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玉雕制品工艺质量评价——王建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5:02 2

摘要:在当今玉石市场日益繁荣的背景下,玉石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对于广大玉石爱好者而言,掌握正确的玉石鉴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家标准GB/T36127 - 2018《玉雕制品工艺评价》就像是一把精准的标尺,为我们衡量玉雕工艺的优劣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依据。

在当今玉石市场日益繁荣的背景下,玉石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对于广大玉石爱好者而言,掌握正确的玉石鉴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家标准GB/T36127 - 2018《玉雕制品工艺评价》就像是一把精准的标尺,为我们衡量玉雕工艺的优劣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依据。

该标准是众多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研究、结合行业多年实践经验制定而成的,它涵盖了玉雕工艺的多个关键方面,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指导性。依据这一标准的内容,我们有必要对玉雕工艺的评价方法展开详尽的解读。

1、材质运用

玉雕原料材质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力学性质和化学稳定性,采用恰当的工艺,保证制品的耐久性;对原料进行合理利用,遮蔽或利用瑕疵,实现原料价值最大化;巧妙运用材料质地的均匀或不均匀的特点,产生独有的艺术效果;合理利用材质的特殊结构,以展现其特殊光学效应、特殊光泽等。

2、形状运用

玉雕制品应依原料的形状造型,尽可能充分利用原材料;对材料形状的取舍应与设计题材相得益彰;玉雕制品的形状应美观大方,遵循力学平衡原则。

3、颜色运用

原料颜色利用应与设计题材吻合,并充分展现原料颜色的美;满色的原料应展现原料颜色的均匀性和最佳色彩;颜色不均匀的原料应对其恰当地取舍或有层次的处理,剔除或合理利用杂色;颜色对比鲜明的原料应采用俏色雕刻技法,俏色分明,烘托表现题材。

4、皮壳运用

对原料皮壳的利用应与设计题材相吻合;原料皮壳取舍恰当,对原料皮壳的利用不应影响玉雕制品的完整性;若原料皮壳存在多层色彩,应得到充分利用。

5、绺裂处理

玉雕用料时应剔除原料中的重大绺裂,避免影响玉雕制品的耐久性和美观性;无法排除的绺裂应得到合理的遮隐或顺势利用;若局部存在绺裂,应以不影响耐久性及美观性为前提。

二、关于造型设计

1、设计要求

雕刻题材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玉石材料的特性,取势造型、俏色巧雕,充分展示玉质美;雕刻构图布局合理、疏密得当、比例均衡、重心平稳;纹饰线清晰顺畅、精细紧密、简洁大方,有强烈对比和节奏变化;主题突出、题材新颖、意蕴深刻、情趣盎然;陪衬物与主体协调,不喧宾夺主。

2、各类玉雕设计

2.1、器皿

器盖和器身的玉料在色调、肌理上应一致,避免器盖、器身的颜色差异;从造型到纹饰,显示出器皿的完整性。

2.2、人物

以人物造型为主要表现题材,造型结构准确、体态自然;可恰当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对局部人体结构进行变形、变化,突出主题;服饰衣纹要随身合体,线条流畅,翻转折叠自如;群体题材人物之间神情应有呼应,互为一体。

2.3、花鸟

以寓意吉祥的花卉品种为主要表现题材,构图主题突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意境深远;花草、虫鸟与山石树林经常一起组成构图雕刻在同一件制品上,也可以单独雕刻;花卉品种表达准确;鸟虫结构比例准确,形态特征鲜明,形象生动自然;花草、虫鸟与山石匹配得当协调,主次分明。

2.4、瑞兽

以动物造型为主要表现题材,神兽通常以龙、凤、麒麟、辟邪等为题材;动物主要以生肖等为题材;形态造型准确,特征明显;神态特征突出、形象生动;形态变形恰当、夸张得体,写实写意完美结合;群兽组合,交相呼应;纹饰繁简适中、疏密有致。

2.5、山子

运用玉石原料天然外形,根据质、色、皮进行整体构思,因料定题,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焦点透视及远收近放的法则(即集中远景、扩大近景的手法),形成丰富空间层次,使作品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作品正面、背面内容要求统一协调,适当地赋予故事情节,具有人文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人物与景物等各类造型的比例准确合理,形态自然,富有神韵与张力。

2.6、牌子

矩形牌子形制规整,长、宽、厚比例适中,随形牌子形制自然流畅,充分体现美感;牌头与牌身比例协调,纹饰、样式及比例与之匹配;玉牌内容吉祥,构图合理,诗文、题款与构图协调呼应。

