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珪:带女儿二婚嫁李世民,却盛宠不衰,做23年贵妃,后半生幸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6 22:32 1

摘要:公元621年,也就是唐武德四年,唐朝建立的第四年,秦王李世民不仅在虎牢关大败窦建德,将窦建德活捉;而且还劝降了坚守洛阳的王世充,率兵攻入东都,再次立下大功。

公元621年,也就是唐武德四年,唐朝建立的第四年,秦王李世民不仅在虎牢关大败窦建德,将窦建德活捉;而且还劝降了坚守洛阳的王世充,率兵攻入东都,再次立下大功。

而这意味着李渊正式在关中站稳了脚跟,高祖皇帝认为历代的官职都不足以来称颂次子的功劳,所以便将李世民封为“天策上将”,这意味着从此时开始李世民便是仅次于皇太子李建成的存在。

而这一年,李世民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

而便是在次年,李世民娶了两位寡妇入天策上将府,而且二人还是姐妹。

一位便是后来被李世民封为昭容的韦尼子,韦尼子一开始是王世充的儿媳妇,在王世充自立为帝后被封为了太子妃,韦尼子性格温婉,改嫁李世民后虽未生下皇子公主,但十分得宠;

而另一位,便是我们这篇文章主人公——韦珪韦贵妃,是韦尼子的堂姐

韦珪很值得一提,虽然是二婚带着一个女儿改嫁李世民,但是却十分得宠,是李世民后宫中仅次于长孙皇后的存在,做了23年得宠的贵妃,即便是高宗皇帝的皇后武氏,也十分尊重韦贵妃。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一下韦贵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李世民又为何非要娶二婚还带女儿的韦珪呢?

韦珪出身京兆韦氏,京兆韦氏因为西汉时期韦贤、韦玄成与韦赏连续三代人位至三公,家族而崛起,成为关中一带的名门大族,之后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朝,更是不缺乏公卿宰相等朝廷重臣。而到了隋朝的时候,京兆韦氏更是显赫无比:

韦珪的父亲韦圆成,位至刺史,被封勋国公;

韦珪的二叔韦匡伯,位至尚衣奉御,被封舒国公;

韦珪的三叔韦圆照,是隋朝的驸马,在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的嫡长子杨勇还是太子的时候,娶了杨勇的女儿丰宁公主为妻;若是杨勇能顺利继承皇位的话,韦圆照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的女婿,只可惜杨勇在开皇二十年便被废掉了太子之位。但这并不影响韦圆照在隋朝的地位,毕竟韦氏家族的地位仍旧十分稳固。

而且韦圆照的一个堂姐妹、四叔韦寿的一个女儿,嫁给了隋炀帝的嫡长子、元德太子杨昭为妻,杨昭被封为太子时,韦氏便被封为了太子妃。

而太子妃,为元德太子生了一个儿子杨侑,也就是李渊在攻入长安时拥立的傀儡皇帝隋恭帝。

若是杨昭能够活到隋炀帝去世的话,便是下一位隋朝皇帝,如此京兆韦氏家族便出了一位隋朝皇后;然而历史再一次跟韦氏家族开了一个玩笑,元德太子在大业二年(584年)便去世了。

虽然命运跟韦氏家族开了两次玩笑,但是其在隋朝的地位仍旧是十分稳固。

作为出身如此名门望族的女子来说,韦珪从出生之日起便注定了会嫁给其他的门阀大族或者是入皇家。

只是韦珪的幼年时期并不圆满,在韦珪尚且在襁褓之中时,她的父亲韦圆成便因病去世了。

而韦珪又无亲兄弟,所以其父留下的爵位便由韦珪的二叔韦匡伯来承袭。

韦珪,很有可能是韦圆成唯一的孩子。

韦珪从小便很懂事,在还很小的时候,便因为失去父亲而痛哭流涕,为此家人都很怜悯爱护这个孩子。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即位的次年迁都洛阳,韦匡伯作为隋炀帝近臣也迁到了洛阳。

而韦珪,也因此跟着二叔一起来到了东都。

待韦珪长大后,便嫁到了渤海李氏家族,嫁给了隋朝户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珉。

嫁给李珉后,韦珪韦其生了一个女儿,后被李世民封为了定襄县主,嫁给了唐朝名将、怀德元王阿史那苏尼失的儿子阿史那忠为妻。

李子雄深得隋炀帝的宠信,而被授予右卫大将军。

然而因为隋炀帝一天比一天疑心重,李子雄便在大业九年(613年)跟随楚国公杨玄感一起造反。

杨玄感之乱很快便被隋炀帝平定,但是参与叛乱渤海李氏家族自然受到牵连。

而韦珪,作为李家的儿媳,便成为罪臣女眷。

若是按照隋朝的规矩,韦珪很可能是被充入了掖廷。

大业十四年(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宣布大赦天下,这些昔日的隋朝罪臣家的女眷自然也重新得到自由。

