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香港拥有自己的房子是许多年轻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于Alex和Jessica这对相恋八年的情侣来说更是如此。
在香港拥有自己的房子是许多年轻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于Alex和Jessica这对相恋八年的情侣来说更是如此。
Alex在高级酒店厨后忙碌做得一手好甜点,Jessica在机场处理地勤事务细致耐心。
两人收入尚可,但在香港居高不下的房价面前却还是不够用,就这样这对80后夫妻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在香港屯门区买下了这间23平方米的“纳米楼”。
别小看这蜗居,也花费了高达446万港币,换算人民币接近371万元,每月要把总工资的三分之一用于还房贷压力不小。
这间小小的住所朝向西北,采光并不是最佳,空间也极其有限,但设计师的想法很巧妙,把这间23平方米打理得井井有条,充满了生活气息。
改造之后完全没有空间的压抑感,有的只有满满的幸福感。
一进入家门,左手边是紧凑的卫生间区域。
虽然面积不大,但这个空间的设计却兼顾了实用和便捷。
整个卫生间没有窗户属于暗卫,但换气系统非常给力,保证了空气流通。
卫生间内部的光线设计值得称赞,照明均匀明亮,抵消了没有自然光的不足。
更巧妙的是,就算空间有限,设计师依然实现了干湿分离。
淋浴区虽然迷你,但独立的干湿分区设计提升了使用体验。
也能更好地保持卫生间的整洁干燥,延长设备寿命。
入口右手边是开放式厨房,对于“纳米楼”而言,这个尺寸的厨房已经算是不小了。
厨房设计的亮点在于极致的内嵌式收纳。
冰箱、烤箱,甚至连洗衣机,都被巧妙地嵌入到下方的定制橱柜中。
关上柜门所有电器都消失不见,让整个厨房台面显得整洁利落。
顶部的吊柜用来存放碗碟餐具,对于小两口来说储物空间勉强够用。
厨房与主生活区之间,用一扇磨砂长虹玻璃推拉门进行区隔。
既不影响采光,又巧妙地划分了区域,增添了几分朦胧美。
家中面积最大的区域,就是这片集客厅,餐厅,卧室于一体的多功能核心空间。
这种一体化设计最大化利用空间,提升居住舒适度。
没有多余的隔断让空间显得更加开阔,自然光线可以自由穿梭。
同时减少隔断也降低了装修成本,让小预算也能有大设计。
这个区域最吸睛的是那面“电视背景墙”,其实是一整面通顶的定制收纳柜。
柜子内部装有灯带,既有装饰作用,又提供了充足的储物空间。
左侧的柜门背后,隐藏着夫妻二人的衣柜。
所谓的客厅,由一张两人位小沙发和电视组成,没有传统茶几,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地面。
而在沙发旁边的缝隙里,隐藏着一张神奇的折叠桌。
用餐时三面扇形的桌板可以翻折打开,变出一张圆桌,轻松坐下三四个人。
餐椅被设计成伸缩式,平时像可折叠的水桶一样收纳在沙发上方的吊柜里。
这个房子朝向西北,下午日照较少。
设计师通过一整面落地窗的设计,配合一个小巧的阳台,最大限度地弥补了采光不足的问题。
其实能够有这么一个小地方已经很让人满足了,毕竟很多房子都没有这个小区域。
这个23平方米的家,虽然不如许多大户型的客厅大,空间也难免拥挤。
但这间房子已经来得很不容易了,把方寸之地精心打理,把所有功能巧妙地融合隐藏,就是最好的设计了。
对于业主来说,也足够的实用,该有的功能都得到了满足,所以说这波改造是真的很值得啊。
来源:装修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