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终于无奈说了实话,中国,已从“世界工厂”变成“全球引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12:15 1

摘要:在硅谷,在投资人面前,在自己人中间。没有外交辞令,没有官话套话,只有一句扎心的认知:中国,已经从最底层一路杀到了高端。

万斯终于说了实话。

在硅谷,在投资人面前,在自己人中间。没有外交辞令,没有官话套话,只有一句扎心的认知:中国,已经从最底层一路杀到了高端。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承认现实”,而是一场溃败的自供状

当美国副总统亲口说出“全球化失败了”的时候,真正的含义只有一个——美国设下的局,反被中国破了

他们不是没布过局。事实上,这个局他们已经布了四十年,密不透风,环环相扣。

技术要卡你,标准要套你,资本要吸你,金融要割你,甚至战争也要威慑你。全套组合拳,一拳接一拳,打得拉美趴下,日本沉默,东南亚直到今天还在挣扎。

他们自信得很,觉得只要控制了规则,就控制了一切。

只要让你不停买设备、付认证费、借贷款、引外资、学英语、学管理、学ISO9001、14000、50001,最后你还是个高级搬运工。

你永远挣不到上游的钱,永远只能给“Designed in California”打工。永远只能在他们制定的全球分工里,被定义为“下游”。

这是美国人亲手设计的全球产业链的天花板

这个天花板,他们坚信没人能打破。

但中国打破了。

中国不是撞破,而是一点一点穿透。

设备是他们的,我们自己造;认证是他们的,我们自己参与制定;资金是他们的,我们自己干脆成了最大债主。

再后来,技术是他们的?我们自己搞研发;话语权是他们的?我们自己建平台;供应链是他们的?我们自己建完整产业集群,把上中下游全链条拉在一起。

美国本来以为,像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么复杂的产业跃升——太重了,太慢了,太难了。

但他们忘了,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最多的人口,还是唯一一个能把产业、政策、资金、土地、教育、能源、外交统筹拉通的大国。

在过去十年,世界见证了一个从“世界工厂”变成“全球引擎”的过程。

美国最怕的不是中国能造产品,而是中国开始自己定标准、推技术、建体系。

新能源车就是一个典型。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达到1316.8万辆,连续十年全球第一。比亚迪单挑特斯拉,宁德时代统治全球电池。连欧美本土品牌都得掏钱来买中国的技术。

这是实打实的技术压制,不靠补贴,不靠换壳,是底层逻辑的重构。

你以为只是“便宜”?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中国制造摆脱低端锁死、反向卡位欧美的第一刀。

万斯当然看得清楚。他说:“以前的全球化,是富裕国家继续搞研发,穷国家负责干脏活累活。现在中国不玩了,开始自己搞研发设计制造,整个体系都在中国落地。”

说白了,他气的不是全球化失败,而是中国没有按剧本演

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几个终极武器。

一个是金融周期割韭菜:发展中经济体刚刚起步,美元放水;等你借了外债,美元加息;你熬不住破产,他们资本抄底。

拉美是这么被收割的,日本是这么被摧毁的,东南亚是这么被击垮的。

但中国没倒。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反手拿出四万亿托住全球供应链。美元放水,中国没有被挤爆;美元加息,中国也没有爆雷。

另一个是绿色绑架与环保讹诈。欧美排了两百年二氧化碳,现在说要全球治理,让发展中国家“共同承担”,每年交“碳汇费”。但中国不仅没被卡住,反手做成了全球光伏老大、风电霸主,连新能源矿产都在非洲布局了。

他们以为环保是坑,结果中国把它变成了增长点。

再一个,是对港口、航运链的定点打击。2024年2月,美国直接宣布:中国船舶进港要收“附加服务费”,最多150万美元一条船。这是在给中国造船业泼冷水。

他们怕了。怕中国造船占了全球一半,怕了“一带一路”真正成了运力霸权。但这一刀砍得太狠,连美国自己的港口公司都急了:你收这钱,没人愿意运货,谁都得亏本。

美国人习惯了收割,但中国不是被吓大的。他们能对付小国、搞定盟友、控制规则。但他们对付不了一个有完整工业体系、有资本、有技术、有体量、还有战略定力的中国。

所以今天,美国说“全球化失败了”。实际上,是他们的全球化失败了。是那套“我们主导、你们听话”的版本失效了。而不是全球化本身失败了。

真正让他们恐惧的,是另一个版本的全球化正在成型。一个以中国为核心节点的新链条——从制造、到技术、到标准、再到通路,全都有了雏形。

从非洲到拉美,从中东到东南亚,越来越多国家发现,美国只给规则,中国给方案。

全球不是非黑即白的游戏,但美国只想当庄家。

现在,他们开始发现,牌桌上,中国已经有自己的筹码、自己的规则,甚至自己的桌子

这才是他们最怕的。

所以,万斯语气沉重,不是因为全球化真的完了,而是因为他们发现:

原来世界可以不靠美国,也能转动得很好。

来源:老胡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