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帝国的脊梁也会断,但它们往往自己还没意识到。为什么?有钱有兵,可终究抵不过一场场消耗人心的远征。历史书里翻着花样地提醒我们,道理其实没人会真放在心上,直到自己也快站到悬崖边。
帝国的脊梁也会断,但它们往往自己还没意识到。为什么?有钱有兵,可终究抵不过一场场消耗人心的远征。历史书里翻着花样地提醒我们,道理其实没人会真放在心上,直到自己也快站到悬崖边。
讲到这里,你说谁能不想起罗马?那个打着虎皮,吞并世界的庞然大物。当年,凯撒的旗子横扫地中海,任何一个不服气的边陲小国,隔三岔五就得接到罗马使者——要钱要粮,还得低头受气。偏偏罗马人眼里,这叫“文明开化”,理直气壮。可你要真去走一走那条通往罗马的石子路,路两头可并不是欢声笑语,倒更像是被征服的村落捏着鼻子投降时压抑的哭声。
这样的罗马帝国,还真维持了好几百年。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坚强。扩张的背后,是越来越重的赋税,越来越遥远的征战;农民要养兵,兵要打仗,仗要人命。小老百姓活得苦,官老爷们却只图名声与疆域。等到兵丁不愿再南征北战,城里的老贵族也开始操心自家地盘多过帝国命运时,裂缝就生在石砖之间了。
有趣的是,历史总爱重复自己。几步一回头,不就是奥匈帝国吗?外头是金碧辉煌的维也纳舞会,里头却早就烟雾缭绕。民族林林总总,谁也不认谁的大旗,表面上是一家子,其实心早已不再一处。一次大战的炮声一落,那张看似唬人的欧陆地图,就像被邻桌小孩抓过来的拼图块,全撒了。八国联军踢了中国一脚,自己不照样走向解体?戏台落幕,剩下的只有翻黄的历史课本。
战争这个词,听起来总是挺远的——不是我们普通人饭桌上的事,可其实时刻在饭桌下。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帝国为了自己的“尊严”,派兵占领别人的土地,这买单的永远是咱们这拨普普通通过日子的老百姓。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一个陌生皇帝抛家舍业去打仗,打久了,心也凉了。
到了今天,世界地图上大块头还是那些,但看似稳固,其实风声鹤唳。你要说联翩而至的地缘冲突,是谁挑起来的?答案都写脸上了,只是谁肯低头认错?局里有些人猜拳喝酒,有些人偷偷磨刀,台面上的热闹,台下的担心,总有点说不出口的不安。小国被欺负,哑巴吃黄连;大国舞大刀,一旦撑不住,崩得也最彻底。
最近这两年,欧洲那一片又起了火头。那头大象,蹲在泥塘里进退维谷,自己打的算盘没人买账。说白了,嘴硬了一辈子,咬下的肉卡在喉咙,下不去,也吐不出。国内外都瞧着它,退了怕乱,挺着怕烫,路子全被堵死。元首跑了趟南洋,回来说出一句“要是败了,恐怕就要散架”的丧气话。这其实是句大实话,不信你随便翻翻近代史,被瓦解的大帝国还少吗?
最怕什么?最怕打着“正义”“历史使命”的旗号干坏事。一旦打开侵略的口子,退路就没了。你要是赢了,留下一堆仇恨,将来还得还;你要是输了,家家户户跟着陪葬。最惨的是,很多大国非但没从老皇历里吸取一丁点教训,反而学得越来越拧巴——输了就翻脸,翻脸就甩锅,甩锅不行,干脆撒泼。现如今,甚至开始卖些不着调的技术,给谁都添堵。这种事,说一句“不负责任”都显得太宽容。
但世界是讲气数的。你打仗伤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在流血。经济扛不住、民心散了、邻居起哄……哪怕一时还有点余威,最后也会像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大国要是还幻想靠拳头做老大,最后的结局多半都是让后来者当了谈资,自己成了“见面不说话,背后骂几句”的反面教材。
不过谁还能彻底看明白呢?局里的人,总觉得棋还没下完。其实许多国家早看腻了大国靠拳头说理——不管嘴上承不承认,心里都明白:今天世界连锁得厉害,没谁真能独吞好处。当年被欺负的小国实在忍够了,哪怕声音小,也得帮弱者说声公道话。你说联合国里头,一大堆不见经传的小旗子,为啥齐刷刷地支持被欺负的大伙?无非是明哲保身。今日轮到你,明日或许就是我。
谁都怕帝国伸手,谁都厌倦你死我活的轮回。和平这碗饭好像最难端稳,但也是吃得最香。
历史里头没什么铁打的规矩,但有一点准没错——胳膊粗也别总拿来欺负人。帝国不是谁家恒久的庄稼地,败家的法子倒有一千种。从高台到瓦砾之间,其实就隔着一个念头,一步之遥。
所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那么一天——不再需要小国拚死呼号,大国也睁开点良心,只用蛋糕和玩具、不用炮弹决胜负?这路大约还得走很久。但走着走着,人就醒了——也许下一次,咱们会走得近一点。
来源:园林赏菊的佳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