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佩戴共和国勋章观礼,感动瞬间全记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22:52 1

摘要:今天上午的天安门广场格外庄严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这里举行。眼尖的观众在直播画面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钟南山院士佩戴着那枚象征着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正在现场观礼。

今天上午的天安门广场格外庄严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这里举行。眼尖的观众在直播画面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钟南山院士佩戴着那枚象征着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正在现场观礼。

钟老今年已经89岁高龄,但看到镜头里的他,精神矍铄,状态非常好,完全看不出已是年近九旬的老人。说起来,这枚“共和国勋章”背后是沉甸甸的分量,它是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国家为了表彰钟南山院士的卓越贡献而授予的。

选择在这样一个纪念抗战胜利的特殊日子里佩戴这枚勋章,对钟南山院士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他曾在文章中提到过自己童年的抗战记忆。不到两岁的时候,他的家就在南京被日军的飞机炸塌,幼小的他被埋在废墟里,是外婆拼命地扒开砖头瓦砾把他救了出来,当时他的脸都已经黑紫了。这段惊险的经历,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

后来,他们全家逃难到贵阳。但即便在那里,日军的炮弹依然如影随形。生活异常艰苦,经常只有咸菜下饭,能吃上一块腐乳就算是很不错的改善了。他回忆说贵阳“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房间里臭虫、跳蚤很多,头发里都长了虱子。所以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满城灯火通明、人们欢呼雀跃的场景,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记忆里。

或许正是童年这些历经磨难又见证胜利的经历,塑造了钟南山院士坚韧不拔的性格。他后来走上医学道路,并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在抗击非典还是新冠疫情的战场上,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敢医敢言”成了他最好的注脚。

如今虽已年届九十,但钟南山院士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工作节奏和活力。他早上7点起床,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半,午休后下午3点继续工作,晚饭后还会再工作两小时,直到晚上11点睡觉。主要的临床工作是组织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联合大查房,共同探讨疑难病症。他也坚持阅读最新的医学期刊,关注国际新闻,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工作之余,体育运动是他最好的休息和调剂方式。他喜欢在室内跑步、划船、举重。这和他年轻时就热爱运动有关,他曾经在高三时以53秒05的成绩打破了广东省400米纪录,还在全国运动会上拿过第三名,差点成为专业运动员。

钟南山院士曾说过,真正的变老是不想再学习新东西了。在他看来,他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自己去深入研究某一个项目,而是如何更好地协调和团结大家,共同完成更重大的任务。比如他现在致力于建设的广州国家实验室,就有1000多人,他希望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

他常用父亲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人的一生,总要在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只要留下点什么,你就是没白活。” 作为一名医生,他觉得如果通过自己的存在和工作,能给社会带来一点价值和进步,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益的。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钟南山院士佩戴“共和国勋章”观礼的形象,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言说。它既是对抗战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的表达,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期许和号召。它提醒着我们,历史的记忆需要被铭记,英雄的精神需要被传承,而这份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将永远闪耀在时光的长河中。

(完)

内容和图片都是从互联网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权,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满,请联系我,我一定及时删除,谢谢大家了!

~~~///(^v^)\\\~~~

来源:热浪来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