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脱口秀和他的朋友们》刚刚落幕,何广智不出所料摘得“大王”。从《脱口秀大会》第一季至今,这个节目几乎重新定义了国内语言的幽默表达。何广智、孟川、毛豆、小鹿、鸟鸟、梁海源……这些风格鲜明的演员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用麦克风讲述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脱口秀和他的朋友们》刚刚落幕,何广智不出所料摘得“大王”。从《脱口秀大会》第一季至今,这个节目几乎重新定义了国内语言的幽默表达。何广智、孟川、毛豆、小鹿、鸟鸟、梁海源……这些风格鲜明的演员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用麦克风讲述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而在这条笑声之路的背后,还站着一位不再常驻台前却始终影响深远的人——李诞。无论是节目策划还是语言风格,他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令我难忘的,是他在《奇葩说》中那场关于“救画还是救猫”的辩论,观点犀利、表达幽默,打破了许多人对脱口秀演员“仅止于搞笑”的刻板印象。如果你还没看过,强烈建议去看一看——你会重新认识李诞,也重新认识“说话”的力量。
总决赛那晚,我看着演员们在台上拥抱、欢呼,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脱口秀”,或许正是这一代年轻人值得认真考虑的就业方向。
请注意,这里的“脱口秀”是带着引号的。它不只是一种表演形式,更代表着内容创作、个人表达、知识付费与数字化传播相交汇的一类新职业,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具备脱口秀特点的新兴行业。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脱口秀这一行符合几个极为重要的现代职业发展逻辑:
首先,脱口秀是一个足够“新”的行业。
它进入中国不过二三十年,真正破圈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与相声等传统曲艺形式不同,脱口秀还没有形成板结的利益结构和森严的师承门槛。你说脱口秀,不需要拜某位大师为师,也不必遵循某种不可逾越的传统。你可以是何广智,可以是鸟鸟,甚至可以是你自己——还有很多赛道尚无人占领,你先开口,就有机会成为定义赛道的人。
反观某些传统行业,资源高度集中、论资排辈严重,年轻人要想冒头,难度极大。而脱口秀行业这几年涌现的新人,如本季表现亮眼的小奇、继业、小帕,大多靠的是文本能力、表演风格或个人特质。新兴行业意味着更平等的起跑线、更自由的创作氛围,也意味着更多被看到的机会。
其次,脱口秀是一个真正“唯才是举”的舞台。
这个行业不看重你的学历背景,不关心你毕业于哪所名校。有很多学历不高但充满幽默感和生活智慧的年轻人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厨师出身的毛豆、中专毕业的小奇、大专学历的继业等等,他们的表演效果和观众认可度甚至超过了不少名校毕业的同行。脱口秀舞台的核心评判标准简单而纯粹:你讲得好不好笑,能不能引起共鸣。这种基于真实能力而非文凭背景的选拔机制,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第三,脱口秀是典型具备“高杠杆属性”的职业。
硅谷投资人纳瓦尔曾提出三种杠杆模式:劳动力杠杆、资本杠杆和“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脱口秀就属于第三种——你创作的一段精彩内容,可以通过视频、音频、文稿等形式被无限次分发、传播和变现。
一个五分钟的段子一旦打磨出来,就可以在专场、商演、线上平台反复使用,甚至可以转化为短视频、课程、图书等多元产品。这是一种“一份时间,卖出多次”的极佳商业模式,不同于传统岗位“手停口停”的单一变现方式。而一旦建立个人品牌,后续的广告、代言、合作机会也将层层叠加,形成复合型收入结构。
第四,脱口秀具有强烈的“复利效应”。
复利不仅存在于财富领域,也适用于内容创作和个人成长。早期每一次登台、每一个段子,不仅带来当下的掌声和收入,更在积累你的表达能力、舞台掌控力和观众缘。随着内容传播,你的知名度会提升,你的话语权会增强,你的创作也更容易获得正向反馈。
这种“积累—放大—再积累”的循环,使得脱口秀演员的职业道路往往越走越宽。我们从这一季的小奇小帕等新人身上,都清楚地看到:一个好演员是如何借助内容复利,从无人知晓走向聚光灯中央的。
▍不止于“说”,而是成为“创造者”
当然,我所说的“脱口秀”并不限于登台讲段子这一种形式。它更指向一种以表达为核心、以内容为杠杆、以人格为IP的新型职业路径。
你可以是脱口秀演员,也可以是短视频编剧、播客主理人、专栏作家、故事策划人……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通过创作和表达,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内容产品,并借助数字媒介实现广泛传播和个人变现。
更进一步说,这种创造者的思维其实适用于每一个年轻人。即使你目前是一名普通职场人,当你开始系统沉淀自己的经验、真诚分享你的心得时,你已经在扮演创造者的角色;当你勇敢地加入区块链、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你不仅是在选择一份工作,更是在为个人未来积累宝贵的行业红利和认知资本。这些选择,都在无声地为你的职业履历加分。
这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它需要持续的输入、思考、写作与登台,需要面对批评与冷场,需要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
但它或许是一条更接近“自由”的路——你可以靠自己真正擅长和热爱的事谋生,可以用内容影响他人,可以不再仅仅依靠出售单一时间换取生存资料。
如果说上一代人的职业理想是“稳定”,那么这一代年轻人,或许更值得选择的是“可能性”。而脱口秀,正是“可能性”的职业之一。
所以,如果你喜欢表达、善于发现、渴望创造,不妨认真考虑一下这个赛道。它或许不能让你立刻成为“大王”,但它极有可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完整、更自信、也更自由的自己。
来源:几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