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阅兵结束,镜头给到贵宾席。普京起身致意,随后接受媒体提问,只留下一句简单评价:“所有这些活动都很精彩,很棒,水平很高。”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9月3日,阅兵结束,镜头给到贵宾席。普京起身致意,随后接受媒体提问,只留下一句简单评价:“所有这些活动都很精彩,很棒,水平很高。”
这样一句简单的评价既是礼貌性的肯定,也是普京心境的真实写照。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份分寸,暴露了俄罗斯当前的处境和心态。
其实这件事若放在别的国家领导人身上,也许只是一句外交辞令。但说到普京,背景就完全不同。
他此行一共停留四天,阵容庞大,副总理、部长、企业高管悉数随行,目标很清楚,就是为俄罗斯寻找新的突破口。
可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完整场阅兵,他心中五味杂陈的感受,外人并非完全无法揣摩。
图|俄罗斯总统普京
他口中的“水平很高”,在很多中国人记忆中,曾经是别人用来形容苏联装备的词。换句话说,如今角色发生了转换。
曾经被仰望的俄罗斯,如今也在感叹别人的水准。这背后,藏着俄军工困境的全部现实。
图|俄罗斯军工
阅兵当天。新型装备方阵一一驶过:陆战方队展示了拥有无人炮塔和信息化模块的第四代坦克;防空方队亮出可对付隐身目标的先进系统;
空中方队的歼-20S双座战机搭配“忠诚僚机”让观礼者印象深刻;反无人机方阵更是成体系亮相。对普京来说,这不仅仅只是观赏,而是一堂触目惊心的现代战争课。
图|舰载防空武器方队接受检阅
在笔者看来,这些画面必然勾起他对乌克兰战场的联想。
俄军新型坦克在理论上具备机动性、火力、防护优势,可在战场上却难以抵御无人机袭击;防空系统长期依赖S-300、S-400,S-500尚不成熟,面对低空高速目标屡屡失守;
空军的Su-57虽在纸面上是第五代机,但产能有限,远没能改变战场格局;更不用说俄方在反无人机体系上几乎处于“摸索”阶段。这一对照,不言自明。
图|空军的Su-57
可是,普京在台上并没有说出这些。他只留下“水平很高”。一句短短的肯定,背后是心照不宣的沉默。这沉默,既是外交克制,也反映出俄罗斯的无奈。
客观来说,俄军工体系的问题不仅仅是资金不足或腐败,而是思维和体制都停留在过去。
图|俄罗斯军工
如果只是清除腐败,换掉绍伊古派系或许能解决部分问题。可现实是,换上别洛乌索夫后,政策依然停留在“以战养战”的循环中,难见突破。
装备层面的升级没有带来碾压性的优势,反而让俄军在正面战场处处被动。这些都让普京的内心更加复杂。
图|俄罗斯国防部部长别洛乌索夫
说起来,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另一面镜子。普京眼前看到的不只是现代化装备的整齐阵列,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中国军工已经形成体系化优势,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复制的。
在某些领域对美是弯道超车,对俄则是全面反超。俄方如今只在极少数领域还握有一些优势,但那点微弱的优势能否拿来作为交易筹码,本身就是问题。
图|歼击机梯队
换句话说,普京清楚自己在和一个什么样的伙伴打交道。
合作固然紧密,但彼此心中也各有盘算。此前在大型客机发动机合作上,俄罗斯因技术共享问题中途退出。现在中方的反超,不啻于一记提醒:曾经的傲慢,正在反噬自己。
令人唏嘘的是,这种落差不只是技术的差距。中国军工体系是沿着苏联路线起步,逐渐成长为独立体系。反观俄罗斯,继承所谓“正统”的却只能吃老本。
中方的强大,对俄来说既是安全感,也是落寞。这层心理落差,或许正是普京那句“水平很高”里最难言说的部分。
图|苏联军工
然而,此行并不止于观礼。普京和中、蒙签署了“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备忘录。能源合作是俄罗斯的生命线,这份协议虽然只是意向书,但意味着未来稳定收益的起点。
同时,他还与朝方领导人长时间会谈,释放出相互支持的信号;在上合峰会期间,又和印度总理在镜头前热情互动,私下沟通更久。
这些动作的背后,都是在孤立与制裁环境下寻找伙伴和缓冲。
客观来说,这些成果对俄罗斯很重要。毕竟,能源出海和多元伙伴,是缓解国内压力的关键。可是这些外交收获,并不能掩盖军工现代化的难题。阅兵当天的一切,更像是一场现实的映照。
或许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短短一句“水平很高”能引出这么多联想。但在笔者看来,它的分量恰恰在于此。普京没有选择多说,因为多说就难以避免比较。
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
如果说太多,会显得是在拿俄罗斯和别人对照。
于是乎,他选择了最安全的表述:既不否认现场的震撼,又不把自己推到尴尬境地。外交场合的语言,从来都是分寸的艺术。
长远看来,俄罗斯今天最需要的,不是继续沉溺于过往的荣耀,而是调整心态。
图|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大阅兵
正确认识中俄关系,对内进行反思,找到未来的道路,这才是出路。倘若能在冲突结束后,真正摸索出一条现代化路线,十年、二十年之后,情况也许完全不同。
或许,这就是那句评价背后的深意。它不是客套,而是一种自知。普京懂得此时不该高调,他要做的是稳住外部合作,回去面对内部改革。
总的来说,这次阅兵对他而言,是一次现实的对照与警示。看似一句轻描淡写的“水平很高”,其实包含了复杂的心境:既有对伙伴的尊重,也有对差距的承认,还有对未来的思考。
很多人没想到这事情还能从一句话展开,但事实如此。
图|9.3大阅兵
纪念活动让世界记住和平的价值,装备展示让伙伴看到实力的差距,外交行程让外界明白俄罗斯的诉求。面对这种情况,保持克制或许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把话说简,把事做实,往往更能传递力量。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皓月杂谈
——完——
参考文献:
安徽交通广播:九三阅兵后,普京最新发声
观察者网:张仲麟:CR929,分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观察者网:“中俄蒙签了!每年对华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来源:老方医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