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令人心潮澎湃的阅兵活动现场,闪耀着不少常州儿女身影。从护卫国旗的仪仗队员、英姿飒爽的女民兵,到奏响强军乐章的军乐团员,再到用青春歌声唱响时代的合唱队员,至少有43名常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令人心潮澎湃的阅兵活动现场,闪耀着不少常州儿女身影。从护卫国旗的仪仗队员、英姿飒爽的女民兵,到奏响强军乐章的军乐团员,再到用青春歌声唱响时代的合唱队员,至少有43名常州儿女参与其中。他们以挺拔的身姿、坚定的步伐和精湛的技能,完美诠释了当代军人的过硬素质和赤诚担当,不仅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与常州骄傲。这份荣光,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也是家国情怀的深切寄托。
再奏强军曲
昨天一早,家住新北区府翰苑小区的汪建荣、谢顺华夫妇就守候在电视机前。他们的儿子汪奕舟作为联合军乐团的一员,已经为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艰苦训练了数月。“阅兵是展现国威和军威的重要时刻,儿子能够再次庄严地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奏响阅兵曲,我们感到无比骄傲。”汪建荣的话语间满是自豪。
由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庄严亮相。这支新中国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乐团,以新曲目、新编排、新配置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其中,来自常州的小伙汪奕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经过层层选拔与严格评审,在入伍11年之际,第四次入选联合军乐团,再次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
家中的展示柜里,阅兵指挥部颁发的阅兵徽章、联合军乐团颁发的荣誉证书、中央军委颁发的“执行重大任务”纪念章等,整齐地陈列在一起,这是国家赋予这个家庭的无上荣光。
汪奕舟出生于1995年,小学三年级就考过了萨克斯专业十级。2011年初中毕业后,他考入北京军乐艺术学校,师从著名单簧管演奏家、中国管乐学会常务理事张建军。2014年9月,汪奕舟回到常州参军入伍,成为南海舰队一名海军航空兵。2015年1月,汪奕舟被调入海军军乐团,成为军乐演奏员。入伍以来,汪奕舟先后参加了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重大典礼,用音乐刻录了强军路上的铿锵步伐。
“汪奕舟第一次入选联合军乐团,就是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距今正好十年,所以,这一次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汪建荣说。
“阅兵村的集训,是对每位军乐演奏员专业、心理、体能和意志的极限考验。”已经四次参加阅兵集训的汪奕舟对此深有体会。6月至9月,正值北京酷暑,演奏员们必须冒着高温,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演奏顺序背牢并熟练演奏几十首阅兵曲,整个演奏过程中不能看谱,不能错音,节奏精确到秒,快慢一拍都不行。
作为最早入场、最晚离场、持续站立时间最长的队伍,联合军乐团始终处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外嘉宾的注视下。军乐声成了阅兵全程的“节拍器”,必须保障各受阅方队毫秒不差、流畅衔接。“所有付出,都是为了以最完美的状态接受检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汪奕舟说。
“千人组成的联合军乐团要做到高水平演奏、整齐划一、秒级精准,是难点,也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汪奕舟曾告诉记者,“完美演出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军人突破极限、追求卓越、崇尚荣誉的精神传统。”
汪奕舟也想借此向家乡人民表达心声:“作为一名从常州走出去的军乐团演奏员,我衷心感谢家乡人民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我很高兴能以最好的状态站在天安门广场,圆满完成阅兵任务,为祖国和军队争光,为家乡添彩!”
一直很向往军营生活
阅兵开始,伴随着礼炮声,身高1.86米的常州小伙刘常枫身着白色海军制服,出现在国旗护卫队中。2023年秋季入伍的他,今年刚刚年满20岁。
“虽然转播画面中看不到儿子的面孔,但他一定展现了最佳的面貌!”在位于新北区玉龙湾花园的家中,刘常枫的父亲刘文军、母亲常春慧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刘文军和常春慧来自泰州,来常州生活已经20多年。刘常枫在常州出生长大,先后就读于新北区泰山小学和新北区飞龙中学。“我的两个外甥,一个是装甲兵,一个是海军。受两位哥哥的影响,儿子对军营一直很向往。”刘文军说。
2023年,在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读书的刘常枫报名参军。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他从严格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
国旗护卫队的日常训练以严苛著称,但刘常枫与家人联系时,从来不提一个“累”字。“去年11月,我们第一次去北京探望他。一张训练照片上,寒冬腊月里,他虽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在篮球场上站军姿,但汗流满面,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刘文军说,那一瞬间,自己有点动容,既心疼儿子,又倍感欣慰。
两年的军营历练,让刘常枫飞速成长。今年7月刘文军和常春慧再去北京看儿子时,觉得他更成熟稳重了。得知要参加阅兵的消息,一家人在高兴之余,保持着低调和平常心。“对他来说,护卫国旗是一整年的职责。这一次意义更重大,我们为他骄傲!”
常州小伙在阅兵式上唱响“青春战歌”
“盛大的大阅兵,在合唱团里闪过一个熟悉的面孔,我一眼就认出是我的学生黄俊胜!这一刻,好激动啊!”9月3日上午,朗逸艺术培训的老师段敏在观看阅兵现场直播时,一下就认出了他曾经教过的学生黄俊胜。
“当年那个自信少年,如今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段敏回忆,黄俊胜在小学期间曾在他手下学过小主持。小学时,黄俊胜就多才多艺,擅长萨克斯、笛子、快板等多种乐器。“他从小就有扎实的艺术基本功。他能入选广场合唱团,我不意外!”
