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女护士”跑赢马拉松,却跑不赢职场困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23:07 2

摘要:这座被她称作“福地”的城市,第三次见证了她的奔跑——2023年首夺冠军时,她的成绩还是2小时38分,如今2分多钟的突破,让她成为国内业余跑者中的佼佼者 。

2025年哈尔滨马拉松的赛道上,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主管护士张水华,用2小时49分14秒的成绩刷新个人纪录,再度卫冕国内女子组冠军。

这座被她称作“福地”的城市,第三次见证了她的奔跑——2023年首夺冠军时,她的成绩还是2小时38分,如今2分多钟的突破,让她成为国内业余跑者中的佼佼者 。

但比冲线瞬间更牵动人心的,是赛后采访中她泛红的眼眶:“我不需要特别假期,只希望领导支持周末调休。”这段视频迅速发酵,有人为她的坚持喝彩,也有人质疑:当“护士”与“签约跑者”的身份重叠,该如何平衡救死扶伤的职责与追逐热爱的权利?

凌晨五点的奔跑:三班倒护士的双面人生

张水华的训练日常,藏在医院排班表的缝隙里。作为需要“三班倒”的主管护士,她的跑步时间永远不固定——有时是清晨五点,跑完十几公里再赶去上班;有时要等大夜班结束,补完觉后才能踏上跑道 。2025年3月堪称她的“马拉松月”:9日南京全马季军、16日宁海全马冠军、22日奉化全马亚军、30日宿迁全马亚军,一个月四场比赛,背后是多次向同事协调的调休 。

“正常班次能兼顾工作和休息,一换班大家都得连轴转。”她的无奈道出了医护行业的痛点:医院人力紧张,一个人的调休,意味着其他同事要承担额外的夜班或门诊压力 。有网友算了一笔账:若每月两场比赛,每次调休3天,一个月至少需要4次调休,长期下来难免影响科室正常运转。

20万赞助背后:编制内人员的合规难题

让这场讨论更复杂的,是张水华身上的另一个标签——361°签约精英跑者。她的抖音账号曾多次发布带有品牌LOGO的海报,圈内人士推测,这份赞助合同的年费用超过20万,且包含固定参赛场次要求 。

对于事业单位编制内的护士而言,这份赞助暗藏风险。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律师分析指出,若赞助涉及现金交易,或要求以“主管护士”身份宣传,可能被认定为违规谋利。更值得关注的是,医院人事科是否知晓并批准这份合同?若明知参赛会与工作冲突仍放行,可能涉及管理漏洞。

争议发酵后,张水华的抖音主页悄悄删除了“361°签约跑者”和“哈马冠军”的介绍,361°也于9月3日宣布与她终止合作,称“基于双方发展路径调整”。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最终以沉默收场。

调休之争:个人热爱与职业责任的边界在哪?

从法律角度看,张水华的诉求并非无理。根据劳动法,周末加班可通过调休补偿,马拉松多在周末举办,理论上符合规定。但网友的质疑点在于“频率”——偶尔调休追求爱好值得支持,若将马拉松变成“第二职业”,是否违背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初心?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在2023年为张水华的夺冠发文庆贺,那时她的身份是“医院骄傲”。两年后,同样的奔跑却引发争议,本质是“业余爱好”与“半职业化”的界限模糊。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们敬佩跑马的护士,但更需要能按时到岗的医护。”

如今,张水华的抖音账号已关闭评论,医院也未公开回应调休争议。这场风波像一面镜子,照出当代人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普遍困境——无论是跑马拉松的护士,还是加班的上班族,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跑道”。而张水华用脚步证明的,不仅是2小时35分27秒的速度,更是普通人在责任与热爱之间,永不放弃的探索。

来源:有趣的小猫科普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