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发力 守护市民骑行安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11:15 3

摘要:清晨,早高峰车流渐密,在邯郸市各主要交通路口,民警身着反光执勤服、手持交通指挥棒引导行人与车辆有序通行……今年7月以来,邯郸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聚焦“安全骑行、文明出行”,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提升攻坚行动,“重点治理+完善监管+强化宣传”三维发力,规范通行秩序

清晨,早高峰车流渐密,在邯郸市各主要交通路口,民警身着反光执勤服、手持交通指挥棒引导行人与车辆有序通行……今年7月以来,邯郸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聚焦“安全骑行、文明出行”,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提升攻坚行动,“重点治理+完善监管+强化宣传”三维发力,规范通行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通过路面“严”管控、源头“细”治理,促进我市电动自行车管理从“治标”向“治本”迈进,让“邯郸道”真正成为群众出行的“幸福路”,共建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

邯郸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磁县大队民警在重点路段、路口安排警力,摆放安全提示牌,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图为民警指导行人戴头盔。 张丰 摄

一线整治:

高峰值守+“教育式执法”,把好路面安全关

“同志,骑行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不仅违反规定,遇到紧急情况也无法保护头部安全。现在请您参与路口志愿服务,了解更多安全知识后再上路。”8月的一个早高峰,在邱县振兴路与世纪大街路口,执勤民警对一名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进行劝导教育。这是邯郸交巡警开展路面整治的日常一幕。

“我们在振兴路与世纪大街路口安排专人值守,高峰时段保证警力在岗,发现交通违法行为第一时间纠正劝导,并讲清危害。”邱县大队大队长李长征说。近期,交巡警支队以“承包路段、责任到岗”为原则,将警力向城市主干道、学校医院周边、国省干道等重点区域倾斜,瞄准早高峰时段,重点查处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向行驶、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筑牢路面交通安全防线。

7月以来,支队还在中小学门口、社区出入口、电动自行车通行密集的重点路段,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栏75处,内容每月更新,既有“一盔一带”规范图解,也有近期本地违法事故案例展示,让群众“抬头可见安全提示,驻足能学防护知识”。支队已通过“一对一”即时教育、“志愿服务+违法纠正”相结合的方式,让群众“被动受罚”转变为“主动知法”。

源头监管:

行业约束+设施升级,织密交通安全网

“车辆制动性能达标,但头盔系带有点松,记得及时调整,上路前一定要检查车辆状况。”8月20日下午,丛台一大队民警来到位于中华大街的邯郸市非我莫属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对企业员工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开展安全“体检”。从轮胎磨损、胎压状况到制动系统,再到安全头盔配备,民警逐项排查,确保每一辆上路车辆“健康”运行。

针对快递、外卖等电动自行车高频使用行业,交巡警支队“压实主体责任”,组织召开行业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督促平台企业加强骑手管理;同时,通过外卖平台定期发送安全提示短信,推动全体从业人员签订《安全行驶承诺书》,让骑手骑行行为进一步规范。

“暑期外卖订单增多,骑手出行频繁,我们通过检查把风险堵在出门前。”参与检查的丛台一大队安监中队民警郭园表示,该大队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勤联动,一方面对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排查销售车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不合格车辆不予办理登记挂牌,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车辆流入市场;另一方面督促租赁企业对车辆与承租人准驾不符等问题自查自纠,同步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骑行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此外,支队依托执勤卡点,加大对过往电动自行车的摸底排查力度,梳理采集车辆和驾驶人基本信息,完善管理台账、建立健全相关档案,精准掌握辖区车辆及驾驶人情况;对排查出的非法改装等不符合国家上路标准的车辆,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将交通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精准宣传:

案例警示+场景互动,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大家看这个案例:一位群众骑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小汽车相撞,不仅自己腿部骨折、电动车严重损毁,还因违反交通规则负事故全部责任,后续医疗费、车辆维修费全需自行承担。这就是‘闯红灯’的真实代价,千万别心存侥幸!”针对农忙时节村民骑电动自行车载农具、抢时间横穿马路等行为,8月25日上午,磁县大队民警带着图文展板、事故视频资料,在该县南来村文化广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民警讲解案例细节的同时,还为村民的电动自行车装上反光条、安全锁等安全装备。

8月21日上午,冀南新区大队民警在辖区孙思邈公园,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常在”主题宣传。民警模拟路口场景设置互动点位,邀请群众佩戴模拟眩晕眼镜,直观感受闯红灯的视觉盲区风险;现场演示3C认证头盔与不合格头盔的抗冲击对比,讲解选购要点;同时,播放警示视频、展示图文资料,讲解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提醒群众文明骑行。

7月以来,支队针对“学生放假、农忙务工、高温出行”三大特点,构建“线上警示+线下互动”宣传体系。线上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电动自行车事故拆解视频、违法后果动画等内容80余条,用“看得见的危险”敲响安全警钟;线下精准锁定重点人群,针对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开展“安全配送”专题培训,通过模拟骑行体验帮助骑手掌握“路口减速、转弯瞭望”技巧;在农村集市、文化广场设置“流动宣传站”,用方言讲解事故案例;联合学校开展暑期出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正确骑行、拒绝载人”的意识。

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既是维护交通秩序的“必答题”,也是守护群众安全的“民生题”。当路面执法不再是简单的处罚,而是带着温度的“教育引导”;当源头监管不仅紧盯车辆合规,而且联动行业压实责任;当宣传教育由单向灌输,转为场景化互动体验,电动自行车管理正从“治乱象”向“养习惯”转变。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瑞瑞 通讯员 苗文金

来源:邯郸V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