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晚上,洪秀柱的身影出现在首都机场。这位国民党前主席没有任何犹豫,顶着民进党当局的威胁和阻挠,毅然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九月初的北京,天高云淡。就在这个关键节点,两岸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
9月1日晚上,洪秀柱的身影出现在首都机场。这位国民党前主席没有任何犹豫,顶着民进党当局的威胁和阻挠,毅然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她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参加九三阅兵纪念活动,与大陆同胞一起缅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共同铭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洪秀柱一落地就接受媒体采访,语气坚定得让人印象深刻:"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份胜利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
她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可就在同一时间,台海另一边的赖清德却在做着完全相反的事情。9月2日上午,他在公开场合将"抗日战争胜利日"改称"终战纪念日"。
这个看似细微的表述变化,背后却隐藏着深层的政治算计。把"胜利"改成"终战",实际上就是想模糊战争性质,淡化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
更让人愤怒的是,赖清德全文避谈"抗战胜利"四个字,只字不提日本战败投降的历史事实。这种做法,说得严重点,就是对包括台湾人在内的中华民族抗战英灵的不敬。
当年那场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付出了3500万同胞的巨大牺牲,其中就包括无数台湾籍军人和平民。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国家生存而血洒疆场,这段历史岂容篡改?
可赖清德偏偏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他的用心昭然若揭——通过改变历史表述来服务其"台独"政治目标。
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的阻挠行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台湾陆委会公然威胁,凡是参与九三阅兵的军官将领,将面临罚款、剥夺退休金等惩罚措施。
这种做法简直是在背叛历史,背叛那些为抗战而牺牲的台湾先烈。想想看,当年那些台湾籍抗日将士,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的就是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如今他们的后代想要参加纪念活动,缅怀先烈,竟然被威胁"依法查办"。这种颠倒黑白的做法,让人看清了民进党当局的真实面目。
民进党当局的这套把戏,其实一点都不新鲜。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阻挠手段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不仅针对军政人士,连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也不放过。
陆委会放话说,若台湾艺人参与九三阅兵相关活动,将对其"依法处理"。这种动辄以"法律"为幌子打压同胞的做法,本质上就是对台湾民众基本权利的侵犯。
台湾艺人在大陆发展,本来就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作品传递两岸同胞的共同情感,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可民进党当局偏要在这里设置障碍,试图让台湾艺人陷入"选边站"的困境。这种做法既不得人心,也违背了文化交流的基本规律。
更过分的是,陆委会还直接点名马英九、洪秀柱等人,声称若他们出席九三阅兵,将启动"依法查办"程序。
这种针对性的点名威胁,彻底暴露了民进党当局将历史纪念活动政治化的险恶用心。这套策略的背后,是民进党"抗中保台"叙事的需要。
他们要让台湾民众相信,大陆是"威胁",两岸交流是"危险",只有跟着民进党走"台独"路线才是"安全"的。为了维护这套虚假叙事,他们不惜歪曲历史、威胁同胞、破坏交流。
可这种小聪明注定要失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台湾民众早就厌倦了"台独"势力制造的对立与紧张。
他们更渴望的是两岸同胞携手发展、共享红利,而不是被卷入无谓的对抗。赖清德这种挑动对立的行为,只会让更多人看清他的真面目。
台湾各界人士的反应很强烈。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就公开表示,赖清德这么搞,以后企业家在经贸上都得束手束脚,想动都不敢动。
新北市三重先啬宫董事长李乾龙也觉得不合理。他说两岸的宗教交流本来就很单纯,没什么政治考量,可赖清德还要进一步限制。
这些反应说明什么?说明台湾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好好过日子,希望两岸能够和平交流。
更让人感动的是岛内民众的反应。当看到中天新闻主播何橞瑢等人获得出席九三阅兵现场拍摄的资格后,不少台湾网友都激动地表示,这是"台湾人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播看大陆阅兵"。
很多人留言说"意义非凡",还有人表示"自己也想去现场看看"。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让人看到了台湾民众内心深处对祖国的认同和向往。
与民进党的威胁恐吓形成鲜明对比,洪秀柱在北京的表态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和支持。她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勇敢担当,更是用坚定的话语表明了什么叫做历史正义。
"让我们铭记历史、团结民族,捍卫和平、复兴中华!"洪秀柱这句激动的喊话,道出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这场较量,结果其实早就注定了。
洪秀柱代表的是历史正义和民族大义,赖清德代表的是政治私利和分裂逆流。这两种力量的对比,就像光明与黑暗的较量,结果不言而喻。
历史是有规律的。任何试图篡改历史、分裂民族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
想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征服中华民族,结果怎样?还不是被中国人民的抗日铁拳打得粉身碎骨。
如今民进党想要重复历史虚无主义的老路,想要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血脉联系,这种做法注定要失败。因为民心不可欺,历史不容篡改。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场史观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两条道路的根本对立。一条是通向民族复兴的统一大道,一条是走向自我割裂的分裂小径。选择哪条路,不仅关系到台湾的前途,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洪秀柱的选择是明智的。她深知,只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只有维护两岸的历史联系,台湾才能有真正的未来。
而赖清德的选择是短视的。他为了一己政治私利,不惜背叛历史、分裂民族,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台湾走进死胡同。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重要趋势:民心正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开始表态反对,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觉醒。这说明什么?说明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说明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从这个角度来说,洪秀柱此次北京之行的意义远不止参加一场纪念活动。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台湾民众树立了一个标杆,证明了什么叫做历史担当。
她也用自己的勇气为两岸关系注入了正能量,展现了什么叫做民族大义。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像洪秀柱这样的有识之士站出来,为维护历史真相、促进两岸统一贡献力量。
而像赛清德这样背离历史、背离民心的政客,注定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抛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试图阻挡的力量都将被碾得粉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不会停止,两岸和平统一的大业必将实现。
历史认知的分歧,折射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一条通向民族复兴,一条走向自我割裂。
随着越来越多台湾有识之士勇敢发声,历史真相的力量正在汇聚。任何试图篡改历史、分裂民族的图谋,都将被历史洪流冲刷得无影无踪。
面对这样的历史抉择,你认为什么样的选择才真正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来源:焰墨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