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登康口腔能否摆脱“冷酸灵”独撑局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20:02 1

摘要:登康口腔(001328.SZ)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响亮,但“冷酸灵”牙膏几乎家喻户晓。2023年,登康口腔成功登陆深交所,凭借“冷酸灵”长期稳居抗敏感细分市场领导地位,2024年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再度交出亮眼答卷,实现营业收入8.4

2019–2024年成人牙膏的毛利率从43%逐步提升至50%,成人牙刷的毛利率也由27%回升至35%,而这两项业务合计贡献了约90%的营收。

作者 | 刘芸帆

编辑 | 管东生

登康口腔(001328.SZ)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响亮,但“冷酸灵”牙膏几乎家喻户晓。2023年,登康口腔成功登陆深交所,凭借“冷酸灵”长期稳居抗敏感细分市场领导地位,2024年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再度交出亮眼答卷,实现营业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19.72%;归母净利润8515.53万元,同比增长17.59%,行业地位与业绩齐头并进。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公司股东层面出现微妙变化——社保基金四二三组合选择减持,而多家公募基金却逆势新进,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走势存在明显分歧。分歧的背后,是价值判断的差异,还是风险预期的不同?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关于登康口腔的优势与不足,或许可以从其业绩动力与业务结构中窥见端倪。

壹 | 稳健基石

登康口腔成立于2001年,由重庆牙膏厂联合多家国企发起设立。经过多轮股权划转和重组,控股股东最终为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资委。2019年至2020年,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核心骨干员工持股。2023年4月,登康口腔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继云南白药、两面针、倍加洁之后,新一家在A股上市的口腔护理品牌。

登康口腔主营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护理用品,以及电动牙刷、冲牙器等电动产品,同时覆盖口腔医疗器械和卫生用品。旗下当家产品“冷酸灵”牙膏在抗牙本质敏感细分市场占比超过60%,稳居行业领先。公司牙膏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在线下零售渠道中排名行业第三、本土品牌第二。2025年,凭借核心“医研”系列牙膏,登康口腔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毛利率提升。

2024年,登康口腔实现营业收入15.60亿元,同比增长13.43%;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4.18%,净利率约10.3%,保持稳定。毛利率持续提升至2025上半年的52.61%,处于行业上游水平,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健。

现金回报方面,公司分红稳定增长,从2022年·1.03亿增至2024年的1.29亿,分红率约81%,在消费品行业属较高水平。2024年股息率为2.36%,超过一年定存收益率。

在渠道上,公司一方面保持线下零售的稳固优势,另一方面加快电商布局。2024年电商销售占比增至约30%,电商收入同比增长52%。通过入驻抖音、京东和天猫等平台,并结合直播带货、明星代言、IP联名、私域运营等方式,成功重塑“老牌国货”形象,实现品牌与销量的双重增长。

在产品层面,公司积极打造高端爆品。据招商证券报告,登康口腔打造“7天修护”高端爆品,定价39.9元,约为传统产品两倍。借助抖音大促有效拉新和推广,该产品推动冷酸灵抖音平台GMV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1%、87%、176%和203%。

研发方面,公司研发费用率保持在3-3.5%,累计申请生物玻璃陶瓷材料相关专利10余件,并将双重抗敏感技术与生物玻璃陶瓷材料技术应用于“医研”等系列产品迭代。研发与市场策略的协同,使公司在功能性牙膏市场的护城河进一步加固。

正是基于品牌、渠道和研发优势,登康口腔在功能性牙膏领域保持竞争力。2022-2024年,美白赛道竞争激烈,但牙龈护理、抗敏感等功能品类因饮食与生活习惯变化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线下抗敏感牙膏市场份额为12.71%,其中“冷酸灵”品牌线下零售市场份额高达64.72%,即便是云南白药等竞争品牌加速布局抗敏感领域,仍实现线下份额提升0.3个百分点,稳居行业龙头。

贰 | 盈利背后的隐忧

从整体毛利率来看,公司在2019–2024年的毛利率由41%左右逐步提升至49%左右,达到近年高点。表面上看,公司盈利能力似乎有所增强。但如果进一步拆解主营业务,则能发现其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毛利率的改善确实部分来自核心业务。据年报披露,2019–2024年成人牙膏的毛利率从43%逐步提升至50%,成人牙刷的毛利率也由27%回升至35%,而这两项业务合计贡献了约90%的营收。

然而,这一改善并非完全来自产品竞争力,而是与销售费用率的上升紧密相关。近年来,公司销售费用快速攀升,2024年已达4.99亿元,占收入比重增至32%,远高于同行云南白药的12.19%。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更是增长至36.5%,而同期营收增速仅为19.72%,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剪刀差”正在加大。

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成人牙膏毛利率与销售费用率几乎同步上升,这说明公司更多依靠市场投放和渠道费用来提升定价能力。也就是说,目前的毛利率提升存在“砸钱换来的”风险,一旦投入放缓或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的维持将存在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其他高毛利业务的发展并不理想,儿童牙膏毛利率虽一度超过60%,但营收占比始终有限,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口腔医疗与美容护理产品毛利率最高并持续提升,但规模太小,对整体利润贡献有限;其他高毛利业务整体规模不大,且增长波动明显,市场竞争激烈。可见,这些潜在高毛利业务未能转化为有效增长点。

此外,近两年登康口腔ROE水平出现显著下滑,几乎减半,这说明随着公司的上市虽然融资成功,但企业的业绩并未同步放大,也就是融资带动业绩的效率不高。

整体来看,公司当前的盈利改善并未完全建立在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增长之上,更多依赖高投入的销售费用和具有波动性的金融资产收益。

“冷酸灵”撑起了今天的登康口腔,但未来的舞台上,能否有新角色登场?高台之上,投资风险如影随形,利润空间紧绷如弦,登康口腔的下一步表现将备受关注。

来源:财经思享汇

相关推荐