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武庙的三国九大名将能否算得上实至名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13:47 1

摘要:武庙全称武城王庙,原本是唐玄宗时期专门为祭祀姜太公设立的庙宇,同时安排了以张良为首的10位名将配享,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武庙十哲”。而当大唐在最辉煌的时刻形势颠覆,历经了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后全国各地逐渐开始藩镇林立,尽管表面看起来国泰民安,实则再也难复盛唐时的大

武庙全称武城王庙,原本是唐玄宗时期专门为祭祀姜太公设立的庙宇,同时安排了以张良为首的10位名将配享,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武庙十哲”。而当大唐在最辉煌的时刻形势颠覆,历经了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后全国各地逐渐开始藩镇林立,尽管表面看起来国泰民安,实则再也难复盛唐时的大国气象。

唐德宗三年,颜真卿提议增设六十四位名将从祀于武庙之中,既是褒奖名将们的功勋卓著,更是为了给世人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武将标杆。时至今日,每当评价历史名将的成就地位时,似乎都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这个人是否入选了武庙,如果是武庙成员之一,自然会非常加分。

这样一来,大唐时期最终武庙共计十哲六十四将。到了宋代进行了几次变更,最终定格为七十二人,相比唐朝时剔除了四人,又补进两人,所以在唐宋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武庙的人员结构尚算稳定,评选机制也算有章法可循。明确了这些,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有着特殊浪漫的蜀汉,这一方入选的共有三位,分别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是最一开始的十哲之一,综合实力自然不必多说,现在网络上有看低诸葛亮的声音,理由是诸葛亮精于内政,武功则一般般。这里不得不说一句,诸葛亮的政治水平确实很高,但不代表他的军事能力弱,至多只能算相对于政治能力不那么强,但是试问如果一个人数学100分,语文98,就因此说他语文不好合理吗?古往今来的名将没有一个人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提出过质疑,大唐军神李靖更是孔明公的狂热粉丝,难不成他们会不如现在的网络高手懂军事?所以诸葛亮入围武庙愚以为是没有半分争议的。

另外两位是与刘备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从有限的资料来看,关张的功绩似乎不太过硬,不过这主要是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造成的。刘备之所以能屌丝逆袭,最终与曹魏、孙吴三分天下,成就帝业,关张在军事上的贡献绝对算得上居功至伟,而且对刘备、对蜀汉耿耿忠心这一点上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所以关张的入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和张飞曾经被踢出过武庙,说起来这还是大军事家白起惹出的事端。大宋初年,赵匡胤亲临武城王庙,观看了两廊所绘的名将画像。没想到当他看到白起的时候,竟用手杖指着白起,称其杀俘四十万,不当人子,也不配配享武庙,连带着便做了一次大调整。

接到命令的大臣们开始重新裁定武庙名单,这次除了武功还需要严格考量武将的品行,政治上有污点的、功业有瑕疵的、不得善终的、杀俘屠城的以及为了战争胜利不择手段的全部被扫地出门。调整后不仅关羽、张飞被移除(二人皆不得善终),强如白起、吴起、韩信、廉颇这些军事能力出众、功勋显著的绝世名将也同样是这样的遭遇,于是乎最终23位名将被移出了武庙。此举无疑是矫枉过正,朝中对此非议不断,以致到了宋仁宗在位期间又恢复到原有的配享名单。

说起来,蜀汉其实还有一些军事能力不俗的将领没能入选武庙,比如说马超和姜维,不过马超前半生在老爹麾下,后来又是独立军阀,投靠刘备之后功绩不多,内心还一直惴惴不安,要说刘备对他一点防范和猜忌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他连老爹和两个弟弟都坑死了,到了后世君王眼中,这样的臣子是没有资格参与评选的,毕竟树立的标杆得是正面的。

姜维更好解释,在很多人眼中,甚至是当时蜀汉大臣眼中,他都是个穷兵黩武、虚耗国力的人,这些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无论他军事水平如何,最终蜀汉亡国了,这不是他的过错,但没有哪个皇帝会把这样一个将领当作标杆,国家都没了,你再强有什么用?多晦气,所以姜维也毫无疑问的落选了。