韦珪也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娘家,京兆韦氏家族。

在娘家生活四年后,也就是武德四年(623年)秦王李世民率兵攻入了洛阳。

李世民攻占洛阳的时候,王世充被劝降,韦尼子也得以回到了自己的娘家。

在李世民威望越来越高的同时,便广结名门望族,如此便可以在洛阳安排自己的亲信,巩固自己的势力。

一年后,李世民一下便娶了两位出身京兆韦氏家族的女子。

一位是王世充的儿媳韦尼子

而另一位便是韦珪

韦尼子温柔贤淑,韦珪长相端庄、进退有度,尤其是写得一手的好文章,李世民便将二人收入了天策上将府,为自己的姬妾。

韦珪能够被李世民看中,除了其才华出众、相貌出众外,我们不否认李世民首先看中的是其出身

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韦珪终归是有了归宿,而且还是“良家”,很好的归宿。

在嫁给李世民五年后,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除掉了兄长李建成以及四弟李元吉,成功夺得太子之位。李世民被封为太子之位后不久,唐高祖李渊便禅位皇太子李世民。

李世民正式登基,史称唐太宗。

韦珪作为后宫女子,虽然不能在朝堂上为夫君出力,但是作为京兆韦氏家族出身的女子,她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自韦珪嫁给李世民开始,便意味着京兆韦氏家族便站在了李世民这边。

自韦珪嫁给李世民后,韦氏一族在唐朝一共出了17位宰相便是最好的证明。

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后除了将发妻册封为皇后,便是韦珪的地位最高,被封为“四夫人”之首——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

便是在韦珪封贵妃的这一年,她的生母病逝了,韦珪十分伤心。

李世民看到爱妃如此,也是十分心疼,为了宽慰爱妃,李世民便将其早逝的父亲韦园成追赠为徐州都督。能得夫君如此重视,韦珪自然是十分知足。

其实在李世民登基前两年,也就是武德七年时,韦珪便为李世民生下了一位公主——临川公主。

在被封贵妃的次年,韦珪再次怀孕,生下了纪王李慎。

韦珪的贵妃生涯究竟如何,史料中记载的少之又少。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韦珪虽然贵为贵妃,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成为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后妃,她也并未因此而骄纵,仍旧深得太宗皇帝的宠爱,十分谦逊有礼。

据说在长孙皇后病逝后,太宗皇帝想要立韦珪为皇后。但是韦珪毕竟是二婚嫁给太宗,而且还是曾经隋朝叛将的妻子,如此出身确实不宜立为皇后。太宗皇帝只好作罢,韦珪虽然没有被晋封为皇后,但是她仍旧是后宫地位最高的,是太宗唯一的贵妃。

后宫女子向来都是“色衰而爱驰”,而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在韦珪身上。

而太宗皇帝爱屋及乌,也没有委屈了她与前夫的女儿。

韦珪与前夫的女儿被太宗封为县主,嫁给了薛国贞公阿史那忠。

能得夫君如此对待,韦珪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更加难得是,韦珪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并未觊觎皇后之位,仍旧位居贵妃,如此才让自己与一儿一女得以平安顺遂地度过贞观一朝。

舒心的晚年生活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皇帝李世民病逝,韦珪也结束了长达23年的贵妃生涯,被封纪国太妃,跟随儿子纪王李慎前往封地安享晚年。

韦珪的晚年生活也是十分惬意,不管是儿子李慎,还是两个女儿定襄县主、临川公主,都没让韦珪操心,儿子李慎更是孝顺至极,晨昏定省给母亲请安,韦珪只需要享受含饴弄孙的日子即可。

难得的是,即位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对韦珪也是十分尊重,在拜谒昭陵时将纪国太妃韦珪置于长辈的位置上,而且在纪国太妃回到京城的时候,李治的第二位皇后武后会经常宴请韦珪。

虽然韦珪是二婚嫁给太宗皇帝,虽然太宗皇帝已经去世,但是韦珪的地位仍旧很高,无人敢轻视

当然这除了跟她做了23年贵妃有关外,跟其平日的为人处世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如此才能赢得众人的尊重。

麟德二年(665年),在二圣临朝的次年,高宗皇帝李治决定泰山封禅,暂时便留在了东都洛阳。

这一年韦珪已经69岁高龄,但是作为高宗皇帝尊重的纪国太妃自然也要赶到东都,同高宗皇帝一起前往泰山封禅。

经过长途跋涉后,韦珪来到洛阳。

但毕竟韦珪已经年迈,经过此次长途跋涉后便病倒了,高宗皇帝派了御医前去韦太妃治病,但是终究是无用,韦珪病逝了,终年69岁。

在韦珪去世后,高宗皇帝带着众人在洛阳城外祭奠太宗皇帝的韦贵妃。

并且派人跟临川公主与纪王说道:

在太妃还活着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她参加泰山封禅时要穿的衣服以及车驾;只是没想到太妃没来得及参加封禅便去世了,我实在是伤心,所以便将这些衣服还有车驾都留下,放置在太妃的灵前。

就这样,韦珪结束了自己漫长但是有意义的一生。

来源:历史那杆老烟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