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巴斯夫(广东)湛江一体化项目100万吨/年乙烯装置机械竣工暨3000万安全工时庆典仪式举行。该核心装置设计灵活,可处理多种主要原料,构建出长链条、多环节、多元化的乙烯、丙烯和C4价值链产品组合。以石脑油、正丁烷等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
无线键鼠套装、气动升降午睡枕、人体工学鼠标、移动收纳筐、磁吸旋转护眼灯免费领!
近日,巴斯夫(广东)湛江一体化项目100万吨/年乙烯装置机械竣工暨3000万安全工时庆典仪式举行。该核心装置设计灵活,可处理多种主要原料,构建出长链条、多环节、多元化的乙烯、丙烯和C4价值链产品组合。以石脑油、正丁烷等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裂解燃料油、异丁烯等及下游产品。
巴斯夫(广东)湛江一体化项目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投资总额高达100亿欧元,并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
近年来,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跨国化工巨头如:巴斯夫、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却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一方面是跨国巨头不断抢滩,另一方面,我国“三桶油”也已在广东省深耕多年。这些大企业带动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使得华南地区已发展形成了多个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以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正在重塑中国的石化新版图。今天就聚焦石化发展最快的华南地区,看看都有哪些大乙烯项目?
埃克森美孚惠州160万吨/年乙烯项目
2025年7月15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正式投产。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包括一套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两套年产120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以及两套年产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产品包括大宗商品和特种产品,包括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我国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等高品质原料自给率。该项目是美国企业在中国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茂名石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在建项目
茂名石化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800万吨/年、乙烯产能100万吨/年。2020年12月茂名石化建成投产了全球最大、国内首套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目前拥有裂解、高密度聚乙烯、全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合成橡胶等27套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系统,每年可生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液体有机化工原料等系列产品200多个品种共380多万吨。
2023年11月17日,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正式开建,采用自主创新技术将乙烯规模由100万吨/年改造到164万吨/年,建设100万吨/年乙烯装置、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等12套装置以及配套设施。该提质改造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项目投产。
中科炼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规划100万吨/年乙烯
中科炼化(湛江)一期项目主要包括1000万吨/年常减压等18套炼油装置、80万吨/年蒸汽裂解等10套化工装置、2019年底全面建成,2020年6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可生产国Ⅵ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油品及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EVA等化工产。
2024年2号中科炼化EVA装置开工,2025年7月2日,液化烃码头二期项目正式投运,新增5万吨级泊位及配套储运设施,年通过能力提升至252万吨。
2025年4月启动2#芳烃抽提装置及配套工程建设,总投资2.6亿元,工期8个月,建成后将以现有180万吨/年重整装置为基础,新增50万吨/年芳烃产能。中科炼化规划将炼油能力从1000万吨/年提升至1500万吨/年,配套新增100万吨/年乙烯产能,但具体启动时间尚未明确。
中海壳牌惠州22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160万吨在建乙烯
2025年5月28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举行了160万吨/年乙烯装置土建安装工程开工仪式。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将建设16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共16套化工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2026年项目建成后,中海壳牌乙烯产能达380万吨/年,继续保持国内最大的乙烯单体工厂的“桂冠”,规模效益显著。
该项目引入多个在亚洲和国内首次应用的工艺技术,其中7套装置采用壳牌专有技术,每年可向市场提供500多万吨化工产品,包括茂金属聚乙烯、聚丙烯等,将有效弥补国内市场对高端化工品的需求,促进我国化工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中海壳牌惠州一期项目于2006年初投产,主要设施包括11套生产装置和与之配套的公用工程、码头、储运以及环保设施,包括100万吨/年乙烯、3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15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24万吨/年聚丙烯、29万吨/年环氧丙烷、8.5万吨/年多元醇、6万吨/年丙二醇、16.5万吨/年丁二烯、27/32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等11套装置,其中29万吨/年PO装置采用PO/SM法。
中海壳牌二期项目自2018年4月开始陆续投产,总投资228亿,包括120吨/年乙烯装置、18万吨/年丁二烯装置、1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5万吨/年丁烯-1装置、25万吨/年烯烃转化装置、3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25万吨/年丁辛醇装置、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30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5/48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等11套生产装置。其中,3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和25万吨/年丁辛醇装置(包括10.6万吨/年正丁醇和12万吨/年丁醇)于2018年4月投产。30万吨/年PO装置于2021年投产,自此中海油PO产能达到59万吨/年。
中海油惠州石化120万吨/年乙烯项目
中海油惠州石化于2009年3月建成,结束了中海油“有采无炼”的历史,也是国际上第一座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质原油的炼厂。2013年,为加快中下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势,惠州石化新建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并与2017年10月实现一次试车成功。2020年,惠州石化启动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增建芳烃联合、连续重整、加氢裂化和轻汽油醚化装置。现在,惠州石化总加工规模为2200万吨/年,具有120万吨/年乙烯产能,为中海油与其他两桶油在炼化产业链上的竞争打下基础。
中沙古雷的150万吨/年在建乙烯项目
2024年2月19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截至目前,项目的总体进度已超过50%,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总投资约448亿元。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由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和漳州九龙江集团合资投建,建设内容包括一套世界级规模的150万吨/年乙烯装置(预计乙烯年产能最高可达180万吨),以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装置等。乙烯及下游——乙烯生产规模为150万吨/年,乙烯下游规划建设10/100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40万吨/年HDPE、60万吨/年mLLDPE/HDPE以及5万吨/年己烯-1。
丙烯及下游——丙烯下游规划建设40万吨/年聚丙烯(抗冲/无规)和55万吨/年聚丙烯(均聚/无规)。还有部分丙烯下游规划建设25/15万吨/年苯酚丙酮、27万吨/年双酚A以及29万吨/年聚碳酸酯。
另外,还配套建设91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含苯乙烯抽提)、22万吨/年丁二烯抽提、5.6万吨/年丁烯-1装置以及57万吨/年芳烃抽提。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