很多朋友对于三国的了解来自于《三国演义》(其实看过原著的都少,更多都是看的电视剧),小说中蜀汉为正,曹魏为反,东吴更像打酱油的,所以比较边缘化,但是历史上三家入围武庙的就数东吴最多,共有四人。我们常说的四大都督(历史上并没有这种说法)中除了不以军事见长的鲁肃,其他三位周瑜、吕蒙、陆逊尽数入围,另外一个则是陆逊的儿子陆抗。这四位最起码都指挥过一场含金量极高的重要战役并取得了胜利,这些胜利对东吴影响深远,所以说他们功勋卓著毫不为过。

这四位周瑜、陆逊、陆抗没什么问题,但是看不上吕蒙的很多,还给人家起名叫江东杰瑞。他偷袭荆州的做法我不予置评,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对吕蒙的评价应该分站在哪个立场,站在蜀汉一方都骂他臭不要脸,但是如果站在东吴的立场上,吕蒙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为了国家不惜背负骂名也要取得胜利,这在哪一个老板眼中都是好员工。即便是后来的帝王,他们在评判吕蒙行径时也是把自己代入到孙权的角色中,而不是站在刘备、关羽的角度看待吕蒙,所以像赵匡胤那么挑剔,一下踢出去二十多人都没说吕蒙半句不好。

总的来说,如果认可关羽、张飞入武庙实至名归,那么东吴四将入围就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从留存下来的史料看,这四位比关张的军事能力要强,功绩也要大很多。

曹魏是出了名的人才多,无论演义还是历史都是如此,但入选人数反而最少,只有张辽和邓艾两位,乍一看有点不理解,甚至是意难平,其实也不奇怪。首先曹操的能力就很强,特别是前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基本都是他亲自指挥,这样一来无形中就让手下的机会减少了,在进位魏公前,除了张辽只有夏侯渊和曹仁有些机会,毕竟都是独当一面的,但是曹仁被关羽差点打崩了,夏侯渊也没抓住机会,在定军山被黄忠所杀,还直接导致了后面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失败,所以两位有机会触摸武庙门槛的曹魏将领只能与其失之交臂了。

再有就是于禁其实也有机会,但是他不仅被关公杀得全军覆没,还伏地请降,再加上庞德的对比,衬托的更加不堪,是当时晚节不保的典型人物,若是他能击退关羽,解救襄樊以其假节钺、五子之首的身份地位,也是够资格冲一冲武庙的。至于其他如张郃、徐晃等或许军事能力不错,但功绩还是少了些,所以曹操时期数来数去也就张辽一根独苗。

邓艾属于后期名将了,虽然攻灭蜀汉后飘了,但是人家并未真的谋反,甚至被诬告后还束手就擒,直到后面被杀都不吭声,这样的人老板肯定都喜欢,所以上面那些人但凡有一个进武庙没争议,邓艾入围都是板上钉钉的。至于与邓艾共同进兵攻略蜀汉的钟会,那是真的造反了,肯定没什么希望。

其实就曹魏来说,刚才提到的曹操和后来的司马懿军事能力都是顶级水平,但这两位打着打着自己成老板了,连“将”都算不上了,如果让这二位进武庙,我想您看着也会觉得别扭吧。总之张辽、邓艾入围武庙实至名归,没什么值得过多解释。

其实后三国时期的羊祜、杜预、王濬也都入围了武庙,但他们属于西晋的开国名将,有人或许会说,关羽张飞到死时也没真正进入三国,那么我们可以把时间线拉长,从184年黄巾之乱开始算,这样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人,还有一个皇甫嵩,共计十三位。

由于我们前面除了军事能力和功绩,还常常提及忠诚和品行,所以有人可能会觉得能否入选武庙,军事能力和功绩似乎没有德行重要。其实我倒是觉得换个说法更恰当,忠诚和德行确实很重要,但军事能力和功绩是基础,基础过关不一定就能入选,但如果不过关就一定不能入围。至于说我们提到的这些三国名将入围是否实至名归,其实要看和谁进行比较,若是对比韩信、白起,那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够格,但是武庙那么多人,不如他们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愚以为还是合理的,当然了具体来说还是仁见仁见智,毕竟这种问题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来源:烛影乱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