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就如同摊开的大饼,面积越摊越大,楼房也越建越多,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买了楼房,过上了城镇人,所拥有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日子。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就如同摊开的大饼,面积越摊越大,楼房也越建越多,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买了楼房,过上了城镇人,所拥有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日子。
特别是离城市近的农村,有更多的机会进城,或本人买房进城,或因规划占地进城,或因需要学区房进城,或因村庄搬迁进城,总之是在城里买了房,也住了进去。
这些搬进城里的新型居民,有些在农村还保留着宅院,也即是所谓的家,这些闲置的院落,有的租赁出去,有的则任其荒芜,人则尽情享受城市生活。
最早搬进城里的一批人,至今在城里过得怎么样呢?今天刷到了一个直播视频,醒目的题目是“还能坚持多久”,内容是述说苦衷,算了一笔开支账。
“我家现在物业费一年2700元,暖气费一年1700多元,停车费一年1000元,另外还有水、电、煤气……。”
初步一算,光以上几项大的开支,就需要5000余元,如果再加上水、电、燃气、网络费,估计一年下来,没有小一万块钱,是打发不开的。
播主表示,要卖掉楼房,再搬回到乡下住,可是房子挂出牌去,约一年有余了,可是连个问津的也没有,现在又没有多少经济收入,实在急死人了,物业上却天天催交物业费,像黄世仁逼债一般,您说怎么办,急死人连,这样的情况还能坚持多久。
这位博主,说得或许是实情,如果没有特别的收入,居住楼房实在是不合算的,比如工薪阶层,只要拿出一个月的工资,便可足够所有的居住费用,这只能占一年收入的十二分之一。
而反观农村居民,情况则大不相同,每人一亩二亩的土地,一个家庭才几口人,总算起来能有几亩地,如果单凭种粮食,估计连物业费也不一定够,这可是按全年的土地收入计算。
最为可笑的是,有些不种地的人,这样给种地的算账,一亩地收入一千多,十亩地就是一万多,如果种着三十亩地,不就收入三万多元。
这账算得非常对,是一点也不错,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必须得有三十亩地,现在的家庭,没有人口太多的,四、五口人就是多的了,每人平均一亩多地,去哪里寻三十亩地。
每人平均超过二亩地的地方,占比总是少之又少。城郊地区,不足一亩地的都比比皆是,辛辛苦苦种一年,能够收入多少钱,住楼成本五、六千,又需要多少亩地的收入才能行。
在城里居住,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做支撑,坚持不住是早晚的事,毕竟城乡还是有差别的,靠打工赚钱,来维持这种居住成本,代价未免有点大。
城居生活,这里边有一个关键点,一般人往往会忽视掉,那就是物业费,取暖费,水、电、燃气费等等费用,是活着的,并不是固定的,这些费用的上涨因素,居住者是左右不了的,一旦失控,就是灾难的降临。
居住在农村,虽然条件有点简陋,自己的宅院,居住成本相对会低廉一些,有一些费用,可以节省一些,比如取暖费,停车费,燃气费,物业费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坚持不住的人,会逐渐增多,同时也证明居住在农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来源:梅桔、农村那些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