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9月2日,2025年深圳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培训会在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将在全市61家食堂推进营养健康工作,以“用千行百业的集体健康食堂,带动千家万户的家庭健康餐桌”为目标,推广均衡膳食与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9月2日,2025年深圳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培训会在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将在全市61家食堂推进营养健康工作,以“用千行百业的集体健康食堂,带动千家万户的家庭健康餐桌”为目标,推广均衡膳食与健康烹饪模式,增强家庭健康意识,降低肥胖及慢性病发生风险,推动疾病防治关口前移。活动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指导,深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市慢病防治中心与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承办。
超重、肥胖和低体重等体重异常状况可直接诱发慢性病
今年宣传月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国家卫生健康委倡导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和体重管理为重点,传播健康知识,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体重异常如超重、肥胖或低体重,可直接引发慢性病、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是慢性病防控的核心问题,也与经济及地域差异相关。推进体重管理有助于缩小健康差距、促进健康公平。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朱翠凤在活动中指出,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是慢病主因,强调营养应均衡、多样和适量。她指出高油、高盐、高糖饮食及不合理配餐将增加肥胖、“三高”等疾病风险,建议推广低油烹饪方式,多样化摄入食物,促进膳食合理搭配。
6类场所61家食堂“卷”健康
深圳市以体重管理为突破口,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努力实现低成本高健康效益。市卫生健康委依托专项活动,在6类场所(社区、学校、医院、企业、机关和营利性餐厅)共61家食堂开展营养健康建设,切实将饮食健康作为民生重点推进。
什么是健康食堂?市慢病中心表示,健康食堂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包括必须配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营养配餐人员,厨师能够制作至少5种低盐少油菜品等。此外,健康食堂要在适当位置摆放健康支持工具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提供低盐低油菜品且菜肴品种丰富,指导就餐者合理膳食。同时,鼓励食堂为特殊人群提供膳食,如孕妇餐、长者餐、糖友餐等,在菜单上对每种菜品的原材料、食物成分及能量进行标注说明。
市慢病中心联合多部门共同建设健康食堂与餐厅,开展系统培训,加强队伍能力和支持环境建设,推行多元评价体系。各社区需组织营养科普活动,区慢病机构联合社康为居民提供膳食与运动指导,重点干预超重和肥胖人群。
市卫生健康委强调,家庭是健康行动的基本单元,该项目旨在通过集体食堂引领家庭餐桌,使家家户户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42家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肥胖对儿童发育、心理及慢性病风险构成威胁,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今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成立儿童体重管理中心,为首家肥胖多学科诊疗平台,整合13个科室为患儿提供全程健康管理。7月,市慢病防治中心推出全国首个学龄儿童数智化体重管理平台“体重小管家”,集成筛查、教育、指导和监测功能,建立“家-校-卫”联动机制。
截至6月份,深圳市共142家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包括57家医院和85家社康中心,为市民定制科学减重方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放心、专业地减肥。体重管理需社会共同参与,市爱卫会呼吁公众“管住嘴、迈开腿”,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来源:深圳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