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7年12月11日,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在洪洞县高公村接见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驻华大使馆参赞、情报官员埃文森·福代斯·卡尔逊。除了以上身份外,卡尔逊还担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密使,临行前,罗斯福总统要求他:“我要你不时地写信给我,直接寄往白宫。告诉我你干得怎
“枪杆子出政权,笔杆子出智慧”,对外宣传是我党我军重要的制胜法宝和精神武器,有效的舆论宣传是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重要文化力量。
1937年12月11日,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在洪洞县高公村接见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驻华大使馆参赞、情报官员埃文森·福代斯·卡尔逊。除了以上身份外,卡尔逊还担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密使,临行前,罗斯福总统要求他:“我要你不时地写信给我,直接寄往白宫。告诉我你干得怎样,告诉我那里发生过什么事情。”
在八路军总部,任弼时向客人介绍道:“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军的心脏和灵魂。”他说,我们的武器与敌人相比处于劣势,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政治教育、精神鼓舞来弥补。听了这些从没听过的新鲜话语,卡尔逊连连称赞任弼时的话中“包含着真理、理想和智慧”。
朱德在高公村八路军总部会见卡尔逊。卡尔逊向总司令提问:“你们抵抗日本侵略的作战计划的根据是什么?”朱德总司令答道:“我们相信,中国能够抵消敌人的现代军事装备和组织优势的,是发展一种包括全民在内的抗战。”“我们优于敌人的是情报、运动、必胜决心,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后来,卡尔逊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我立即直觉地感到,我找到了一位热情豁达的朋友,一位真正的领袖。”深受红色中国影响的卡尔逊,此后依照八路军的建军方法训练了一支部队,在南洋同日军作战,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1938年1月上旬,朱德、彭德怀等八路军首长,在洪洞县万安村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向她介绍了八路军的情况。同一时期,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的特派员、美国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也跟随八路军总部采访数月,以战地记者和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身份,一面救护伤员和难民,一面报道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并向世界组织呼吁向中国战区提供更多的支援。她亲自为八路军和华北游击队征集药品、被服和钱款等,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2月初,国际友人弗朗西斯·鲁茨率领的“国防慰问团”也不辞辛苦,将募集到的物资带到洪洞马牧村八路军总部,受到当地军民的热情欢迎。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被亲切地称为支持中国正义事业“三剑客”,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优秀战士,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同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树起了一座国际主义丰碑。
我们可从斯特朗笔下看到战争年代的朱德总司令,他“穿着灰蓝色衣服,很像一个朴实的农民,他和蔼、朴素,一点都没有架子,和农民们一起在漫天灰尘中跑出来迎接一个刚刚抵达的外国朋友。”斯特朗还采访了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高级将领。她在当地的一户农民家里睡土炕,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人一样过着平凡而艰苦的生活。斯特朗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告诉世界,八路军巧妙运用游击战、伏击战、袭击战,有效打击和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全都真实、鲜活而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因为,她正是其中的一员。斯特朗真切感受到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村民们微笑着告诉她:“人人都热爱他们,因为他们保护我们不受日本人奴役。”通过实地采访和深入了解,斯特朗深切地感受到“官兵平等,军民一心”的八路军是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她注意到“战士们在谈到他们的指挥官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了喜悦的神色”。斯特朗注意到军队长途跋涉中用担架抬着的伤员,她写道:“哪一支军队会如此关心普通的士兵?对八路军来说,每个普通士兵都是宝贵的。”她认为,八路军的这些特点是世界任何地方所罕见的,这正是八路军不断发展壮大、有力打击敌人的力量源泉。
并州新闻 王宏伟
来源:太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