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李丰枝:医道一体,养生修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1:20 2

摘要:道家五脉:山医命相卜。其中“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道医”就属这一脉。道医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形神兼治手段。道医的源头,比“医生”这个职业的出现还早。“十道九医”这句老话的意思是

道家五脉:山医命相卜。其中“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道医”就属这一脉。道医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形神兼治手段。道医的源头,比“医生”这个职业的出现还早。“十道九医”这句老话的意思是:十个修道者里,九个懂医。在中国医学史上,扁鹊、葛洪、孙思邈、李时珍,这些家喻户晓的“医圣”“药王”其实都是道士。他们既炼丹又熬药,既画符又开方,一身而二任,于是催生出道教与医学交融的独特枝桠——道医。

颇有名望的道医李丰枝的“青山同义堂”坐落在林坑道观旁的巷子里。初见李丰枝,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慈眉善目却不失威严,正聚精会神地抓着药。只见他每抽出一个装着某味药的收纳盒都非常精准不带迟疑,他抓取不同的药材,用手指衡量着用药量,或三指或五指,他解释到其实抓药是有诀窍的,熟练掌握之后不用称都可以靠手指准确地抓取所需药量。很多时候一句云淡风轻的“无它,唯手熟尔”的背后是多年的经验积累出来的。见李丰枝面前的方子上所写的药材不多,好奇一问,他解答道“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君药是主导,臣药既为君药提供辅助,又照顾君顾不到的方面,还提供对君的制约,与君构成适中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就是用药得宜,每味药都既分工又合作,相辅相成,使药效达到最优。”

在弘扬道医文化的道路上,李丰枝尊崇“道法自然”,即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人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李丰枝坚持“遍地是草,遍青是药,就地取材”。他回忆五六岁就跟随父亲上山采药时,父亲总是强调“所有的青草,皆可入药,哪怕是毒草也有它的药用性。但是身为医者,必须先学会分辨出毒草,并学会善用它们,这是对患者负责任的表现”。父亲是有道医者,是严师慈父,可惜的是常年劳累于壮年便患上了眼疾,父亲不得不让时年12岁的李老代为为患者诊疗。胆大心细充满好学的李丰枝小小年纪已在捕蛇制蛇药、治痧症方面颇有经验,每逢村民被毒蛇咬伤,或是酷夏里中暑前来求医,他出手总能手到病除。

时光荏苒,李丰枝至今与医术打交道60余年。他秉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在当地寻地道药材,与各县城的药农打交道密切,且从不压价,为当地药农创收贡献了一份力。而一些稀有或特别的药材,他经常是自己带上药筐,骑上自己的小毛驴去附近山上寻找。关于采药,李老用一句“转角遇到爱,可遇而不可求”来形容,风趣的比喻把在场众人逗乐了。

自然之道亦讲究“和人之道,治病之学”。曾经有严重近病危的肝、肺病病人辗转找到了李丰枝,在其调理下,患者的病情大大改善,免于或减缓了病痛之苦。众人感叹他医术高明,李丰枝连连摆手表示:“人为本,病为标。其实我只是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调理方式而已。”他进一步解释,道医通过各种养生与调治方式作用于人的生命过程,目的就是把握病机,调动生机,调和生命的自在,促进其各种运动方式保持和谐、协调、有序的态势,从而使各种疾病自然痊愈或者得到控制,最终维护人类的自然健康。

我们到访之时,药庐里有客人正在聊着事情,零星听到几句,似乎很重要但却与求医无关,李丰枝解惑道:“是乡邻遇到麻烦了,刚好患者中有各界人才,帮他们牵线一下。”问之会不会很麻烦,他豁达一笑说:“有什么可麻烦的,我不过是打个电话,提供些茶水和地方,只要能让他们少走些弯路,也就值得了。况且他们能不能达到所求就看他们的缘分,顺其自然,就算帮不上忙那也不算遗憾。”

李丰枝的弟子不多,但四处开花,远至广东、江西、陕西等,近布各个县城,这些弟子有的是零基础跟着李老学到出师,有的是有医学基础受李老点播得以精进医术,为各地输送了医学人才。李丰枝对晚生后辈求学从来不吝教之,从不担心教会了徒弟饿坏师父,他说只想有更多人传承这些中华瑰宝。

问到身边是否有传承人,李丰枝指了指外间在摆弄青草药的男子,那是跟在他身边学医数年的小儿子,如今已可以独立为人诊断。李老表示他小儿子算起步晚的,但是他从来不逼迫后辈跟着自己学医,除非他们自愿学。提及积极求学现在在中医学院上学的大外孙女,李老满是欣慰,他为毕生所学后继有人而无比高兴。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道立德,正己化人。”是李丰枝坚守几十年的道医训诫,他重视钻研与宏扬祖国的传统医学,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他“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无悔篇章。

通讯员 吴林艺

来源:自由的饭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