2.7、盆景

景致的造型要主题突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盆景的设计与用盆比例协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多种材质的组合匹配性强、交相呼应。

2.8、插屏

插屏的大小与底座匹配,风格统一;插屏图案设计适于浮雕;组合式插屏相互之间有一致性和关联性。

2.9、屏风

屏风与框架有良好的匹配性;屏风的图案设计适合雕刻;组合式的屏风玉质用材及图案设计要有一致性和关联性。

1、雕刻工艺

造型雕琢准确,整体表现风格协调,工艺水准均衡;弧面、平面平滑顺畅,起伏有致,不出现波浪状或其他雕刻瑕疵,完美地反映玉质之美;短而密实;线刻线条平顺,粗细均匀,深浅一致;游丝毛雕形若游丝,细如毛发,若隐若现,跳刀不断,线条短而密实。

2、抛光工艺

打磨抛光遵照先粗后细的原则,依次使用合理细度的研磨材料;打磨不破坏、不损伤、不改变原有的线条和弧面及图案;整体作品的打磨光洁度均匀,无沙坑、划痕、波纹面,不留死角;整件玉雕制品抛光光亮程度均匀,亮度与作品的属性相契合,表面无抛光粉或其他残留物。

1、器皿

器皿外形周正,符合规制,各种部位比例准确对称,棱角清晰,地子干净平顺,不多不伤;膛壁厚度把握得当,厚薄均匀,膛内不留“死角”,充分显出玉质美;器皿表面浮雕纹饰清晰,转折顺畅;顶钮、双耳钮等上下左右对称,大小均衡;对接子口严实、平顺,边线整齐对称;提梁对称规矩,活动自如;活链、活环大小形状一致,周正均匀,塔链变化有序,均衡规矩,顺畅不打结。

2、人物

造型比例协调,形体自然舒畅、五官端正,神形兼备;雕琢细致准确,平整顺畅。

3、花鸟

鸟类形态特征鲜明,生动传神,工艺精细,顺畅自然,虚实结合;局部的写意雕刻手法运用得当;花卉的大小适宜,层次清楚,不懈不乱。树干、花草、石景、动物等搭配合理,疏密有致,相互呼应。

4、瑞兽

瑞兽形体比例协调,特征刻画准确、形神兼备;四肢、肌肉、角、毛发等弯曲自然有力,形态精准;雕刻技法运用合理有序、流畅自然、工艺细腻。

5、山子

块面线条平顺,景物虚实变幻,疏密错落有序,近大远小或散点透视比例正确,点缀陪衬因形而异,烘托主题;人物、亭台、楼阁、山石、花鸟河流、瀑布等景致雕琢细腻精准,深浮雕、浅浮雕、透雕等技法运用恰当。

6、牌子

矩形牌子方整规正,比例协调;随形牌子顺畅自然;雕刻深度适中,与牌片厚度相匹配;边框平顺,花头比例适中,纹饰精细。

7、盆景

写实风格的玉石盆景中的花卉,叶片、枝干雕刻精细生动;写意手法雕刻的花卉,叶片及枝干意境表述准确;花盆雕琢符合器皿类的工艺要求。

8、插屏

玉石插屏的形状规整,厚度适中,雕刻繁简适度,工艺精细,正背面雕琢内容与工艺协调;多片玉板组合的玉石插牌拼接精准,规格一致,插牌底座与玉牌大小匹配,风格协调。

9、屏风

玉石屏风的形状规整,厚度适中,浮雕、阴刻雕、透雕的雕刻尺度与屏风的规制匹配,雕琢繁简适度,工艺精细,正背面雕刻琢磨内容与工艺协调;多片玉板组合的玉石屏风要拼接精准,规格一致,屏风边框底座与玉板大小匹配,风格协调。

10、底座的匹配

底座是玉雕制品的组成部分,制作工艺及风格应与玉雕制品协调;底座结构符合力学原理,保证玉雕制品平衡稳定;底座应牢固耐久。玉雕制品的配饰应与玉雕制品协调一致,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工艺精细。

11、配饰

玉雕制品的配饰应与玉雕制品协调一致,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工艺精细。

五、评价要求

1、评价要求

人员要求评价人员应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熟知各类玉雕制品的制作流程和工艺要求,熟悉评价工作规范。

