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桐城市大关镇以“六尺巷工作法”为核心抓手,从文化挖掘传播、群众教育浸润等层面发力,将“礼让和谐”文化基因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为社会治理筑牢文化根基,推动形成文明有序的治理新局面。
近年来,桐城市大关镇以“六尺巷工作法”为核心抓手,从文化挖掘传播、群众教育浸润等层面发力,将“礼让和谐”文化基因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为社会治理筑牢文化根基,推动形成文明有序的治理新局面。
大关镇打破传统传播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让六尺巷文化广泛触达群众。线上聚焦精品创作,制作微视频《六尺巷里天地宽》,以乡村真实礼让案例为素材,生动展现文化在化解邻里矛盾中的作用,该作品在2024年桐城市“巷韵生辉 德润民心”微视频大赛中斩获二等奖;该镇还邀请桐城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倪渐银,将六尺巷故事改编为鼓书说唱,曲目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特色,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表演10余场,覆盖群众超1800人次。
大关镇围绕群众性宣传教育,推动六尺巷文化与教育、宣讲深度结合。全镇15个行政村实现六尺巷主题宣传全覆盖,主干道墙体绘制文化壁画、党群服务中心张贴宣传海报,让群众在日常出行中沉浸式感受“礼让”文化。在校园领域,该镇依托“宜居桐城”进校园活动,设计包含六尺巷的礼让和谐精神的宣传单页,覆盖学生500余人。
大关镇将六尺巷文化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在各村设立“六尺巷调解驿站”,调解员以六尺巷故事为切入点,引导矛盾双方换位思考。今年以来,通过“文化+调解”模式,成功化解邻里排水纠纷、土地边界争议等矛盾45起,调解成功率达99%。同时,该镇在村规民约修订中融入“礼让和谐”等内容,带动群众自觉践行礼让理念,推动基层治理从“管得住”向“更和谐”转变。(方丽娟)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