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北京健康促进会与广州市红棉肿瘤和罕见病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三届陆道培血液病学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集全球顶尖血液学专家,聚焦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血液肿瘤精准诊疗等核心议题,为千余
2025年8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北京健康促进会与广州市红棉肿瘤和罕见病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三届陆道培血液病学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集全球顶尖血液学专家,聚焦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血液肿瘤精准诊疗等核心议题,为千余名参会者呈现了一场高规格、深层次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孙瑞娟教授分享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婴儿白血病”的精彩报告。《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孙瑞娟教授围绕临床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解读,以期为优化移植管理策略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与理论参考。
PART.1
婴儿白血病患者由于年龄小、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面临着诸多特殊挑战,您能否结合临床经验谈谈,这类患者在移植过程中最主要的难点是什么,目前临床上有哪些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孙瑞娟教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婴儿白血病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供者选择方面,由于婴儿白血病常伴随有先天免疫缺陷基因背景,应严格避免选择携带同类可能治病的先天免疫缺陷基因遗传缺陷的作为供体,以降低移植相关风险。
其次,在预处理阶段,因患儿体重较轻且无法自主准确表达临床不适,其预处理方案的执行制定与临床护理均面临较大挑战,需要依靠持续、细致的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来实时调整治疗策略。所有药物的输注,包括液体管理及输注速率,均需严格根据患儿的公斤体重及实时脏器功能状态进行个体化调控。
移植后阶段同样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种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状况、大便性状、每日摄奶量及小便颜色、量液体摄入量等非特异性指标,综合评估其整体状态,并据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向。
PART.2
供体的选择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婴儿白血病患者而言,在供体配型上是否有特殊要求?亲属供体和非亲属供体在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面可能存在哪些差异,您通常会如何为这类小患者权衡选择?
孙瑞娟教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婴儿白血病的过程中,供者选择原则与成人患者基本相似,但婴儿因体重较轻的优势,脐带血移植亦可采用。
总体而言,对于处于移植前疾病良好持续缓解状态的患儿,首选供者为HLA 10/10位点相合的同胞全相合供者。其次,可选择非血缘关系中HLA 10/10或9/10位点相合的供者。此外,HLA 12/12位点相合的脐带血也可作为移植供者来源。若考虑父母或的兄弟姐妹作为供体时,应优先选择在体内未检出相同先天免疫缺陷基因异常的供者。
PART.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婴儿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经过该疗法治疗的婴儿白血病患者,其长期生存状况如何?在减少移植后并发症、保障患儿生长发育等方面,贵院有哪些随访和管理经验?
孙瑞娟教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婴儿白血病的过程中,需注意其与成人患者在长期管理方面的区别。婴儿白血病患儿移植后需接受较成人更长的长期随访。此类移植后患儿本身的生长发育常较正常儿童迟缓,移植后虽实现免疫系统重建,但仍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速度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情况。停用免疫抑制剂后,临床实际观察可见患儿身高、体重等指标虽发育缓慢,但后续仍有望逐步接近正常同龄儿童水平。
在生育功能方面,移植可能对女性患儿的卵巢与子宫发育造成影响,可能导致月经来潮延迟甚至缺失,或出现卵巢早衰等后果。为尽可能减轻此类影响,需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制定预处理强度。对于高危、难治性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通常以挽救生命为主要目标,此时难以全面兼顾生长发育保护;而对具有高危因素但对化疗反应良好的患者,则可考虑采用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对脏器损伤尽可能较小的药物组合。
目前,移植主要适用于高危及难治复发患儿,低危或中危婴儿白血病通常不以移植作为首选治疗,而是首先采用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并长期随访观察。如出现根据复发倾向风险再决定是否需行移植治疗,因此需严格把握移植适应症及移植时机。
专家简介
孙瑞娟 主任
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织细胞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廊坊市抗癌协会委员。
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工作20年余。成功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千余例。患者年龄跨度7个月至69岁。
对各类良恶性血液肿瘤,急慢性GVHD、重症感染、移植后各种合并症治疗,尤其对于应用免疫疗法防治移植后复发经验丰富。成功参与完成国内首例自体脐带血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成功参与完成国内首例XIAP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移植。成功完成多例先天性角化不良征的干细胞移植。
多次在APBMT、EBMT、TCT、ASH等国际骨髓移植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来源:肿瘤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