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治疗方案的多样性一直是临床实践的焦点与挑战。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治疗方案的多样性一直是临床实践的焦点与挑战。
由妇科专家田秦杰教授、顾卓伟教授和卫生经济学专家陈英耀教授牵头的" Multi-Specialty Physician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i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China: Survey and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中国PCOS多学科医生偏好研究)已于近日发表。
本次访谈特邀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田秦杰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顾卓伟教授),解读中国PCOS医生偏好研究结果。
01
本研究的核心发现是什么?对优化中国PCOS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田秦杰 教授:
本研究开创性地洞察了中国多学科(妇科内分泌科、生殖科、普通妇科、内分泌科)医生在PCOS管理中的观念差异及其与临床指南之间的差异,并首次采用离散选择试验(DCE)的方法量化分析影响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因素,旨在推动PCOS多学科管理和规范化诊疗。以下是几方面的重要发现:
1. 研究提示不同科室医生一致将生育视为治疗PCOS的首要任务。生育问题至关重要,但这一观点背后可能反映出对PCOS多维影响的认知不足,如高雄、子宫内膜病变、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心理健康等。因此,在解决生育问题的同时,也应综合考虑其他重要维度以实现更全面的疾病管理。
2. 抗雄激素治疗(以下简称抗雄)是三个科室在PCOS治疗中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患者存在高雄相关临床表现时。这表明了各科室医生对临床高雄是PCOS核心治疗目标的普遍认同。
3. COC作为多国指南推荐的PCOS首选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不少医务人员因担忧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而限制其使用,导致患者错失一个重要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客观呈现短效口服避孕药(COC)和孕激素的VTE数据后,血栓风险不再是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的决策因素。结果提示加强VTE风险管理与宣教,是减少临床顾虑、规范PCOS治疗的关键要点。
02
在PCOS跨学科管理中,各科室在诊疗理念与治疗侧重上既有协同也存在差异之处,研究发现这些共性与分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顾卓伟 教授:
在PCOS 跨学科管理的共性体现在核心诊疗原则的一致性:生育需求均被视为首要治疗目标;针对存在临床高雄表现的患者,抗雄作为关键治疗考量;同时也发现患者随访时间均普遍较短,难以实现长期管理的目标。
分歧则主要源于专科诊疗重点的差异:
1.常用诊断指征不同:月经紊乱、高雄、多囊卵巢(PCOM)这三个常用PCOS诊断指征普通妇科相对更关注月经紊乱,而PCOM仍然是部分医生(尤其是生殖科)最常用且最关注的PCOS诊断指征。妇科内分泌医生则对PCOM、月经紊乱和临床高雄重视程度基本相当;内分泌科医生更关注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2.治疗目标的共识与分歧:解决生育需求、调节月经、改善高雄症状是妇泌、普妇、生殖科室共同治疗目标;内分泌科则特别强调胰岛素抵抗(IR)的根源性作用,认为IR改善可带动其他症状缓解。
3.治疗偏好差异:生殖科在处理不规则出血时更倾向低风险方案,可能与其科室中患者的生育诉求相关;普妇科更关注用药便利性,认为COC对月经周期调控具有优势且使用便捷。妇科内分泌科相对更注重长期随访以及疾病的全程管理。
可上下滑动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采用离散选择实验(DCE)调查中国多学科医生对不同表型PCOS患者的治疗偏好,旨在揭示中国PCOS疾病管理现状与临床指南之间的差异,从而推动规范化诊疗。
研究设计
DCE是一种基于效用理论陈述偏好的研究方法,可用来评估影响偏好选择中各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在DCE中,受访者在不同属性的选项中进行选择,通过分析个体如何权衡相关属性,可揭示特定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并预测替代方案的变化如何影响受访者的选择。
DCE问题背景设计为一个虚拟的育龄期PCOS患者,在4种预设情景下,受访医生为其选择不同属性的治疗方案。
受访医生来自4个科室(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生殖/生殖内分泌、内分泌),均为三级医院、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具有PCOS诊疗经验。
每位受访者需在不同情景下完成药物选择,每种情景下包括6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下有2个选项,示意如下:
一位育龄期PCOS患者前来就诊,患者存在月经异常情况,无其他严重影响调经或抗雄治疗的代谢异常,且近期无生育计划。患者存在临床高雄表现和生化高雄血症(情景1)。
对以下两种可用于调节患者月经周期的虚拟药品,您更偏好向PCOS患者处方哪个药物?
