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整个二战,以陆海军为支撑的日寇部队,总共动员了不下800万军人,这些士兵全部用在了侵略他国的战线上。
纵观整个二战,以陆海军为支撑的日寇部队,总共动员了不下800万军人,这些士兵全部用在了侵略他国的战线上。
日本战败之后,那些没有被杀死的日寇士兵成为了被侵略国的俘虏。
大多数国家都将战俘送回了日本,中国在两年的时间里向日本遣返日侨在101万左右。
中国人是仁慈的,没有对这些刽子手痛下杀手,但令人不解的是,日本兵回到日本国内后却离奇的自杀了。
尤其是在与自己的妻子、母亲等人相见之后,他们死的更多。
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战场侥幸存活下来的日本兵要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日本国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日本征兵是无差别的,无论是丈夫、父亲、弟弟,乃至孩子都成为征兵的对象。这些人基本上沦为了战场上的炮灰。
当然,好不容易存活下来回到日本、回到家的日寇士兵虽然不多,但数量依然十分可观。
可等这些男性回到家中之后,他们所面对的却是一番陌生的景象。
由于多年在外作战,他们与家人的联络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失去了联系。
尽管随身带着妻子、母亲、孩子的照片,但这些也仅仅是过去了,遗留在国内的妻子与母亲还是要正常生活。
可现实的残酷不仅改变了日本士兵的命运,就连日本女命运也发生了转变。
战时,她们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拼搏活命。战后,日本满目疮痍,又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而劳作。
日本能够养活庞大人口的资源已经消耗殆尽,只能另寻他法,而美国兵的到来就为她们提供了机会。
在日本战俘还没有遣送完毕之前,众多的日本女性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考虑。
她们响应日本政府的号召,充当起了美国人的慰问品。
远道而来的美国士兵扎根在日本国土上,他们不仅要吃喝,还要生活,日本女性则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工具。
日本士兵在外侵略,自己的妻子或者母亲乃至妹妹则沦为了美国大兵蹂躏的对象。
等到日本士兵回到家中,见到这番凄惨的景象令他们痛不欲生。
甚至有的妻子提出了离婚要,跟美国大兵生活在一起,也有的母亲为了一碗残羹剩饭而抛家弃子。
这样的打击让遭受战争摧残的日本士兵怎能经受得住,剖腹自杀似乎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够选择的解脱方式。
看似有形的战争结束了,但无形的枷锁依然套在每一个日本人身上,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战争的日本士兵,更是深受精神枷锁的毒害。
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让这群日本士兵已经深深地烙印上了军国主义分子的标签,要想将这一标签彻底摘除恐怕已经不可能了。
回到国内后,虽然经济崩溃了,社会凋零了,但军国主义思想依然昌盛。
这群士兵还要遭受军国主义的洗脑,失败是不可容忍的,被遣返回来更是一大耻辱。
与其成为日本社会指点的对象,倒不如用剖腹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勇气。
恰恰是他们的自杀让日本军国主义更加猖狂,军国主义分子以这群剖腹的日本士兵为代表,极力宣扬已经残破不堪的军国主义思想,让这股思想在日本扎根更深,传播的更加久远。
现实社会的逼迫
日本士兵擅长的是作战,多年的战争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技能。
加之日本社会缺乏合适的工作岗位,要想生存已经变得不可能了。
在一个家庭当中,日本士兵反而是一种累赘。
日本女人从当初依靠男人而活,到现在实现了经济与精神上的双独立。
独立的日本妇女没有摆脱掉的是军国主义思想,她们对待自己曾经的丈夫、现如今的战俘采取了敌视、嘲笑的态度。
放浪的行为、嘲笑的言语,一度成了杀了日本男人的一把钢刀。
因果报应终成真,但日本兵自杀的不是全部,日本女人靠着慰安美国兵挺过来的却不在少数。
来源:开启画中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