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2025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活动在成都举行,以“演艺繁荣,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汇聚国内外演艺行业精英、头部企业代表及知名艺人,共同探讨成都演艺经济的未来路径,解码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程式”
3月28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2025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活动在成都举行,以“演艺繁荣,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汇聚国内外演艺行业精英、头部企业代表及知名艺人,共同探讨成都演艺经济的未来路径,解码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程式”。当千年古城的丝竹之声遇见全球化的数字节拍,成都会聚国内外演艺头部企业、聚合省市十大国有院团,正以“音乐场景全域化、演艺IP国际化、产业生态数字化”三大引擎,翻开音乐与城市共融共生的创新叙事,奏响“国际音乐之都”建设的新乐章。
政策支持、艺术土壤……2025成都已引进系列重点演艺项目
活动开场,成都籍说唱冠军杨和苏与哈萨克斯坦国宝级女歌手露西娅联袂献上融合嘻哈与民族风的开场秀,以音乐诠释成都的开放包容与国际视野。随后,中国著名歌唱家韩红作为特邀嘉宾致辞,深情回顾了成都作为其音乐“起点”的独特地位:“成都是我一生都绕不开的地方,成都一片树叶抖下去都是艺术。”她特别提到,成都音乐人才的培养体系与政策支持,为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伴着火锅香,成都政策支持好,艺术土壤是最好的。”
作为成都演艺产业核心推动力量,成都金芙蓉演艺经纪联盟现场推荐了2025年计划引进的重点演艺项目,包括韩红、华晨宇、陶喆等明星演唱会,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国际IP,以及《金沙》《蜀道》《薛涛》《金面》等本土原创剧目,展现出2025年成都演艺市场“本土+国际”双轮驱动的内容矩阵。
东郊记忆音乐场景将上新!多场签约赋能成都演艺经济
活动现场,由谭晶工作室与孙楠工作室联合发起的“新成都音乐人计划”正式启动,旨在创作更优音乐作品、挖掘本土潜力音乐人,深耕创作扶持、国际交流、商业孵化等全链条,打造“成都造”音乐新星。
演艺项目签约环节上,金芙蓉联盟与2025年落地演艺项目的企业代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对签约项目进行深度合作和持续赋能。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四川音乐学院签约《音乐产业发展框架协议》,时代如歌文化发展(成都)有限公司与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东郊记忆沉浸式音乐剧街区,IMC Group Asia与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BPM LIVE SPACE项目……现场签约的众多项目涵盖产业园区建设、沉浸式街区开发、国际资源引进等多元领域,将构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音乐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构建音乐之都“朋友圈”,加速搭建演艺产业国际合作新支点
成都演艺市场“底气”何在?市文广旅局在《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里明确,以“奖励+服务”双轨制激发市场活力,对年度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票房,累计达2亿元,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并为大型演出提供交通接驳、景区联动等配套支持。
依托成都广播影视集团和成都金芙蓉演艺经纪联盟的聚合势能,“音乐+文旅”正塑造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产城融合范本,“音乐+科技”的创新实验与“音乐+商业”的消费拓展,让音乐基因植入城市肌理;以“全球视野+本土深耕”双轮驱动,成都正加速搭建演艺产业国际合作新支点。形成“政策护航+市场主导+联盟赋能”的三维生态,推动成都从区域性演艺高地向全球音乐资源配置枢纽跃升,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演艺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面向2025年,成都提出以“国际表达”激活文化IP,借力世运会等国际赛事提升演艺产业发展能级。接下来,将深化“芙蓉花开”演艺繁荣计划,引进世界级音乐节、艺术展,并推动蜀绣、川剧等非遗与现代设计融合出海,构建音乐之都“朋友圈”,让成都成为中外音乐交流的“超级链接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卢星宇 吴雅婷 图片 主办方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淇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