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历史传承:洪秀柱赴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06:15 2

摘要:## 两岸共同守护历史记忆 2025年9月1日深夜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跨越台湾海峡的行程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唯一受邀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台湾地区政治人物,洪秀柱在次日接受采访时强调:"这份历史见证的资格,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的


## 两岸共同守护历史记忆 2025年9月1日深夜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跨越台湾海峡的行程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唯一受邀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台湾地区政治人物,洪秀柱在次日接受采访时强调:"这份历史见证的资格,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的。"这句话背后,折射出两岸对抗日战争历史认知的共同坐标。在纪念活动现场,300余位抗日将领后代将共同见证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其中既有八路军将领后人,也包含国民党抗日名将的家族代表。 ## 抗日战场上的民族觉醒 透过历史档案的厚重尘埃,1937年的战火中清晰浮现着这样的数字: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伤亡达320万人,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牺牲60余万。这些数字构成洪秀柱口中"灭国之战"的注脚。她特别提到台籍抗日志士的贡献——台湾同胞秘密组织"台湾义勇队",在闽浙沿海配合大陆军民实施敌后作战;雾社起义幸存者达拉奥·鲁道带领族人潜入深山,坚持7年游击战争。这些史实印证着抗日战争"不分省籍、不分党派"的全民抗战本质。 ## 扭曲历史的现实隐忧 面对岛内某些势力企图将抗战史"去中国化"的动向,洪秀柱展现出政治家的敏锐。她在故宫博物院参观《抗战文物特展》时,驻足于台湾学生1938年手书的"还我河山"条幅前指出:"这些墨迹未干的呐喊,就是最真实的历史底稿。"近年来台湾当局删除教科书中"八年抗战"表述,将"光复台湾"改为"接收台湾"的操作,使得守护历史真相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洪秀柱此行特意携带《台湾通史》手稿复制品,正是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无声回应。 ## 薪火相传的精神纽带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座谈会上,101岁的台籍抗战老兵林水旺通过视频讲述1943年参加滇缅公路运输的故事。当老人颤抖着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在场两岸代表集体起立鼓掌。这种情感共鸣印证着洪秀柱"历史传承不是口号"的论断。中国抗战纪念馆最新开设的"台湾抗日专题展区",陈列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50年间台湾军民143次武装起义的统计图表,用可视化数据展现两岸共御外侮的历史连续性。 ## 勿忘国耻的现实警示 洪秀柱在卢沟桥遗址抚摸弹痕斑驳的石狮时,特别提到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和平宪法》的企图。她以"七七事变亲历者日记数字化工程"为例,强调保存战争记忆的重要性。这个由两岸学者共同参与的项目,已完成4000余份文献的整理,其中包含台湾屏东陈家捐赠的28封战地家书。这些泛黄的信纸上,既记录着台籍士兵在徐州会战中的英勇,也留下对"岛内皇民化教育"的痛心控诉,成为揭露殖民统治的鲜活证据。 ## 走向复兴的精神火炬 当长安街上的阅兵方阵走过天安门时,洪秀柱与大陆抗日将领后人并肩而立。这种站位本身就成为历史传承的象征。在随后举行的"两岸共修抗战史"启动仪式上,台北故宫博物院捐赠的《台湾民众抗日档案选编》与南京档案馆提供的《台湾义勇队战斗日志》首次合璧展出。洪秀柱在卷首题写"鉴往知来"四字,既是对历史真相的守护,更是对民族未来的期许——正如她所言:"当我们正确对待共同的历史记忆时,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钥匙就已经握在手中。"

来源:简单百香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