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在这里。在崇明,全区各界以多种形式收看直播盛况,共同回顾抗战历史,缅怀先烈功绩,感受祖国的强大与繁荣。
全区各界看阅兵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在这里。在崇明,全区各界以多种形式收看直播盛况,共同回顾抗战历史,缅怀先烈功绩,感受祖国的强大与繁荣。
预定新兵
上午9:00,在区人武部报告厅内,预定新兵通过大屏幕观看阅兵式现场直播。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大家聚精会神,紧紧盯着直播屏幕。中国军人整齐的步伐、整齐划一的方阵、精锐的武器,无一不令人热血沸腾,预定新兵们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崇敬之心,眼中闪烁着对军旅生涯的憧憬。
“看得热泪盈眶,感激自己出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和自豪。”预定新兵们收看完阅兵式后难掩激动之情,“这不只是武器装备展示,更是一个国家站得更稳的底气。通过本次阅兵我更迫切期望成长为他们中的一员,不辜负班长对我们的照顾,父老乡亲对我们的盼望,早日成为一名有思想、有品德、有血性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阅兵式观看结束后,预定新兵们立即重返役前训练现场,投入紧张有序的集训中。按照计划,他们将于9月中旬开启新兵生涯,奔赴各地履行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退役老兵
阅兵盛典也成为老兵心中的家国荣光。竖新镇竖河村村委会组织近20位退役老兵集中观看这一盛会。退役军人们整齐端坐,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当看到一支支雄壮的阅兵队伍经过天安门时,在场的每个人都倍感骄傲与自豪。新一代智能化装备的亮相,向世界展现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新高度,也让退役军人们感慨万分,新中国如他们心中所愿,日渐强盛。大家被庄严盛大的阅兵场面深深震撼,澎湃的家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退役军人、竖河村党总支委员张帆曾在武警上海总队第三支队服役,他说:“看到了人民军队铿锵有力的步伐、精良的装备,无一不向全世界人民展现着我们祖国的繁荣与强大,心中难掩激动!”收看现场,不少人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退役军人、竖河村村民周洪泉看完阅兵式后很受触动,“现在的生活是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忘不了过去的老战士、老英雄,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
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抗战历史,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企业职工
英雄者,国家之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他们像火种,点燃人们向往英雄的情怀;他们如灯塔,烛照人们奔向前方的道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以下简称“振华长兴分公司”),数百名职工早早来到公司大会议室,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集中收看盛会直播。分列式开始后,士兵迈着精准、坚定的步伐整齐前行,他们身姿挺拔威武;装甲车、战机缓缓驶过时,气势恢弘、势不可挡;老兵身影出现时,荧幕前的职工们更是深深动容。大家全程认真观看,心中澎湃之情难以言喻。
振华长兴分公司党委工作部党建干事王晶说:“当阅兵仪式开始,我的心就被深深震撼,整齐如一的步伐,先进精良的武器,无不体现着我国的强军风采,这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和平的守护,激励着我们传承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
振华长兴分公司年产200多台岸桥和散货机械,作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专业化港口机械制造基地,汇聚业内不少高精人才。职工们表示,峥嵘岁月需铭记,更要立足岗位,奋发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身力量。“作为一名带教导师,我希望能带出更优秀的学生,培养更多国家海洋装备的技能人才,助力我们国家海洋装备事业发展。”该公司“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工匠” 马志勇表示。
学校师生
青年者,国家之未来,是一个民族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是要接过“接力棒”的人。这场盛大的阅兵式,对于当今青少年成长教育,也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在崇明区实验中学,为让全体师生第一时间收看直播盛况,学校在会议室、各班级教室设置了放映点,组织全体师生集中收看。教室里,学生们凝视屏幕,精神振奋,一个个阅兵方阵、一件件新型装备让学生们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在年轻胸膛中澎湃激荡。
初三学生方韵砚激动地说:“看完今天的阅兵式,深受触动,感受到了国家富强,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前辈辛苦打下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作为年轻一代,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团结奋斗精神;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集中观看阅兵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抗战精神与国家力量,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课。”崇明区实验中学教师施雯俊表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是历史的传承者,更是精神的摆渡人,希望孩子们能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珍惜当下幸福的学习生活,更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记者:季佳倩、杨祎晨、郭杨如熠、蒋晓燕
摄影:顾晟凡、 张志豪、 马艳(实习)
编辑:彭瑶
责编:朱竞华、彭瑶
求分享
来源: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