完成DCE问题后,受访者需匿名填写结构化问卷,包括医生人口统计学信息、PCOS诊断标准、治疗和长期管理的问题。问卷根据PCOS循证指南制定,并与多学科医生讨论后进一步完善。
DCE研究结果
最终纳入123例受访者,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和生殖/生殖内分泌科各41例。受访者平均年龄44.28岁,大多数(89.43%)为女性,华东地区占比最高(50.41%)。多数(57.72%)拥有10-20年的PCOS管理经验。
选项的属性显示:
情景1和2中(临床高雄),抗雄作用是唯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属性,表明医生非常认可抗雄治疗。
系数的显著性表明属性是否对偏好有显著影响,符号表示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p<0.05
情景3和4中(无临床高雄),不规则出血风险和额外获益统计学意义显著,表明医生对不规则出血的高风险表现出强烈地不满,并倾向于包括避孕和缓解痛经在内的额外获益。
情景3(仅生化高雄)中,医生似乎忽视抗雄作用的效果。情景4中,抗雄作用为有统计学意义的负值,表明医生不倾向于抗雄治疗。
在所有情景下,VTE风险管理和给药方案在统计学上均不显著。
系数的显著性表明属性是否对偏好有显著影响,符号表示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p<0.05
选项的相对偏好强度(RI)在不同情景下各不相同。
4种情景相比,临床高雄相较于生化高雄对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影响更大:
√ 有临床高雄时,认为抗雄作用是药品最重要的属性。
√ 仅生化高雄时,医生不关注抗雄属性。
√ 当患者临床生化高雄均无时,认为没有必要抗雄治疗。
√ 当无临床高雄时,医生更倾向于处方发生不规则出血的比例低及可带来额外获益的药品。
客观呈现药品血栓数据后,医生对二者没有显著偏好。
亚组分析显示:
√ 当同时存在临床及生化高雄、及仅存在临床高雄时,3个科室的医生均认同抗雄作用是药品最重要的属性。
√ 当仅存在生化高雄及临床/生化高雄均无时,3个科室医生均不再关注抗雄属性。
√ 生殖科医生在多个情景中均对不规则出血的比例低有显著偏好,可能和生殖科患者诉求有关。
结构化问卷结果
结果显示,多囊卵巢形态(PCOM) 是最常用的诊断标准(39.84%),其次是月经紊乱(37.40%)、临床高雄症状(30.08%)和生化高雄血症(29.27%)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最少。
99%的医生均会进行高雄筛查,大部分(86.18%)医生临床和生化同时筛查,10.57%仅使用临床方法,2.44%仅使用生化方法。多毛和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高雄症状最常用的标准。
PCOS的前三治疗目标为解决生育需求、调整月经周期及缓解高雄症状。
PCOS治疗目标重要性排序前3名的占比
关于PCOS的治疗,69.92%的受访者选择为严重高雄患者开具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当患者为轻度/无高雄血症时,比例降至51.22%,而孕激素的比例从10.57%增加到30.08%。雌孕激素治疗比例相似。
严重高雄患者的治疗选择
轻度/无高雄患者的治疗选择
所有医生均有信心进行血栓风险评估,临床实践中不到30%医生常规评估。
亚组分析显示,3个科室医生在高雄激素血症诊断方法、治疗目标和VTE风险管理方面一致,但PCOS的诊断和治疗存在差异。
PCOS的诊断:普通妇科医生更关注月经紊乱(43.9%)及PCOM(34.15%),妇科内分泌医生更关注PCOM(36.59%)、月经紊乱和临床高雄症状(均34.15%),生殖/生殖内分泌科医生更关注PCOM(48.78%)和生化高雄血症(46.34%)。
PCOS的治疗:生殖/生殖内分泌医生更愿意为严重高雄血症患者开具COC(80.49%),但当患者为轻度/无高雄激素血症时,开具COC的意愿也最低(46.34%)。
小结
本研究聚焦多学科协作下PCOS管理现状,研究结果强调了对PCOS进行全面管理的必要性,凸显了临床高雄治疗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药物血栓风险正确认知的价值。这些发现为PCOS的综合管理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洞见。
田秦杰 教授
研究通讯作者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生殖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副主委,生殖内分泌生育保护学组组长
中国性学会女性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协作平台工程妇科领域顾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分会副会长、生殖内分泌学组组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妇科内分泌与辅助生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性发育异常、月经紊乱、不育、PCOS诊治、更年期管理与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宫、腹腔镜手术
发表论文210多篇;主编《实用女性生殖内分泌学》等专著10本,副主编10本专著
组织或参加制定国内外生殖内分泌共识与指南30项
科技部、央视“典赞∙2021科普中国”“10大年度科普人物”-“协和名医”科普团队主要成员
顾卓伟
研究第一作者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科主任助理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总干事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路径专家共识》(2023版)执笔人
《BJOG中文版》等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Zhuowei Gu et al. Multi-Specialty Physician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i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China: Survey and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最新前沿信息交流之目的,仅供医疗卫生行业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文中所有观点不代表梅斯医学立场,亦不代表梅斯医学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老周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