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目光放在阿富汗这个地方,谁也没法装作没看见。阿富汗常被叫作“帝国的坟场”,听上去很有神秘色彩?其实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尸骨与铁甲,远远胜过所谓传说的分量。三度驱赶英国,扛住苏联整整十年,直接和美国耗了二十年,阿富汗给人的印象,好像无论谁想拿下这里都得掉层皮。
把目光放在阿富汗这个地方,谁也没法装作没看见。阿富汗常被叫作“帝国的坟场”,听上去很有神秘色彩?其实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尸骨与铁甲,远远胜过所谓传说的分量。三度驱赶英国,扛住苏联整整十年,直接和美国耗了二十年,阿富汗给人的印象,好像无论谁想拿下这里都得掉层皮。
可再神的地方,也不是打不垮的铁城。唐帝国,就是为数不多横扫过阿富汗的主儿,那段历史总有人故意回避,仿佛不肯相信,纵横欧亚的唐朝,真就在阿富汗立了百年根基。让人奇怪的是,后来丢掉那块地盘,并不是阿富汗人反了一波、硬生生挣脱的。唐帝国自己陷入内斗自毁长城,没人顾得上中亚西域,到头来只好撒手放了。
阿富汗的位置,不夸张地说,就是古人绕不开的“咽喉”。谁想从欧洲刷到南亚,阿富汗这道坎绝对得过。丝绸之路、驼队、商队,都绕不开。唐朝当年打阿富汗,为的就不只个地皮,还有那条被抢劫不断的丝路商道。阿富汗的酋长们轮番动手,专找唐商下手,唐帝国本以为睁只眼闭只眼够了,结果忍无可忍,直接掀桌动了手。
历史总有类似地方。苏联南下阿富汗,野心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苏联要的是扩展战略空间,不光是想站在印度洋边上,还想给巴基斯坦打压力,顺带影响伊朗。控制阿富汗,对全球格局意义不小。美国进阿富汗,其出发点和理由又很美国。所谓“反恐”,说白了,既有重建政权的说辞,也藏着掌控中亚资源、影响南亚布局的算盘。美军耗了二十年,钱扔进去了,最后撤离还是一地鸡毛。官方数字说烧了将近40万亿美元,这账怎么算都让人迷糊,是真的亏得底朝天。
中国和阿富汗的关系,其实比表面还要微妙。地缘决定一切。新 疆塔什库尔干,那里有一条92公里的边界,那是瓦罕走廊。很多中国年轻人可能没听过,但那地方,从老丝路时代就是进出中亚的要道。瓦罕走廊要是真正打通,中国从中东弄石油,比中巴走廊还要现实得多。一旦中国海路遇到大麻烦,这条路可能就是后备钥匙。绕开巴铁走瓦罕、开博尔山口,万一到那个节点,路选错了都没法补救。
现在的问题在于,阿富汗那边很想开通瓦罕走廊。塔利班为了表诚意,连自家这一侧的路都修好了,盼着中国点头。中国这边却始终不紧不慢,路口没开。有人就开始操心,怕难民潮汹汹而至,更担心恐怖分子乘虚而入。这些焦虑、担忧在网络上闹得挺大。有意思的是,真懂地理的人,却不急这个劲。
摆事实,缅甸那边爆发混战,离得近多了,边境都没出现难民潮,凭啥阿富汗更容易?而且瓦罕这段全是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原——全年只有几个月不被冰雪封死。唯一一条勉强能走的路,是政府耗费心血修的国道。其他地方,别说难民,连人大概都不见几个。说恐怖分子要混进来?拉练400公里高原,穿四个月,别说能不能到中国,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不是有点神经,谁敢这么找自己不痛快?
再说一句不好听的,美国控制不了美墨边境,其实完全是体制和操作的问题,两国国情差太远。中国边境巡查、扫描、感应多得难以想象。以前非典、到最近的一线防疫操作,哪个漏洞用肉眼都找不到?一群没有深思熟虑的人才真会信“铁路通了,恐怖分子就雾化进来了”这种幻想。
那有人就说了,瓦罕走廊主要只是象征意义,那可不对。打开之后,如果碰上最极端的“黑天鹅”——比如说中美哪天真掐起来,这条通道的战略意义,就是关键卡点。石油从阿拉伯海,可以直插一路,管海运再怎么被封死,地面通道还在手里。谁要敢在这条地线上和中国军队硬碰硬,得掂量两下。其实,别说正面对碰,想围着跑都难。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视。吉尔吉斯斯坦,这几年把中吉乌铁路卡住不放,中国南向出路某种程度上被卡顿。瓦罕走廊一旦打开,那就是变相给吉尔吉斯撑压力——你不同意就有替代选项。很多人只看表面,把大事小事揉成一块“危机论”,看得太短,只顾今天不想明天。可真正的抉择,总是伴着各种不确定,犹豫过、推敲过,最后才能拿定主意。这里不是关起门做题。
说起来,好戏总有矛盾。有人觉得中国迟迟没通路,是有意拖延。可根据现在公开信息,技术条件逐步都能满足,安全手段完善,唯一死结反倒不是外部压力,而是中国自己要想明白,值不值得为这条路彻底压上筹码。甚至,也可以说,只要印度不来搅局,那边几乎稳妥。这话刚说完,可也许哪天俄、巴、伊等各路关系又变了样,形势瞬间又有新变数。在这个坐标上做决定,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历史教科书上老说阿富汗抗争精神、帝国坟场,好像谁都拿那块地方没辙。可是细揣摩,唐帝国就把这里变成自己的一部分,隔代的文明、边疆的统治,最终是内斗瓦解了手中的优势,并不是外部力量多厉害。气数有时,什么都挡不住。现在中国面前,机会清楚摆着,顾虑也摆着。路开不开,全看想要什么、又怕失去什么。
阿富汗的故事,总让人觉得不够圆满。三次“帝国驱逐战”,没抵过唐朝的百年统治;帝国自陷泥潭,又恰巧反证地理的力量不是绝对。瓦罕走廊,既像钥匙又像谜语,怎么开、值不值、何时开,谁也没法给出简单结论。
就算现在再讨论来讨论去,瓦罕这边终究还没松动,中国依旧把主动权死死握着;怕什么、想什么,各方心思都在。世界是复杂的变量现场,没有人能给到所谓的标准答案。这种情况,大体也就这样了。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