问。
“公平?您对我公平过吗?”我反问。
“我哪不公平?”她瞪眼。
“您管着我们工资,只给3000块,这公平吗?”我说。
“我在帮你们存钱!”她喊。
“存了五年,存了多少?”我问。
“这是我们家的事,不用你管!”她回避。
“不用我管?那我的生活也不用您管。”我说。
“李晴,你别不知好歹!”她威胁。
“你要是离婚,我们一分钱不给!”
“我不要你家的钱。”我说。
“你一个人撑得下去?”她冷笑。
“能撑多久就多久。”我坚定。
她气冲冲走了。
公司同事见她大闹,支持我:“李晴,别怕,我们挺你。”
我感动不已,觉得新生活有了依靠。
我还发现赵桂兰曾用张伟工资帮亲戚还债。
这让我更坚定分割财产的决心。
我联系银行,调取更多转账记录。
在杭州,我参加了个女性职场论坛。
分享自己的经历,得到许多共鸣。
“女人要为自己活。”一位讲者说。
这话让我更坚定追求平等与尊重。
07
周五下午,我刚开完会,手机响了。
是张伟,语气慌张:“晴晴,你在哪?”
“公司,咋了?”我问。
“我妈出事了!”
来源: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