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乡土 文化凝聚乡情,上党镇以“乡村阅读”点亮振兴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09:45 1

摘要: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满足,还需要精神文明的浇灌和滋养。如何让“乡村阅读”点亮乡村振兴路?丹徒区上党镇通过焕新升级“农家书屋”阅读空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阵地融合,开展“有特色、聚人气、接地气”的全民阅读活动,启智育人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满足,还需要精神文明的浇灌和滋养。如何让“乡村阅读”点亮乡村振兴路?丹徒区上党镇通过焕新升级“农家书屋”阅读空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阵地融合,开展“有特色、聚人气、接地气”的全民阅读活动,启智育人,涵养品格,传承红色基因,播撒文明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以阅读为帆,扬起育人航程

今年上半年,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前后,上党镇东贪村、合偶村、东方村依托农家书屋平台,开展“书香润初心 理论耀征程”理论宣讲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并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产业发展”等主题交流感悟,探讨如何将书中经验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上党镇属茅山革命老区,是传统农业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12.63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近年来,该镇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和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素质、能力的“加油站”,千方百计补齐乡村阅读短板,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目前,全镇建有1个镇级、15个村级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村镇全覆盖,将知识“搬”到村民家门口,缩小城乡之间的阅读差距。同时,该镇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图书资源为载体、阅读学习为纽带,通过文化传承、理论宣讲、科技助农、知识赋能、儿童关怀等多元场景,开展系列特色阅读活动,启智育人,打造了“农家书屋——是TA影响了我”全民阅读品牌,让书香浸润乡土,以文化凝聚乡情。

以阅读为媒,传承红色基因

8月15日,上党镇第四届“农家书屋——是TA影响了我”暨“追忆峥嵘岁月·致敬铁血军魂”主题阅读活动在上党村举办。卢荣华烈士的家属受邀讲述了烈士的生平事迹。1979年,年仅24岁的卢荣华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铮铮誓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奋斗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学养,让我们时刻铭记那份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怀。”阅读活动结束后,有村民这样说。

上党镇“红色资源”丰厚,近年来,该镇深耕红色土壤,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将富有上党特色的红色文化、红色历史融入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事业建设之中,致力把“农家书屋”打造成“红色加油站”,在阅读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让红色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

其一村是以抗日烈士何其一名字命名的红色村庄,该村以“农家书屋”作为党员教育阵地,设立红色书籍阅读专区,将阅读与党员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做大乡村红色经典阅读品牌,切实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一村农家书屋入选江苏省创新示范案例;去年村集体总收入达189.53万元,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以阅读为田,播撒文明种子

7月1日,上党村联合江苏大学静湖书院实践团队和汽车工程研究院实践团队开展“家风润童心 成长共引航”活动。志愿者通过阅读分享毛主席的“家风三原则”与周总理的“十条家规”故事,展现共产党人“恋亲不为亲徇私”的红色家风,加深家长与孩子对清正廉洁家风的理解。随后,志愿者又通过“六尺巷”典故,生动阐释“礼让化干戈”的处世智慧,引导大家理解“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深意。

近年来,上党镇将全民阅读与文明新风建设、移风易俗工作深度融合,对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功能整合,抓好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打破阵地壁垒和条块分割,实现阵地资源共建共享,将“书屋”搬至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众身边,建造多种便捷、高效、舒适的阅读空间,为群众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让书香浸润乡村,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同时,该镇充分汇聚社会力量,发挥“阅读推广人”“科普阅读推广小使者”“最美书香家庭”“最美农家书房”“特色农家书屋”典型示范作用,邀请老党员、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代表,围绕家风传承、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等话题,分享他们的家风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树立文明家风,破除陈规陋习,让书香浸润的乡风文明焕发出时代光彩。

来源:丹徒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