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保中,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湾桥村,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投身到东北抗日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
穿越历史烽烟,回望赤子初心。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伪满皇宫博物院联合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推出《赤子长歌 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生平展》
《赤子长歌 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生平展》
周保中,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湾桥村,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投身到东北抗日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
展览以“以身许国英雄志”、“征战白山黑水间”、“主政云南保边疆”三大篇章,通过138张历史照片、60件珍贵文物,生动呈现周保中将军从云南白族少年到东北抗联杰出领导者,再到主政云南、培育英才的新中国建设者的光辉人生。
展览时间:2025年9月3日至2026年2月2日
展览地点:伪满皇宫博物院M+创意街区
期待您走进展厅,感受周保中将军如何以一生书写忠诚信仰,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
文物有话讲,探馆有“花young”
①
《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周保中将军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就是根据将军的手稿整理而来的。日记手稿十几万字,记载了他在东北14年的一些真实战斗经历,也为研究东北抗联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物小故事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孙太志:“日记内容丰富,记录了几百次战斗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作战的部队番号、人数、战况及敌我双方的伤亡情况;许多抗日将士的主要生平、经历和对牺牲干部的评价等,涉及人员达两千余人;东北抗联第五军与兄弟部队的相互关系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情况;吉东省委和南满省委、北满省委相互间的来往及共同商讨、决定的问题;东北抗联在苏联整训期间政治学习、军事训练和日常生活等情况。”
②
周保中将军使用过的帽子、围巾、搪瓷缸
这几件东西,虽然很简单、朴实,但是它们代表了周宝中艰苦朴素,为民为公的奉献精神。
文物小故事
大理市周保中将军纪念馆馆长苏逸娟:“周保中在云南省政府担任副主席期间,云南省发生了1950年丽江大地震。当时周保中带队前去丽江进行救灾工作,由于身体不适经常昏厥。带队医生奉劝周保中坐镇后方指挥,但周保中坚决不肯。他坚决地说,“任何高官厚禄我都可以让,但是救灾团团长的职位,我是不可能让的。因为我是大理人民的儿子,白族人民的儿子,如果我都不去的话,我怎么对得起这份责任和担任的职务。”周保中毅然决然带领救灾团一起去丽江救灾,跟他们同吃同住,没有享受半点特殊的待遇。”
③
留有周保中将军手记的日历
其中一张日历显示日期为1956年1月13日星期五,上面写到“两三天以来睡眠恶化,竟夜不眠,精神萎顿,情绪不佳”。这件藏品是周保中将军的女儿周伟女士捐赠的,这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东北抗联14年艰苦的斗争环境,让周保中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健康每况愈下。1953年以后,组织上安排他离职休养。可在此期间,周保中仍坚持在病榻上回忆整理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资料。
文物小故事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孙太志:“他的病情时好时坏,但总的说来是越来越严重。同志们看到他硬撑着病体坚持写作,都心痛地劝他,等身体稍好些再写。可周保中却总是说:‘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一部分。现在活着的人不多了,我有责任和义务抓紧自己有限的时间把它整理出来,这样才对得起党,对得起牺牲的先烈们’”。
④
曾覆盖在周保中将军骨灰盒上的五星红旗
1964年2月22日,周保中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62岁。在中山堂举行公祭仪式后,将军的骨灰盒要移送到八宝山,这面五星红旗就是在此过程当中覆盖在他骨灰盒上的国旗。
从苍山洱海到白山黑水,周保中将军的一生,是一场跨越山河的忠诚奔赴,也是一段烽火岁月的壮烈诗篇。他以“保中”为名,以生命为誓,在东北大地上镌刻下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信仰与力量。
三千公里的距离,隔不断两馆同仁对英雄的敬仰,更隔不断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铭记。《种草博物馆》,期待您和我们一同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M+创意街区,聆听岁月长河中,那一曲永不消逝的赤子长歌。
《花young的生活》节目主持人
诗琳(左) 周航(中)方媛(右)
节目官方微信“花小样”
·日常直播参与方式·
每周一到周五
17:00—17:30
1.广播端
AM738 长春FM91.6
吉林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广播
2.视频端
和我们一起玩转生活!
文章来源:转载·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诗琳、方媛、楚婷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来源:吉林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