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润千家宴席,酒香万里人间。9月的青岛港东码头,迎来了年度海洋盛典“开海节”。当茅台1935踏浪而来,与传承千年的渔家民俗“喜相逢”,一场关于丰收、宴饮与品牌创新的全新叙事,正在黄海之滨深情上演。
海润千家宴席,酒香万里人间。9月的青岛港东码头,迎来了年度海洋盛典“开海节”。当茅台1935踏浪而来,与传承千年的渔家民俗“喜相逢”,一场关于丰收、宴饮与品牌创新的全新叙事,正在黄海之滨深情上演。
2025年9月1日,以“帆扬福至喜浪山海”为主题的第三届茅台1935·开海节在青岛港东码头盛大启幕。本届茅台1935·开海节由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赞助,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办事处港东村联合青岛盛海峰酒业有限公司主办,不仅延续了茅台1935“喜相逢”的文化内核,更通过沉浸式场景打造、非遗文化体验和海洋宴饮闭环,进一步强化了“吃海鲜品茅台1935”的消费心智。
01
茅台1935×开海节
一场跨越山海的“喜相逢”
开海节是沿海地区延续千年的重要民俗,寓意着丰收、平安与喜悦。今年,茅台1935与开海节的“喜相逢”,是一场海洋文化与酱酒文化的深度对话,更是茅台1935与高端海鲜宴饮场景的完美契合。
伴随着响亮的“开海号令”,渔船鸣笛启航,千帆竞发入海,展现了人海和谐、感恩自然的传统智慧。于这一充满丰收寓意的时刻,茅台1935深度融入节庆场景,以“敬献丰收、礼赞宴饮”的品牌理念,与开海盛典的喜悦氛围形成深刻共鸣。
茅台1935与开海节的结合,不仅是市场的选择,更是文化的共鸣。二者共同诠释了“丰收之喜”与“相聚之喜”的文化内涵,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的升维。
02
沉浸式场景打造
与消费者共创宴饮新体验
本届开海节一改传统营销模式,创新打造了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消费者真正参与到宴饮文化的共创中。
在“茅台1935·开海喜市”上,酒文化体验区与王哥庄大馒头、特色海产品等特色展位相映成趣。消费者不仅可以观摩茅台1935品牌文化,还能体验“喜钓锦鲤”、“喜浪特调”等互动游戏,感受品牌带来的喜悦氛围。
在活动核心展示区,茅台1935尊享版新品于专属展台隆重亮相——其瓶身采用创新的半透明中国红材质,点缀以精致的赤水金纹饰,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呈现出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交融的独特魅力。
该新品定价为998元/瓶,酒体迎来显著升级,不仅大幅增加5年以上坛贮基酒的比例,更引入“勾兑后再坛贮”工艺,致力于呈现层次更丰富、口感更臻雅细腻的匠心品质,凸显高端定位与醇厚风格。
众多嘉宾驻足品鉴,细致观摩产品设计与工艺细节,频频拍照并交流询问,现场互动热烈。此次展示不仅为尊享版后续市场推广奠定高端形象基础,也进一步丰富了茅台1935在消费者心中的产品矩阵认知,体现出品牌持续深化“喜文化”内涵、贴合当代“生活之道”的理念。
而压轴登场的“茅台1935·开海晚宴”,则成为场景体验的高潮。茅台1935与当地最生猛的海鲜食材完美搭配,直观诠释了“吃海鲜品茅台1935”的消费主张。这种精准的宴饮场景卡位,让产品价值通过味觉体验深入人心。
“开海节不仅是一项民俗节庆,更是茅台1935深入海鲜宴饮场景,以酒为媒、以节兴产、以宴融情,打造的开海节文化IP。”业内专家表示,“茅台1935与开海节的结合,极大地提升了茅台1935品牌在沿海消费人群中的美誉度,实现了从渠道营销到场景营销的跨越。”
03
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
茅台1935的IP升维之路
茅台1935·开海节的持续举办,反映了茅台在文化营销层面的战略思考。通过“视觉、行为、理念”三大识别体系的构建,茅台1935正在完成从产品到文化IP的蜕变。
在视觉上,专属设计的开海节Logo融合了茅台1935酒瓶、渔船、海浪等元素,形成强烈的场景联想;在品牌活动上,通过开海仪式、美酒品鉴、非遗体验等互动,让消费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理念上,将“喜文化”与“海洋文化”结合,传递“丰收喜悦、美好生活”的价值主张。
“茅台1935举办开海节,反映出茅台在消费者培育、文化创新上的持续发力。”营销专家分析认为,“这种属地性、文化性和体验性的深度融合,将引领中国白酒C端体验实现新突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茅台1935·开海节的成功打造,展现了茅台1935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卖场景”、“卖生活方式”的战略转型。通过绑定地域文化IP,深耕海洋宴饮场景,茅台1935不仅提升了品牌价值感,更打造了高端酱酒价值营销的新范式。
未来,随着“开海节IP”的持续深化,茅台1935有望将这一区域性文化盛典,转化为全国性的品牌资产,让“茅台酱香、万家共享”的美好愿景,如海潮般奔涌向前,润泽更广阔的市场与人心。
来源:名酒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