据了解,黄俊胜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的大二学生。阅兵活动结束后,他仍难抑心中的激动:“很荣幸,我能作为广场合唱团的一员参加盛大的阅兵式。在现场,我们广场合唱团共演唱了包括抗战歌曲在内的7首歌。”
据介绍,广场合唱团作为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首都40所高校的3000人组成。在阅兵式上,他们用歌声展现年轻人的担当和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
“参加这次大阅兵活动增强了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未来,我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黄俊胜说。
最高标准完成任务
9月3日上午的天安门广场,仪仗方队队员身着礼宾服,手持礼宾枪,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雄壮的姿态,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在这支精英队伍中,就有来自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2023级表演专业的学生倪启峰。他与其他队员一起,以最高标准完成了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倪启峰于2023年9月考入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表演专业。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不仅学习认真,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展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素质。2024年9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在部队中继续发扬常大学子的优秀品质。新兵训练期间,他就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坚定的意志品质荣获“先进新兵”称号。今年2月,经过层层选拔,他光荣入选阅兵队伍,开始了为期数月的艰苦训练。
训练期间,倪启峰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盛夏酷暑中,他踢正步磨破多双战靴,脚底水泡叠着老茧,但从未叫苦叫累。每一次摆臂、每一个踢腿都经过千锤百炼,严格遵循分秒不差、米秒不误的参阅标准。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让他在阅兵场上展现了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
从校园演话剧到天安门受阅
6年前,在常州大学校园里排练话剧的吴梦怡,6年后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这位从常州大学走出去的女民兵用铿锵步伐,践行了与祖国的青春约定。
8月下旬,吴梦怡接到梦寐以求的消息——经过省、国家多轮严格选拔,她正式入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民兵方队。昨天上午,这位常大202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身着戎装,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今年2月,经常州军分区初选推荐,吴梦怡踏上了通向阅兵场的选拔之路。在多轮考核中,她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顽强毅力脱颖而出。这位性格开朗的扬州姑娘,在大学期间就展现出多方面才能:担任校自律中心和材料院团委新闻部干事,参加楼兰剧社话剧排演,是材料院女篮和奕仙棋社主力成员,还与朋友共同创业推出了剧本杀项目。这些经历为她养成了坚实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据了解,吴梦怡的爷爷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她就跟随在爷爷身边听抗战故事。在爷爷的影响下,怀揣报国理想的吴梦怡,于2021年3月毅然光荣入伍,开始了军旅生涯。在部队的两年间,她锤炼意志,磨练体魄,培养了严格的纪律观念和顽强的战斗作风。2023年3月光荣退伍后,她心中的军人情怀从未消退。为参加本次阅兵选拔,她向学校提出申请,再次延长学制至22级,全身心投入选拔训练。
从校园舞台到天安门广场,从话剧表演到阅兵盛典,吴梦怡以坚定的步伐走出了自己的青春华章,也为常州增添了荣耀与光彩。
“儿子黑了,但是更帅了!”
阅兵方队中,有4名武进子弟兵的身影。他们分别来自湖塘镇、高新北区和前黄镇。其中,两名战士因表现优异,入伍即入选解放军仪仗大队。
“我看到儿子了!第二排中间!”湖塘镇长河花园小区,朱峰家里格外热闹。一年半没见面的儿子,出现在阅兵仪式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的前排,全家人都感到无比骄傲和激动。
儿子朱轩平,从小就热爱军事,从前黄高中毕业后选择报考军校。“孩子从小就有主意,他做的选择,我们都支持。”朱轩平的妈妈说。
朱峰介绍,前两次选拔人员时,儿子因出差遗憾错过,今年第三次进行人员补录时牢牢抓住了机会。看到直播画面中的儿子,朱峰既自豪又心疼。“儿子黑了,但是更帅了!”
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古方社区,党员、退伍军人和少先队员等一同观看阅兵仪式,其中包括军事航天部队方队华小明的父母。
当方队出现时,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华小明的父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骄傲地寻找着儿子的身影。“在第三排,第10个。”华小明父亲激动地说。今年春节假期未结束,华小明被部队召回,直到今年区人武部通知,家人才知道他要参加这次阅兵活动。
华小明的父亲说:“今年是小明当兵的第7个年头,他一直积极上进。受他影响,如今读高二的小儿子也立志参军。”
据悉,华小明在部队表现优异,2022年还荣获“四有军人”称号。
一同观看的还有参加过1984年阅兵的崔伟德和2009年阅兵的张明祥,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们依然心潮澎湃。
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中天名园小区,冯旋的父亲冯庆财也在屏幕上仔细搜寻着儿子的身影。2002年出生的冯旋是礼炮编队的礼炮兵。冯庆财说:“他连续报了4年名,2023年终于成功参军。”冯旋从小就有军旅梦,经常模仿军人操练。谈起儿子参军后的变化,冯庆财感触颇深:“身姿挺拔了,执行力强了。”在部队的两年,冯旋不仅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军人的转变,还发挥特长负责海报宣传工作。
连日来,武进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各镇武装部、退役军人服务站组成慰问组,走访了4位受阅官兵的家庭,详细了解官兵父母的工作生活情况,感谢他们的默默奉献。
来源:常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