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引发兄弟反目 法官调解解开心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13:53 1

摘要:“多谢法官给我俩解开心结,这么多年兄弟差点就闹掰了……”3月27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木厂法庭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耐心沟通,化解了横亘在当事人心中的误解,让原本疏离的挚友重拾兄弟情谊,握手言和。

“多谢法官给我俩解开心结,这么多年兄弟差点就闹掰了……”3月27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木厂法庭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耐心沟通,化解了横亘在当事人心中的误解,让原本疏离的挚友重拾兄弟情谊,握手言和。

原告刘某与被告张某曾是情同手足的好友,两人十几年间互帮互助,家庭之间关系也十分融洽。后来,张某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一时无法还清刘某的20万元借款,刘某多年追要无果,无奈起诉至法院。

“我俩关系很好的,家属关系也好,他帮过我,我也帮过他,我也是没办法才起诉的”“我现在确实困难,有钱肯定还你了,但是这么些年兄弟,我没想到,我家遇到那样的事,你还追着不放,一点情面不讲……”开庭前,从双方简短的“吐槽”中,承办法官敏锐地捕捉到这起熟人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另有“缘由”,若一判了之,这段友情恐怕也再难修复了,于是决定暂不开庭,尝试庭前调解。

通过“背靠背”的沟通,承办法官发现,原来,借款后张某虽然经济上也不宽裕,但还是尽力偿还了一部分,后来让他耿耿于怀的是,在其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刘某竟然不顾多年情分上门追讨,这让张某倍感心寒,双方矛盾由此愈演愈深,张某一气之下将刘某的微信拉黑,自此,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几近破裂。但是在与张某的沟通中,承办法官发现,刘某实际上对张某的家庭变故并不知情,“我要是知道这种情况,不可能去要的”,于是,承办法官在耐心的释法明理之后,将两人叫在一起,当面锣对面鼓,围绕“心结”敞开心扉,原来一切都是一场误会。

“现在把话讲开了,说明白了,以后还是兄弟!”法庭里,两人也从刚见面时剑拔弩张转为唏嘘动容。最终,刘某主动提出减免6万元债务,只要求张某偿还8万元。张某也深受触动,当场筹集了1万元微信转给刘某,并承诺剩余款项分期履行。签完调解协议后,二人再次握手,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来源:天津高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