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种几乎快要淡出人们记忆的小生物——床虱(又称臭虫),重新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与床虱“不愉快邂逅”的经历,惊呼:“这东西怎么又回来了?”
近日,一种几乎快要淡出人们记忆的小生物——床虱(又称臭虫),重新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与床虱“不愉快邂逅”的经历,惊呼:“这东西怎么又回来了?”
这种曾被以为在现代都市中已绝迹的害虫,究竟是何方神圣?它容易在哪里出现?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这篇文章将为你一次说清。
床虱,俗称臭虫、木蚤,是一种小型、椭圆形、红褐色的吸血性昆虫。它虽然不会飞,但移动速度很快。其成虫大约有苹果籽大小,若虫(幼年期)则更小,呈半透明或淡黄色。
它最著名的两个特点是:
1. 吸血为生:主要靠吸食人类和温血动物的血液为生,通常在夜间活动。
2. 臭味标志:当被压碎或受到惊扰时,它会释放出一种独特的、令人不快的霉臭味,故得名“臭虫”。
被床虱叮咬后,皮肤上会出现红肿、瘙痒的丘疹,通常呈线性或三角形排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被叮咬后可能没有任何反应。
高发场所:
酒店/旅馆: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人员流动频繁的住宿场所,是床虱的“重灾区”和“交通枢纽”。
公共交通:飞机、火车、长途巴士的座椅和缝隙也可能成为床虱的藏身和传播之地。
电影院/办公室:布艺沙发、座椅同样是它们喜爱的栖息地。
二手家具店:购买来历不明的二手家具,特别是床架、床垫、沙发,是常见的引入途径。
1. 床及周边:床垫、床架、床头板的缝隙和褶皱处是它们的“大本营”。
2. 家具缝隙:沙发、椅子的接缝、褶皱及底部。
3. 地毯边缘:尤其是床周的地毯边缘。
4. 踢脚线:墙壁与地板交接处的缝隙。
5. 插座开关:墙壁上的开关面板和插座内部。
6. 画框/窗帘:墙壁上悬挂的画框后面以及窗帘的褶皱处。
预防远胜于治疗,避免将床虱“引狼入室”是关键。
1. 外出旅行回家必做:
回家后,立即用热水(**60°C以上**)清洗、烘干所有穿过的衣物和行李箱内的衣物。
仔细检查行李箱的缝隙,并用吸尘器清理。之后可将行李箱用大型塑料袋密封存放。
2. 购买二手家具需谨慎:仔细检查任何二手家具,特别是床和沙发,最好彻底清洁、消毒甚至热处理后再使用。
3. 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定期用吸尘器彻底清洁床铺、地毯和家具,减少杂乱物品堆积,减少床虱的藏身之地。
4. 物理防护:使用床虱防护罩(Encasement)将床垫和弹簧床包裹起来,这种罩子缝隙极小,既能将内部可能存在的床虱困死,也能防止外来的床虱侵入床垫。
切勿自行喷洒普通杀虫剂!*这可能会使床虱受惊并扩散到其他房间,增加处理难度。
请遵循以下步骤:
1. 确认目标:找到确切的藏匿点。仔细检查床垫缝线、床架接口等地方,寻找活虫、虫蜕或芝麻大小的黑色粪便斑点。
2. 立即隔离:
将已感染的床品、衣物用塑料袋密封装好,立即用**60°C以上的热水浸泡并清洗,然后高温烘干。高温是杀死各阶段床虱最有效的方法。
*将无法清洗的物品放入黑色大塑料袋中,在烈日下暴晒几天,或使用蒸汽熨斗/挂烫机对所有缝隙进行高温蒸汽处理。
3. 彻底吸尘:使用吸尘器的尖嘴吸头,仔细清理床垫、床架、地板、踢脚线等所有可能藏身的地方。清理后立即将吸尘器垃圾袋密封丢弃。
4. 寻求专业帮助: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床虱极其顽固,自行处理很难根除。应立即联系专业的虫害防治(Pest Control)公司。专业人员会综合使用:
化学处理:使用专门的滞留性杀虫剂。
热处理:将房间加热至50°C以上,持续数小时,可杀死所有阶段的床虱,是目前非常有效且环保的方法。
总之,面对床虱卷土重来的趋势,我们不必过度恐慌,但必须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并在发现时采取科学、果断的措施,才能打赢这场“卧室保卫战”。
来源:生活化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