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购价14050元的“松典相机”,网购价格仅631元;采购价29500元一台的除颤仪,网购价格也才11000元;全校学生1800余人却采购8400个定制餐盘,花费超过24万元……近日,四川省石棉县希望小学采购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当地多部门已介入调查。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钟智维
采购价14050元的“松典相机”,网购价格仅631元;采购价29500元一台的除颤仪,网购价格也才11000元;全校学生1800余人却采购8400个定制餐盘,花费超过24万元……近日,四川省石棉县希望小学采购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当地多部门已介入调查。
细究这起事件,确实存在诸多不合常理之处。相机、除颤仪等设备的中标价格与市场售价相差悬殊,而餐盘的采购数量明显超出学校实际需求,采购单价更是高达市场价数倍。网友质疑,存在如此巨大差价的采购项目是如何通过审批和招标程序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猫腻”?都需要相关部门调查清楚。
而据媒体报道,石棉县还有其他学校的采购价格,看起来也有些说不清。如石棉县七一中学2024年招标采购的一批无线麦克风、录播主机等,其单价比其他省份的招标采购价格高出数倍。
当前,石棉县学校采购事件持续发酵,相关方的回应并未完全驱散公众心中疑云。希望当地相关部门能查个水落石出,对教育系统采购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该追责要追责,该整改要整改,给公众一个真相,一个交待。
当然,此次事件更应成为推动当地教育系统采购改革的契机。当完善采购流程、明确审核标准、提高采购透明度,同时建立采购“负面清单”,对高价专业设备引入第三方评估,让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让每一分钱的花销都可追溯、可监督。
来源: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