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8:00 1

摘要:会认“挨、蓬”等4个生字,会写“瓣、蓬”等11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 - 3自然段。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挨、蓬”等4个生字,会写“瓣、蓬”等11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 - 3自然段。

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欣赏图片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荷花姿态的语句,进行分析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姿态。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荷花的图片、视频资料。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荷花盛开的视频,画面中有大片的荷花池,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看到的是什么花呀?你们觉得荷花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

教师板书课题:荷花。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2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如“挨”(āi)、“蓬”(péng)等,对容易读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如“挨挨挤挤”“莲蓬”等,让学生认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语,如开火车读、小组读等。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会产生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荷花后的陶醉之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的情景。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荷花的句子。

分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比喻句,体会荷叶的多、绿、大。

找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通过朗读感受荷花不同姿态的美。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

引导学生理解“一……就……”这个关联词在句中的作用,感受“我”看荷花的急切心情。

学习第1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指导书写(10分钟)

出示要写的生字“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止”。

教师示范书写较难的字,如“瓣”,笔画顺序为“点、横、点、撇、横、横、撇、撇、竖提、点、捺、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

展示部分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荷花的美以及作者的描写方法。

布置作业: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姿态的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视频的运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直观地感受荷花的美。在生字教学环节,多种认读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然而,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想象力方面,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

来源:瑾萱教育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