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式联运“一单制”高效释放物流红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15:39 1

摘要:3月22日,依托江阴港通达全国的内贸干线网络,36柜工业用盐登上信风海运的“奥通5”轮,及时发往辽宁营口港福州港。标志着江阴港区成功承接并启航全国铁路首列“一单制”多式联运货柜,预计该批货物运输时间相比原来缩短5天,物流费用减少约10%。

3月22日,依托江阴港通达全国的内贸干线网络,36柜工业用盐登上信风海运的“奥通5”轮,及时发往辽宁营口港福州港。标志着江阴港区成功承接并启航全国铁路首列“一单制”多式联运货柜,预计该批货物运输时间相比原来缩短5天,物流费用减少约10%。

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推行,让“一票到底”的运输服务走进现实。近年来,福建有效衔接陆、海、铁等交通运输方式,深入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实现“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一单到底” 实现货物无缝衔接

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的发展,是推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涵。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副主任郭鹏飞告诉记者,“一单制”就是要实现货物多式联运“一张单证,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次保险、全程负责”,减少客户与多个承运人逐一沟通协商单证交接、短驳运输、货物换装等环节,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为此,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牵头联合发改、商务等部门共同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聚焦影响物流效率和成本的堵点卡点,深入落实“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促进互联互通,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为促进“一单制”创新试点和复制推广,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7部门积极探索一套基于货代提单的海铁联运特色服务体系。在出台支持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各部门推动外代国运公司开展基于“一单制”业务创新,通过整合铁路、港口等交通运输领域资源,构建“经济、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能力,打造“一单制”的厦门样本。

2月,一列引人注目的红色列车缓缓驶入厦门东孚站,标志着海洋网联船务(Ocean Network Express)“武汉—厦门港”海铁联运“一单制”专列成功首发。

该趟专列满载28个标准集装箱抵达厦门港后,将无缝对接转运至海通码头,搭乘远洋货轮发往欧洲,完美实现外贸货物“出厂即出海”的高效物流闭环,显著提升物流效率。

“与传统的江海联运相比,厦门海铁联运采用多式联运‘一单制’,大幅提高了出口货物运输时效,解决了单一运输成本低、全链条运行物流成本高的难题,为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有效方案。”厦门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8月福建省首单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成功签发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一单制”业务超3.1万标箱。

信息化技术打通痛点难点

多式联运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的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多式联运中不同运输方式间单证信息联通不畅、单证多次填报、集装箱中途开箱换箱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此,福建聚焦铁路与海运等不同运输方式间换单手续烦琐、运输数据缺乏、共享、缺乏多式联运承运人签发的全程提单等短板,在全省范围积极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业务,进一步拓展“一单制”模式应用范围,为福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出海选择。

记者在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看到,该平台内接集装箱码头集团生产作业系统,外连货主、货代、船公司、堆场等港口物流链上企业系统,为集装箱物流作业提供各环节业务数据,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站式”全流程的港口物流服务链。

“该平台整合各港口物流参与方的信息资源,打通了港口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壁垒,达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目标。”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港提货单电子化、无纸化运作,推动物流服务在仓储、转运、装卸、运输方式衔接等方面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就是要在促进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拓展单证服务功能、培育骨干多式联运经营人等方面辩证施策,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升级,切实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贡献力量。”福建省物流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

目前,“一单制”发展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数据信息不共享、服务产品不丰富、制度规则不衔接、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营主体培育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福建进一步健全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体系,拓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功能,引导多式联运相关企业加强协同协作,加快推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去年12月12日,南昌、厦门两地港口企业签署“昌厦一港通”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赣闽两省不断深化口岸区域合作。

在新模式支持下,南昌企业只需在南昌国际陆港办理一次委托手续,即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所有操作,海铁联运货物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全程运输不停歇,货物到港即装船”,进一步优化闽赣海铁联运“黄金通道”服务能力。

厦门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劲军介绍,持续优化“南昌-厦门”海铁联运通道能力,有助于厦门港拓展腹地货源,引导内地货源到厦门港集散,增加厦门港口吞吐量,增强厦门港对内地外贸型企业的影响力。

近年来,通过多式联运“一单制”、海上运输“单一窗口”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福建省海铁联运业务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放眼未来,福建将瞄准中西部更大腹地区域,进一步提升营商软环境,做好硬件设施的完善、软件的服务,将福建港口打造成内陆省份最佳出海口。(全媒记者 王有哲)

来源:中国水运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