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和扁桃体炎有关吗?扁桃体发炎会诱发鼻窦炎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7:00 2

摘要: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先犯了扁桃体炎,喉咙肿痛还没好,又开始鼻塞、流脓涕,难道是扁桃体发炎 “连累” 了鼻窦?其实,鼻窦炎和扁桃体炎看似是两个部位的问题,却存在密切关联,扁桃体发炎确实可能诱发鼻窦炎,今天就从生理机制和临床案例入手,讲清其中的关联。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先犯了扁桃体炎,喉咙肿痛还没好,又开始鼻塞、流脓涕,难道是扁桃体发炎 “连累” 了鼻窦?其实,鼻窦炎和扁桃体炎看似是两个部位的问题,却存在密切关联,扁桃体发炎确实可能诱发鼻窦炎,今天就从生理机制和临床案例入手,讲清其中的关联。

一、先明确:鼻窦炎和扁桃体炎,是 “邻居” 也是 “盟友”

要理解两者的关联,先看生理结构:鼻腔后方与咽喉部相通,扁桃体(尤其是腭扁桃体,位于咽喉两侧)和鼻窦(如上颌窦、额窦、筛窦)就像 “邻居”—— 鼻窦的分泌物会通过鼻窦开口流入鼻腔,再顺着后鼻道流到咽喉部;而扁桃体所在的咽喉部,又是空气和分泌物进出的 “通道”。

这种结构决定了两者容易 “互相影响”:一方面,扁桃体发炎时,炎症可能向上蔓延至鼻窦;另一方面,鼻窦炎的分泌物倒流至咽喉,也可能刺激扁桃体引发炎症。临床数据显示,约 30% 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同时伴有鼻窦炎,而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有 25% 存在扁桃体炎症,可见两者常 “结伴出现”。

二、为什么扁桃体发炎会诱发鼻窦炎?看这 2 个关键机制

扁桃体发炎(尤其是细菌性扁桃体炎)之所以能诱发鼻窦炎,核心在于 “感染蔓延” 和 “通道堵塞”,具体有两个机制:

1. 炎症 “向上爬”:细菌或病毒扩散至鼻窦

扁桃体发炎时,咽喉部会聚集大量致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这些病原体不会只停留在扁桃体,会通过两种方式扩散到鼻窦:

直接蔓延:咽喉部与鼻腔后段相通,病原体可顺着黏膜表面,从咽喉向上爬到鼻腔,再通过鼻窦开口进入鼻窦内部,引发鼻窦黏膜炎症;飞沫或分泌物传播:咳嗽、打喷嚏时,咽喉部的病原体随飞沫或分泌物进入鼻腔,进而侵入鼻窦。

比如,细菌性扁桃体炎患者若未及时治疗,细菌可能在 1-2 周内扩散至鼻窦,导致急性鼻窦炎,出现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而病毒性扁桃体炎(如流感病毒引起的),也可能因病毒刺激鼻窦黏膜,降低鼻窦抵抗力,间接诱发鼻窦炎。

2. 分泌物 “堵通道”:鼻窦开口被堵塞,炎症难排出

扁桃体发炎时,咽喉部会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如脓痰、黏液)。这些分泌物可能顺着后鼻道倒流至鼻腔后部,堆积在鼻窦开口周围(鼻窦开口位于鼻腔外侧壁,较狭窄);同时,扁桃体肿胀可能间接压迫鼻腔后部的通道,导致鼻窦分泌的黏液无法正常排出,形成 “堵塞”。

鼻窦的健康依赖 “通畅的引流”—— 正常情况下,鼻窦内的黏液会通过开口流入鼻腔,带走病原体和代谢废物;若开口被堵塞,黏液无法排出,病原体就会在鼻窦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简单说,扁桃体发炎导致的 “堵塞”,相当于给鼻窦 “关上了门”,让炎症有了 “滋生的温床”。

三、这 2 类人,更易因扁桃体炎诱发鼻窦炎

并非所有扁桃体炎患者都会诱发鼻窦炎,以下两类人风险更高:

1. 儿童和青少年:鼻窦、扁桃体还在发育,抵抗力弱

儿童和青少年的鼻窦黏膜较娇嫩,鼻窦开口更狭窄,扁桃体也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因感染出现明显肿胀。一旦发生扁桃体炎,病原体更易扩散,分泌物也更容易堵塞鼻窦开口,因此儿童群体中,“扁桃体炎合并鼻窦炎” 的比例高达 40%,远高于成人。

2.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炎症反复,鼻窦长期受刺激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超过 5 次),咽喉部炎症长期存在,病原体持续刺激鼻腔和鼻窦黏膜,会导致鼻窦黏膜长期处于 “敏感状态”。即使每次扁桃体炎症状不重,也可能逐渐诱发慢性鼻窦炎,表现为长期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且容易反复急性发作。

四、如何避免扁桃体炎 “连累” 鼻窦?做好 3 件事

1. 扁桃体发炎后,及时规范治疗,别拖延

若为细菌性扁桃体炎(如扁桃体有脓点、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彻底清除细菌,避免扩散;若为病毒性扁桃体炎,可对症治疗(如用温盐水漱口缓解咽痛、多喝水),同时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减少病毒对鼻窦的刺激。

2. 保持鼻腔通畅,避免鼻窦开口堵塞

扁桃体发炎期间,若出现鼻腔分泌物增多,可用生理性海盐水洗鼻(每天 1-2 次),冲洗鼻腔内的分泌物和病原体,保持鼻窦开口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涕(单侧轻轻擤),防止分泌物被挤入鼻窦,加重堵塞。

3.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者,评估是否需干预

若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 5 次以上,且多次诱发鼻窦炎,可在炎症控制期咨询耳鼻喉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研究显示,切除反复感染的扁桃体后,约 60% 的患者鼻窦炎发作频率会明显降低,尤其是儿童患者,效果更显著。

五、出现这些症状,警惕 “扁桃体炎合并鼻窦炎”

若扁桃体发炎后,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已诱发鼻窦炎,需及时就医:

扁桃体炎症状(咽痛、发热)未缓解,又新增鼻塞、流脓涕(黄色或绿色脓涕);出现明显头痛,尤其是前额、面颊部疼痛(低头或弯腰时加重);嗅觉减退或丧失,伴有鼻腔异味;症状持续超过 2 周,或用药后无改善。

医生会通过鼻内镜检查、血常规等,判断是否合并鼻窦炎,并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如同时治疗扁桃体炎和鼻窦炎,必要时使用鼻喷激素或黏液促排剂)。

最后要提醒的是,鼻窦炎和扁桃体炎的关联,核心在于 “及时干预”。只要扁桃体发炎后规范治疗、做好鼻腔护理,就能大幅降低诱发鼻窦炎的风险;若已合并鼻窦炎,也无需焦虑,通过联合治疗,多数能在 2-4 周内康复,避免发展为慢性炎症。

来源:中医耳鼻喉李洵主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