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符号,3个国家,6000万生命!法西斯如何绑架古罗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17:00 3

摘要:束棒起源于罗马建城之初,当时作为国王权威的象征,国王的侍卫手持束棒,其斧头象征生杀予夺的权力,而木棒则代表对臣民的鞭笞之刑。

在欧洲,常常能看到一种由皮带绑起的木棍束,中间还插着一把斧子的图案,这就是 “束棒”,拉丁文名为 “Fascis”。

它本是古罗马时期执政官护卫手中的礼器,象征着司法和权力,木棍代表杖刑,斧子代表死刑,绑在一起代表团结。

然而,这样一个原本象征权力与团结的符号,却为何会演变成法西斯主义的标志,成为邪恶的代名词呢?

束棒起源于罗马建城之初,当时作为国王权威的象征,国王的侍卫手持束棒,其斧头象征生杀予夺的权力,而木棒则代表对臣民的鞭笞之刑。

这是早期国家对绝对权力的具象化表达。

后来,执政官取代国王,束棒数量从象征王权的 12 束增至 24 束,但当执政官进入罗马城时,必须卸下斧头,仅保留木棒,这一细节被西塞罗解读为 “公民未经审判不可处决” 的法治原则,此时束棒也象征着权力是受到法律约束的。

在罗马帝国时期,束棒逐渐沦为皇帝独裁的装饰品,屋大维将束棒数量增至象征无限的 “无限束”,共和精神逐渐消亡。

时间来到近代,意大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能复兴罗马的荣光,本土一直是散碎的邦国,直到 1870 年才完成领土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同盟,但在战争中,意大利因利益诱惑转而投靠英法,加入协约国作战。

战后,意大利虽然成为战胜国,但却面临着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严重、军人复员失业等问题,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让意大利的共产主义运动高涨,工人运动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墨索里尼出现了。他原本是意大利社会党成员,但因支持战争被社会党开除。随后,他成立了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组织,将民族主义者和工团左翼用束棒符号聚集在一起

。1921 年,墨索里尼在《法西斯宣言》中宣称束棒是古罗马集体主义精神的现代复活,它代表意大利人民的团结与领袖的决断力。他通过历史篡改、仪式建构和空间政治等手段,将束棒从 “法治象征” 偷换为 “民族主义图腾”。

他要求党徒身穿黑衫、行罗马式敬礼,在米兰广场竖立巨型束棒雕塑,强化对古罗马的想象性认同,将束棒变成了法西斯主义的暴力图腾。

1922 年,墨索里尼的 “黑衫军” 高举束棒冲入罗马,法西斯主义开始在意大利掌权。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掌权后,对德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受到《凡尔赛条约》的严厉制裁,国内经济崩溃,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崛起,他炮制出德意志雅利安人优越论,将束棒与卐字结合,创造出 “种族纯洁” 的视觉暴力,进一步发展了法西斯主义的极端思想。

在亚洲,日本也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虽然成为亚洲唯一一个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但国内贫富差距大,阶级矛盾尖锐。

一战后,日本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又遭遇关东大地震、昭和金融恐慌等天灾人祸,再加上 1929 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民众生活困苦。北一辉受到意大利法西斯的启发,提出了极端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

他主张日本应以天皇为中心,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帝国,对外发动战争,将日本打造成国际上的 “无产阶级”,向俄国、英国、美国等 “大地主”“大资本家” 开战。

北一辉的思想在日本中下层迅速传播,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逐渐崛起,最终日本成为了一个极端的法西斯国家,发动了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最终组成了法西斯联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也因其对内独裁、对外侵略和种族灭绝等暴行,成为了邪恶的代名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法西斯主义也终于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束棒这个曾经象征权力与团结的符号,也因为法西斯主义的恶行,成为了一个永远刻在人类历史上的梦魇,时刻提醒着人们要警惕极权主义和极端思想的抬头,珍惜和平与自由。

来源:神经外科周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