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7日,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睿智医药:股票代码300149”)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在深圳市福田区深港国际科技园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
2025年3月27日,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睿智医药:股票代码300149”)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在深圳市福田区深港国际科技园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
睿智医药作为全球领先的CRO/CDMO企业,此次牵手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将深度整合学术前沿资源与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双方将围绕新药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力推将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舞台。
睿智医药董事长兼CEO胡瑞连、董事长特别助理张建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李学金,校长顾问吴月霞,加拿大生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副院长李仁科,医学院副院长、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叶德全,原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夏娜等机构代表出席见证签约仪式。
强强联合:学术前沿与产业转化的双向奔赴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建首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由2012年诺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领衔的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与由2013年诺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领衔的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成立;2018年,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领衔的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成立。2020年,叶德全教授领衔的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过高密度、跨学科的实验室布局,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之一。
睿智医药与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此次合作,正是学术前沿与产业转化的深度融合。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基于蛋白结构的药物设计与AI药物筛选平台,如同解码生命奥秘的“智慧之眼”;睿智医药的PROTAC技术平台与全球化临床资源,则是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加速引擎”。二者的结合,将彻底改变“实验室-市场”的线性路径。通过共享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的科研平台,睿智医药可快速优化候选药物结构;而睿智医药的一站式研发经验,又能为学术成果提供产业化验证通道。这种“双向赋能”,有望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实现“让新药研发更高效”的目标,为攻克生物医药研发过程中的各种“卡脖子”难题开辟全新路径。
胡瑞连:共启生物医药新篇章,让中国生物医药走向世界
睿智医药董事长兼CEO胡瑞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两家机构的强强联合,更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战略选择。作为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的实践者,睿智医药始终以‘让新药研发更高效’为使命,累计推动超200个新药项目进入临床阶段,覆盖全球Top 20药企的80%客户。但新药研发的突破需要学术前沿与产业转化的深度协同,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在靶点发现、AI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正是我们亟需的‘创新引擎’。”
胡瑞连先生进一步强调:“我们将结合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睿智医药在新药研发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全球化布局共创共建。第一,共建联合实验室,整合AI辅助药物设计、PROTAC技术平台等资源,缩短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研究的周期;第二,依托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双区叠加’优势,推动科研成果在大湾区快速落地,打造‘产学研医’全链条生态;第三,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输送‘硬核’创新力量。”
作为马来西亚华人,胡瑞连还特别提到:“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追赶’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大湾区政策红利的释放和深港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睿智医药顺势而为与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达成合作。睿智医药是满怀雄心壮志的,不仅要实现“跟跑者”向“领跑者”的身份转变;未来,更要让中国创新药惠及全球患者;更要通过‘学术+产业’的双向赋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标准’;为应对肿瘤、罕见病等全球医疗挑战提供‘中国方案’。”
共绘健康中国新蓝图,在全球医疗挑战下展示中国担当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院长、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叶德全教授回顾了研发中心自筹备至今逾五年的发展历程,筚路蓝缕,历历在目。作为深港科技合作的首批践行者,叶德全教授带领团队历时五年构建起“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他特别指出,在“双区驱动”战略背景下,研发中心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已形成“跨境研发、湾区转化”的特色发展模式,成功搭建起衔接深港两地科研要素的“超级转化器”。目前,该平台已初步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面对生物医药产业变革新趋势,叶德全教授强调:“大湾区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必须打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N的产业转化双通道。”此次与睿智医药的战略合作,正是瞄准创新药研发全链条的关键堵点,通过整合港中大(深圳)的前沿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化能力,构建覆盖靶点发现、临床前研究、IND申报及商业化落地的完整生态链。
在回顾发展历程时,叶德全教授特别感谢中央政府和深圳市的前瞻性政策支持,以及河套创新合作区跨境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突破。他表示,在“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指引下,研发中心将继续深化“双城三圈”协同创新模式,在河套创新合作区的政策支持下,力争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为大湾区培育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核心引擎。
在签约仪式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李学金教授表示,大学及福田研发中心将充分发挥其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新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科研创新优势,与睿智医药的产业化能力形成互补,加速大湾区生物医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效率,共同应对全球医疗挑战、服务于国家生物医药发展战略、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服务于人民健康。
原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夏娜指出,深港协同创新为大湾区注入强劲动能,此次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战略的生动体现,是服务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服务于“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重要实践。不仅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更推动大湾区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新枢纽”,将带动区域内生物医药产值增长,吸引逾高端人才向中国、向大湾区聚集。
双方此次合作无疑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象征着区域间合作的深化与拓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且为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竞技场上开辟了新模式。极大地加速了创新药研发进程,推动前沿治疗药物高效落地,助力患者更快获得救治、减轻医疗负担,并提升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更为深远的是,此次合作通过深度融合学术与产业资源,推动生物医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对外技术依赖,助力中国实现产业自主可控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战略安全壁垒与全球影响力。生动展现了中国本土企业以自主创新为盾,守护国民生命健康的坚定信念与决心。面对全球医疗领域的重重挑战与机遇,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生物医药研发的新模式、新路径。
当学术探索的锐度与产业转化的厚度深度融合,以睿智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打破国际壁垒,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搭建全球合作桥梁。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验室走向世界版图,这场“产学研医”共振的浪潮不仅昭示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之势,更以"为人类健康谋大同"的格局,为破解重大疾病治疗难题贡献东方智慧。让中国生物医药成果惠及世界,是中国智慧对全球健康事业的庄严承诺。
出席签约的代表还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战略发展部副部长温颂嘉博士,深圳力合生物科创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令西博士,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公司执行董事熊持博士,睿智医药的部分高管和港中大(深圳)福田研发中心的师生、研发专家等。
来源:动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