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儿与少年》第七季一上线,不少网友都在等着看新人能不能“出圈”。结果节目播到现在,张雅琪这个新面孔却像是“隐形人”一样,不仅没火起来,还被不少观众吐槽。这就有点意思了:明明长得挺好看,人也不作妖,为啥大家就是get不到她的点呢?
《花儿与少年》第七季一上线,不少网友都在等着看新人能不能“出圈”。结果节目播到现在,张雅琪这个新面孔却像是“隐形人”一样,不仅没火起来,还被不少观众吐槽。这就有点意思了:明明长得挺好看,人也不作妖,为啥大家就是get不到她的点呢?
其实吧,这事搁谁身上都憋屈。毕竟前几季的赵昭仪、邓恩熙,可都是靠着节目一炮而红,粉丝涨得比股市还快。可到了张雅琪这儿,好像就卡壳了。难道说现在综艺流量密码变了吗?还是咱们审美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了?
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先说句公道话,张雅琪确实不算差。不娇气、不端架子,下地干活割水稻那劲头,比我小时候帮家里收麦子还拼命(虽然我一般负责在树荫下喝水)。但问题来了,她每次做事,总给人一种“太用力”的感觉。
你见过那些刚进公司的新人吗?总怕自己表现不好,每天恨不得把KPI写脸上。结果越努力越尴尬,同事们反倒觉得他是在抢戏。这种现象放到真人秀里,就是所谓的“用力过猛”。普通一句话,她非要配仨表情包;正常一个动作,她能演成小品……久而久之,看的人自然会心累。
浓妆艳抹=自信加分or画蛇添足?
再聊聊造型问题。《花少》这类旅行真人秀,本来主打一个真实随性,大伙素颜出镜也没人嫌弃。但偏偏张雅琪喜欢浓妆艳抹,一出场仿佛走错片场,从青春偶像剧直接穿越到了夜店开业典礼。
有网友调侃:“别人的脸,是旅游防晒霜;她的脸,是美妆博主现场直播。”这种反差感本来可以当笑点,但次数多了,就让人觉得她有点太想吸引眼球——甚至有人怀疑她是不是带货来的。有时候啊,“精致”如果失控,也容易变成另一种压力源,让观众下意识地产生距离感。
没有标签的人设,在娱乐圈注定难混
再怎么说,《花少》最吃香的是啥?不是谁更漂亮,也不是谁体力最好,而是谁能让大家记住你的特色标签。一档节目下来,那英已经是风风火火的大姐大、陈数慢条斯理堪称养生代表、李沁呆萌可爱治愈系、马思纯是真实少女派……连龚俊和张晚意都有各自鲜明的小毛病和趣味梗。
反观咱们的女主角,到目前为止唯一留下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手机掉湖里又奇迹般捞出来,还顺便给某品牌打了一波广告。有网友调侃:“这一集最大赢家,是那部防水手机。”你说气人不气人?本来应该靠实力刷存在感,现在全靠产品植入抢镜,这工具人格局拉满,把自己活成了移动广告牌!
努力≠讨喜,没有共鸣只能沦为背景板
归根结底,其实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被看到,更别提转化为好感度。在综艺这种讲究个性的舞台,如果只会照本宣科或者拼命刷存在,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很容易陷入千篇一律,被淹没在人群中。当年赵昭仪和邓恩熙为什么能红,无非就是自然、不抢戏,还有一点灵光乍现的小聪明,让大家觉得亲切又舒服。而现在的张雅琪,看似很卖力,但始终找不到那个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只剩下一腔热血撞南墙——真应验了一句话:娱乐圈从来都不缺勤奋的人,但缺的是有趣且真实的人设!
如何逆袭成为新宠?三招送给迷茫中的新人
既然如此,有什么办法破局吗?其实路子也简单:
第一步,把表演欲收一收,多展现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不必每时每刻都想着表现自己,自然状态往往更容易拉近距离。
第二步,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个人标签,比如幽默担当、美食达人或者户外小白,都比无声无息强百倍。
第三步,要学会适度示弱或展示脆弱,人设不能只剩坚强,否则观众永远无法产生共情。
当然啦,这些建议听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需要勇气和智慧。但至少,比起继续当工具人,总归多了一线翻盘机会嘛!
饭圈点评区:有人支持,有人吐槽,各执一词热闹非凡
网上讨论也是五花八门。有粉丝表示:“姐姐很努力啊,你们对新人太苛刻!”但更多声音认为,“真人秀最忌讳装出来,一旦‘假’字当头,再高颜值也救不了口碑。”
还有网友神补刀:“下次录制记得带两个手机,一个掉湖里还能拍广告,一个备用继续营业!”不得不佩服,现在网友脑洞是真的大……
娱乐江湖残酷现实:不会整活,就只能被遗忘?
回头看看整个行业,其实明星想要通过综艺突围早已不是易事。一方面平台需要流量,一方面大众越来越挑剔,“老油条”怕油腻,新鲜血液又怕水土不服。只有那些敢于做自己、有勇气暴露短板,同时懂得适时展现魅力的新星才能真正脱颖而出。而对于像张雅琪这样的后起之秀,与其纠结于如何讨好所有人,不如静下心来琢磨一下怎么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毕竟时代淘汰你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更何况这是个笑贫不笑懒,只认实力不要套路的大舞台呢!
明星成长路,从来都是修炼内功+随机应变双管齐下。如果只是单纯地拼外貌或苦劳,那最后可能真的只能成为“大合影里的小透明”。
曾经以为,只要够漂亮够努力,就一定能够赢得掌声。但如今看来,没有个性、人设模糊,再好的资源也是竹篮打水。那么,你怎么看待《花儿与少年7》中关于新人的困境呢?难道我们真的只愿意接受那些已经贴好标签的人物,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一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