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论:93阅兵从超音核弹、激光武器,水下无人机到机器人部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16:39 2

摘要:这个93阅兵指的是2025年9月3日北京那场大阵仗的军事展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外媒报道铺天盖地,从CNN到BBC,再到Reuters和NYTimes,都盯着中国军队亮出的那些高科技装备。重点不是老一套的坦克步兵,而是从超音速核导弹起步,到激光武器、水

这个93阅兵指的是2025年9月3日北京那场大阵仗的军事展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外媒报道铺天盖地,从CNN到BBC,再到Reuters和NYTimes,都盯着中国军队亮出的那些高科技装备。重点不是老一套的坦克步兵,而是从超音速核导弹起步,到激光武器、水下无人机,还有机器人部队,这些东西直接把现代战争的门槛拉高了。外媒分析得挺直白,说这不光是秀肌肉,还在传递战略信号,改变国际军事平衡。

先说超音速核导弹部分,这次阅兵中国公开了DF-61洲际弹道导弹,这是公路机动型的,能搭载核弹头,射程几乎盖住全球。Reuters报道称,这玩意儿是两级液体燃料导弹,从地下井发射,机动性强,生存能力高,基本改变了传统核威慑的格局。CNN补充说,海基的巨浪-3潜射导弹也亮相了,从潜艇上打出去,提供二次打击能力,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体系。NYTimes详细分析了DF-41的升级版,射程超过12000公里,能带多个分导式弹头,每个弹头独立瞄准目标。外媒一致认为,这批导弹的机动平台让拦截更难,BBC指出,它们的超音速飞行特性让现有防御系统跟不上节奏,直接挑战了美国的导弹盾牌。Business Insider提到,这些导弹全是中国国产,已入役,不是概念模型,显示军工实力突飞猛进。

再看激光武器,这次是高能激光和高功率微波系统的首秀。The Independent报道说,这些定向能武器装在卡车或舰艇上,光速打击,精度高,成本低,对付无人机特别管用。CNN采访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专家,说激光能通过热量或电磁干扰瘫痪目标,不用弹药补给,物流简单多了。Reuters强调,反无人机体系完整,包括导弹炮结合,形成多层防护网。NYTimes指出,激光在阅兵中展示的反舰和防空作用,预示未来战场防御模式大变,传统火炮导弹要退居二线。BBC分析,这类武器体现了智能化趋势,配合人工智能,能自动锁定威胁。外媒还提到,高功率微波能干扰电子系统,瘫痪敌方雷达或无人机群,The Sun直言,这东西让西方军方紧张,因为中国在定向能领域走得比预想快。

水下无人机是另一个亮点,AJX002和HSU100这类大型无人潜航器首次公开。BBC称它们长航时、大航程,能侦察、监视甚至攻击。Reuters报道,这些海底装备设计用于隐蔽部署和封锁,Xinhua新闻社叫它们“海战惊喜武器”。NYTimes互动报道中说,水下无人机能集群作战,干扰敌方潜艇或航母群,成本低,风险小。CNN指出,这次阅兵的海基力量部分,结合潜射导弹,展示了完整的水下威慑链。外媒分析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投送,The Guardian提到,这些无人机用先进传感器和自主导航,执行复杂任务,改变了海战规则。Business Insider补充,高功率推进系统让它们在水下机动灵活,难以追踪,国际观察家担心这会加剧南海紧张。

机器人部队的亮相更像科幻变现实,四足机器人和地面无人车列队通过。NYPost叫它们“武器化机器人狼”,搭载枪炮和摄像头,能在复杂地形运输或作战。BBC报道,这些机器人用人工智能自主决策,执行侦察或攻击,减少人员损失。Reuters指出,阅兵中还展示了“智能坦克”和无人车队,集成网络化指挥。CNN分析,这预示地面战争无人化趋势,机器人能协同人类部队,承担高危任务。The Sun提到,机器人腿部设计仿生,能跨越障碍,搭载激光或导弹模块。外媒认为,这批装备源于军民融合,民用AI技术转军用,Interesting Engineering说,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进展,让西方国家得重新审视国防策略。Yahoo News照片集显示,这些机器人已实战部署,不是原型。

来源:甬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