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台收到的这条留言,道尽了无数农村父母面对天价彩礼的无奈。“一动不动(房+车),万紫千红(1万张5元+1千张100 元)”的顺口溜,早已不是玩笑,而是压在很多人身上的大山。
“儿子谈了3年恋爱,女方开口要38万彩礼,加上买房买车,我这一辈子积蓄都不够,还得借高利贷……”
后台收到的这条留言,道尽了无数农村父母面对天价彩礼的无奈。“一动不动(房+车),万紫千红(1万张5元+1千张100 元)”的顺口溜,早已不是玩笑,而是压在很多人身上的大山。
但好消息来了!
2025年中Y一号文件明确亮剑,农业农村部部长亲自回应,多地已经拿出实招,天价彩礼的“破局之路”终于清晰了!
在今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的一句话戳中要害:“乡村振兴不光看农民腰包鼓不鼓,更要看乡风好不好!” 而高额彩礼“娶不起”,正是当前乡风建设的“硬骨头”。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
其实,国家早就盯上了这个问题:
2022 年:首次提出“专项治理高价彩礼”;2023 年: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用村规民约约束”;2024 年:鼓励乡村提供婚丧嫁娶普惠服务,减轻人情负担;2025 年:更进一步,直接打出“综合治理” 组合拳,明确要发挥妇联、共青团作用,提供公益性婚恋服务,甚至要打击“婚托婚骗”!从“专项治理”到“综合治理”,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国家要从观念引导、服务支持、法律打击等多方面发力,彻底破解彩礼困局。
彩礼原本是双方父母给小家庭的“启动资金”,是祝福的象征。可如今,它早已变了味:
江西某县的村民老李,为给儿子凑28万彩礼,不仅花光了多年积蓄,还向亲戚借了10万,如今60多岁还在工地打零工还债;河南小伙小张因为拿不出30万彩礼,和相恋5年的女友分手,至今不敢谈对象……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更可怕的是,天价彩礼没有赢家:
对男方家庭:可能“因婚致贫”,掏空家底还负债;对女方:被当成“商品”,婚后可能因彩礼问题受婆家冷落;对小家庭:刚结婚就背着债务,日子过得紧巴巴,还容易引发矛盾;对社会:扭曲婚恋观,加剧攀比风气,甚至滋生“婚托婚骗”等违法犯罪。面对天价彩礼,光靠“喊口号”没用,各地已经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办法,效果显著:
1. 江西金溪县:彩礼上限6万,超了不行!
作为彩礼“重灾区”的江西,金溪县率先“亮剑”,明确规定彩礼不得超过6万元,还把这一条写进村规民约。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婚丧嫁娶都要管,一旦有人超标准要彩礼,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劝说。如今,当地彩礼普遍降到了5-6万,再也没人敢“狮子大开口”。
2. 宁夏:“零彩礼”给奖励,景区门票免费!
宁夏的做法更暖心:只要新人自愿选择“零彩礼”,就能领到“零彩礼证书”,凭证书可以免费游览当地国有景区,还能享受婚姻辅导等服务。这一政策推出后,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放弃高额彩礼,“用爱情代替彩礼”成了新风尚。
3. 江西教师夫妻:用“零彩礼”做榜样,改变全村观念!
今年2月初,江西永丰县的教师陈云松和郭园林结婚,一分彩礼没要。郭园林说:“以前村民觉得彩礼高才有面子,可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他们的做法带动了全村,短短几个月,村里已有3对新人选择“零彩礼”,大家终于明白:好日子不是彩礼堆出来的,而是夫妻一起奋斗出来的。
中Y财办副主任祝卫东说得好:“移风易俗不能‘一刀切’,要绵绵用力,德润人心。” 要彻底解决彩礼问题,光靠政策和地方还不够,需要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
如果你是年轻人:勇敢对高额彩礼说“不”,和伴侣一起规划未来,用奋斗证明爱情比彩礼更重要;如果你是家长:别把彩礼当成“面子”,多为孩子的幸福考虑,少一点攀比,多一点理解;如果你是村干部: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用村规民约引导风气,多宣传“零彩礼”的正面案例。天价彩礼不是一天形成的,破解它也需要时间。但只要国家有政策、地方有实招、群众有共识,我们一定能让彩礼回归“祝福本质”,让婚姻不再被金钱绑架。
最后,问问大家:你身边有没有“零彩礼”的案例?你觉得破解天价彩礼还需要哪些办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为改变风气出份力!
来源:澜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