2、环境要求

玉雕制品工艺质量评价的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光线明亮,能真实地呈现玉雕制品的颜色、光泽、及特殊光学效应等;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测量用具。

六、评价级别划分

评价要素包括选料用料的合理性、造型设计的完美性、雕琢制作工艺质量的优劣、配件的匹配性,四项;均分为优、良、中和一般,四个级别。

1、选料用料评级

1.1、用料精准(优)

选料用料合理正确,充分利用了玉料的形状、颜色及质地的特性,小件成品无瑕疵,无裂绺,中大件成品对绺裂进行合理的遮隐或顺势利用,皮壳的留存不影响造型完整性。

1.2、用料得当(良)

选料用料合理,利用了玉料的形状、颜色及质地的特性,小件成品有少许瑕疵、裂绺,在隐蔽处;中大件成品对绺裂进行了遮隐或顺势利用,皮壳的利用对造型完整性有一定影响。

1.3、用料尚可(中)

选料用料基本恰当,部分利用了玉料的形状、颜色及质地的特性,小件成品存在瑕疵、裂绺;对中大件成品绺裂未能进行有效的遮隐。皮壳使用存在不合理性。

1.4、用料欠佳(一般)

选料用料不当,未能利用玉料的形状、颜色及质地的特性,小件成品存在这明显的瑕疵、裂绺;对中大件成品绺裂未能进行遮隐。皮壳使用不合理性。

2、造型设计评级

2.1、神形俱佳(优)

选题高妙,主题突出,创意独特,意蕴深刻,充分利用了原料的特性;构图布局唯美,内容丰富,层次明朗深邃,疏密得当,造型精准,线条清晰流畅,富有艺术感染力。

2.2、神形兼备(良)

佳选题合理,主题准确,创意有趣,合理利用了原料的特性;构图布局清新,内容充实,层次错落有致,造型准确,线条清晰,有艺术表现力

2.3、神形平庸(中)

选题合理,主题准确,有效利用了原料的特性;构图布局合理,内容适度,层次分明,造型平庸,线条平顺,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2.4、神形俱散(一般)

选题欠妥,主题不鲜明,缺乏创意,未能充分发挥原料的特性;构图布局欠妥,内容单薄,层次模糊,造型失衡,线条失准,艺术效果欠佳

3、雕刻工艺评级

3.1、工艺精致(优)

雕琢技法应用巧妙,工艺精湛,平面、弧面平展光顺;线条平滑顺畅,粗细均匀深浅一致,翻转流畅,遒劲优美,口子严密,链条均匀平顺;抛光流程正确,工序到位,平整均匀,光洁度运用得当。

3.2、工艺精良(良)

雕琢技法应用正确,工艺精良,平面、弧面基本平展;局部呈波浪状,线条顺畅,粗细均匀度欠佳,深浅不一,存在雕琢瑕疵,口子严密,链条均匀;抛磨流程正确,工序到位,抛光均匀,光洁度欠佳,局部抛磨不到位。

3.3、工艺顺畅(中)

雕刻技法应用基本正确,工艺平庸,存在雕刻瑕疵,平面、弧面平整度欠佳;局部呈波浪状,线条顺畅,粗细不均匀,口子吻合度欠佳,链条均匀;平顺度欠佳,抛磨流程正确,抛磨平整度、光洁度存在瑕疵。

3.4、工艺粗陋(一般)

雕刻技法不正确,工艺粗陋,存在明显雕刻瑕疵,平面、弧面不平;,线条僵硬,粗细不均匀,口子不实,链条大小均匀;平顺度不佳,抛磨工艺不到位,平整度、光洁度存在明显瑕疵。

4、配件评级

4.1、相得益彰(优)

设计精巧,制作精湛,与主体完美呼应,相得益彰,形制精美,艺术效果凸显,平稳大气,经久耐用。

4.2、交相辉映(良)

设计合理,制作精细,形制规整,与主体匹配呼应;耐久性尚可,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4.3、平淡无奇(中)

4.4、格格不入(一般)

设计和水准一般,制作精细,形制平淡,与主体匹配的统一性欠佳;未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通过对以上这些方面的阐述,能够让玉石爱好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玉雕工艺的评价方法。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欣赏玉雕作品时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去品味其中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购买玉石制品时,能够凭借所学的知识去辨别优劣,避免上当受骗,真正掌握正确鉴赏玉石的诀窍,从而更好地享受玉石文化带来的乐趣。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GB/T36127 - 2018《玉雕制品工艺评价》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宝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来源:宝石学家王建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